關於布袋和尚,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某天,一位禪僧走在布袋和尚的前麵,他慢慢悠悠地走,似乎是在用心丈量著腳下的路。布袋和尚趕上前去,笑嘻嘻地拍了一下那個禪僧,禪僧回頭就問:“和尚有何貴幹?”
布袋和尚不緊不慢、樂樂嗬嗬地說:“有錢嗎?給我一文錢,快點兒。”
禪僧先是一愣,然後就指著布袋和尚說:“若是你道得出,我便給你。”
布袋和尚一聽,就把肩頭掛著的粗布口袋放下,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原地不動。禪僧馬上掏出一文錢,恭恭敬敬地交到布袋和尚手上。
布袋和尚那意思是說:我這口袋裏,應有盡有。其實這口袋便是人心。人的一心,能生萬有,世界萬法,無不是從心而生出。但是,人們的這顆心萬不可執著起來。一旦執著,就失去了自由和靈性。所以,佛門經常說“放下”,這不是讓你放下手頭的工作和肩膀上的責任,而是讓你放下對一切事物都無比執著的心。
禪僧自然是明白了布袋和尚的意思,於是拿出一文錢,恭恭敬敬地放在布袋和尚手上。
很顯然,布袋和尚不開口說一個字、一句話,但他的一個動作卻道盡了世間最寶貴的真理。這個真理的價值可是遠遠超過了那一文錢。
在中國漢地的寺院裏,第一層大殿裏經常可以看到彌勒佛的身影。其實,早期的彌勒佛本是一清瘦僧人形象,與現如今我們看到的那大腹便便的樣子相去甚遠。在隋唐之後,那種大肚皮、笑嘻嘻的造像才開始出現。而這種造型,就是仿照布袋和尚的形象而塑造的。
在五代時期的江浙一帶有座嶽林寺,寺裏有位僧人名叫契此。他經常背著一隻布口袋,有時也會用拄杖挑起布袋,扛在肩上。他隨處行乞,困了就找個地方安靜地臥下休息。有人向他問話,他卻答非所問,口中的言語含糊不清,如同瘋癲一般。因他肩上的布口袋分外顯眼,人們就把他叫做“布袋和尚”。
要說起那布口袋,可真是個寶貝,不論他需要什麼,都能從這口袋裏翻出來。人們說這是一個寶袋,世間的一應用度,這口袋裏應有盡有。這樣的話,想來布袋和尚也聽過許多了,他在圓寂時留下四句話:“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知。”
這四句話可是頗有深意,我想唯有那些靈心不凡,願意精深細思的人,才能參悟透其中真理吧。在第一層大殿中供此嘻嘻哈哈的彌勒佛,其實也是佛家的一種方便法門,一種表法。這樣的布局會讓那些走進山門的人剛一抬頭就看得到一張溢滿笑容的麵孔,使人對佛門生出一種親切之感,這是佛門的一種應機教化。所以說,來到寺院不一定是要拜佛祈求,如果能因寺院中的一尊佛像而結下佛緣,從此走上潛心修行之路,這豈不是更大的收獲嗎?
當我們抬腳進了山門,便就是把充斥著塵勞的心放在了塵世。要知道,我們來寺院,不是要求佛菩薩保佑我們什麼,或者賜予我們什麼。有所求,終究是一種負累,一切隨緣不好嗎?得失看平常不好嗎?
在道理上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終究無法自己放過自己,看到別人的機遇好過自己,總免不了慨歎一番,似乎自己便是天底下最不幸的那個人。可是,眾生都有著各自的因緣,無分好與不好,隻要把每一次的“不好”想辦法轉變成“好的”,那便是修行上的成功了。有了這樣的轉變,自己的生活豈不是也能出現轉機。可是有多少人在麵對挫折時隻顧得叫罵不停,仿佛不做一番抱怨就不能排解出心頭之恨一般。但是,當身邊的人對他說:“消停會兒吧,別抱怨了。你有時間抱怨,還不如想辦法改變當下的情況。”他又會不耐煩地說,這些道理自己都懂。可為什麼懂了道理之後卻不能在行為上實踐,遇事看得明白,原因就在於他自身的習氣。習氣很難克服,修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去除自己的習氣。
修行,不僅要讓內心修得清淨自在,一片光明,更重要的是通過改變無限的內心而改變有限的外在,包括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遭遇,以及所謂的命運。對於凡塵之人來說,他們以為命運把握在他人手中,而智慧的人卻明白,人們的心靈是具有無限創造性的。心靈是空,也是光明,也是一種“無的狀態”。而唯其是“無”,才具有無限的創造可能。
如若自己內心深處還有什麼煩惱,還有什麼牽掛放不下,那麼,請抬頭看一看麵前的這尊微笑永不變的彌勒佛吧。正因為心處在空無的狀態,所以能夠自由地適應一切,容納一切。我想,真正幸福的人生,大抵就應該是這樣的。不過,這可不是在寺院裏遊走一圈就能得到的,要得到真正幸福、坦然的生活,也要靠自己的悟性。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在每個人的生命裏,或多或少,總會因了不同遭際而產生不同煩惱。曾經有人戲言,人生有多長,煩惱就有幾許。於是,我們這些在紅塵中打轉的人,在勞碌中奔波的人,在困境中糾結萬分的人,就對那些身心清淨、無憂無慮的世外高人羨慕之極。
其實哪裏有什麼世外高人呢?誰不是在人世間來了又走,在經曆過一番浮沉升降之後才豁然醒悟,將名利放下;在承受了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之後,才真心地把情愁釋然。若你心中也能時刻清淨自在,放下掛礙,你也將會是個幸福快樂之人。所以,就把人生當做一次充滿善緣的旅程吧。無論你遇到對的人也好,錯的人也好,你遇到他們,是因為與他們有緣,對待有緣之人,難道還要用分別心、嗔恨心來麵對嗎?
記得禪宗中有這麼一句話:“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複無憂。”
我們活在塵世中,總是讓自己的心靈狀態隨著外境變化而變化,這個變化從來就沒有間斷過,所以我們活得很累很累。大家想想,外境的事物萬萬千,它們在分分鍾之內就有多少種變化,而我們呢,不是安然地停留在一個自由而靈動的狀態中,而是隨著外境改變自己的心靈狀態。
就像那些做生意的人,若是賺錢了,便喜笑顏開,抬頭看看萬裏無雲天,那真是人生何其美好。可若是賠錢了,忍不住在心裏罵娘,憂愁萬狀,看誰都像是仇家一般。大喜大悲,最容易讓人精神錯亂。而不喜不悲,似乎也沒多少人能夠做到。那種不輕易為外境而過度悲喜的人,無非是看透了世界的本質,既然看破,又何須煩惱?
安住於禪意之中的修行者,他們的心在麵對外界動蕩時也能保持一種安寧。每一天都自由地呼吸著,自由地去應對一切變化。在心靈所轉之處,應該能找到一個全新的天地。如果我們真的能隨時隨地體察心靈的本性,讓自己於安然中靜默,在靜默中積蓄嶄新的力量,那麼,我們就超越了悲喜,也超越了有無,如此,我們的生活便時時刻刻都是自由自在的,心中清清淨淨,又何必羨慕天上的神仙或彼岸的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