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慈悲、利他、自度(1 / 3)

人人都說慈悲難做,而我卻隻道它很尋常。隻要我們把握好當下的每個時刻,盡自己的心力去幫助他人,用真誠的心、包容的心對待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這便已經是一種“慈悲利他”的精神了。這樣的力量很可貴。這種慈悲與我們光明燦爛的心性一樣,即便我們身處的地點不同,所在的世界在變,可我們的覺性卻依然純明,我們的內心因有了慈悲而充滿喜樂。

用自己的善念,去改變別人,也改變自己

還是在六朝時期,觀音菩薩就已經獲得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普遍信仰。大家如果學過曆史就會知道,在那個時代,戰亂頻頻,不僅下層民眾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朝不保夕之中,就連上層的那些士大夫們也在錦衣玉食中惶惶而不可終日,天天都在為未來的命運而擔憂。越是亂世,人們便越是需要救苦救難的力量。這位大菩薩就是以能解救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苦難而著稱,而她為了解救人們脫離苦海,還有三十三種變相,能救十二種大難,關於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濟度眾生的傳奇故事更是難以計數,比如“馬郎婦觀音”的傳說,就算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據說,唐代元和年間,在陝西某地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天天拎著籃子沿街賣魚,可大家都不知道她姓什麼、叫什麼,隻是被她綽約的風姿、如花的容貌所傾倒。每當有人問她鮮魚的價格時,她都說:“這魚是要用來放生的,可不能買去就殺掉啊。”大家覺得這個姑娘倒有些意思,於是人們就紛紛傳言,村子裏有個美貌的賣魚女,她的魚不能吃,隻能放生。

時間一長,這村子裏的青年才俊對美麗能幹的賣魚女便生起了愛慕之心,他們紛紛托人上門來求親,這其中不乏既英俊又多金的貴公子,也不缺滿腹詩書的大才子。

賣魚女可犯了愁。她說:“求婚的人這麼多,可我隻能嫁給一人。要不這樣吧,我家祖輩世代信佛,如果哪位能在一夜之內背誦《觀音普門品》,那我就嫁給誰。”

這些年輕人一聽紛紛讚成,於是“呼啦”一下全都走開了,回家憋著勁兒背誦《觀音普門品》。第二天,這些人挨個背誦《觀音普門品》,那情景多少有些像學生們在先生麵前背書。結果還不錯,有二十多個人能夠流利地背誦出。賣魚女又犯難了:“我一個人,怎能同時嫁給這麼多人呢?依我說,若是有誰能在一夜之間將《金剛經》背誦下來,那我就嫁給他。”

可是到了第二天,能將《金剛經》完整背誦下來的人還有十多個。賣魚女就說:“這樣吧,我這裏有七卷《法華經》,三日後你們再來我家,若有人能完整背誦出來,我就嫁給他。”三天之後,這十幾個人又來到賣魚女家中,可這次隻有一位馬姓青年能夠完整背誦出來,於是賣魚女依照約定,擇定好日子,嫁到了這位馬姓青年家中。

白天,鑼鼓喧天,鄉裏街坊都來馬家看熱鬧,大家都說還是馬家小子有福氣,聽說新娘子又美貌又能幹,還知書達理。於是有人就說,怎麼不把新娘子帶出來,讓鄉裏鄉親、親戚朋友的都見見。賣魚女卻對他說:“我身體實在不舒服,可否先休息一下?”

馬姓青年是個厚道人,便自己出去應付賓客了。晚上本該洞房花燭夜,可這位美貌的賣魚女卻突然離世了。青年十分哀傷,第二天又請賓客到家中幫忙備辦喪事。眼看著花容月貌的大姑娘在短短一夜之間就命歸黃泉,喜事成了喪事,大家想想都覺得難過。

下葬後,鄉親們勸小夥子想開些,不要太悲傷了。這時有位老僧慢慢走過來,在問明原因後,他用手中的錫杖掘開墳墓,大家剛剛還看到美貌少女葬入土中,此時眼前卻赫然出現了一副黃金鎖骨。

“這賣魚女本是觀音菩薩化身的。她是來教化大家,讓你們看破生死無常之事,善思因果輪回之理。”老僧說完就憑空飛走了。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畫家、匠人繪畫造像的主要題材,而這位賣魚女也被喚做“馬郎婦觀音”。

慈悲利他是一種菩薩境界,不過我們倒也不必覺得這種境界太難達到,更不要把“自己做不到這樣的境界”當成不肯行善的借口。如果我們能做到與他人同悲共苦,我們能對他人的善行生出歡喜心,那麼,我們距離菩薩的境界便已經不遙遠了。

世人一說起觀世音菩薩,往往先會想到她“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做度人舟”的大悲精神。可這種大悲之心又豈是隻有菩薩才具備?我們世間的每一個人,在內心最深處都有這樣一種情懷,特別是當我們遭受到別人的欺淩、傷害與憎恨時,我們往往對“被傷害”這種滋味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認識。

這樣的體認,使我們自心底生起一種與萬物結為一體的感覺。當我們狂喜時,我們很難感受到別人的喜悅感是什麼東西,但是,當我們被侮辱、被傷害、被欺淩時,我們卻會對更為弱小者產生深深的憐惜感。

菩薩與我們不同的是,他所要救助的對象不論強弱、不分貴賤,隻要有人呼救,他就會出現。菩薩的慈悲沒有分別,沒有界限。或許我們由於自身的條件所限,無法做到別人一有困難,我們就出現——畢竟,我們不是會騰雲駕霧、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但人的心是不受時空限製的。這一點才是關鍵。

你的善念,會通過一言一行表露出來,善念是無法偽裝出來的。隻有同時具備智慧和慈悲的人,才能自如地運用自己的善念,去改變別人,也改變自己。從觀音殿出來後,幾個朋友便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那種在生活中不斷踐行慈悲利他精神的人?如果有,那麼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大家一人一語說個不停,可我倒覺得,在一腳踢開了“我執”,認識到“眾生與同一”之後,慈悲心便自然生出。

一切煩惱,皆是因“我”而起。如果沒有“我”,那一切煩惱也將煙消雲散。嗔恨、嫉妒、抱怨、憤怒,也是這樣。我們不肯對他人慈悲,不肯用自己的善念去與別人相處,大抵也是因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我執”。

每次到不同的寺院,我都願意在觀音殿裏多待一會兒,說不上什麼原因,但是特別喜歡那種與菩薩像對視的感覺。沒錯,那就是一尊泥塑彩繪的像,或者是一塊石頭雕琢而成,或者是貴重金屬鑄造而成。不論是哪種材料,在沒有經過匠人的雙手之前,不過是一堆毫無生命力和藝術美的材質而已。直到匠人們用一顆靈心、一雙巧手,按照心中的菩薩形象開始塑造時,真正的莊嚴才漸漸展現出來。

我在想,如果一個人沒了智慧和慈悲,那麼便與那些泥土、石塊、金銀銅鐵沒有什麼不同了。菩薩像的慈悲,是因為匠人描畫出了自己心中的慈悲;而我們心內的慈悲,並不需要別人來描畫,我們自己就可以描畫出來——當然,這得是在我們有了慈悲心之後,才可以將它呈現出來。刻意地描畫,總是不如自然而然地做出來更好。一著刻意,便失去了自然。於是,慈悲也失去了本有的意義。

觀音菩薩變化身形度脫眾生的故事許許多多,不論故事裏被度化的人是誰,不論故事的內容有怎樣的不同,但結局都是一樣的。這是不是也在告訴我們,不論采取什麼法門來修行,我們最後要達到的地方,要實現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慈悲救難與向善轉念

人們的心靈,就好比是一塊土壤,在這心田裏有可能開出鮮花,結出果實;也有可能種植出莊稼,培育出香草。當然,長出個毒草野苗之類的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如果你不懂得清理心中的垃圾,不知道清除內心的雜念,那麼你心田中長出的毒草遲早有一天會把你內心的光明遮蔽住。

如果你滋養心田的養料全是慈悲正念,或者是豁達積極的念頭,那麼你的心田自然會開出快樂的花朵,結出智慧的果實。但是很遺憾,世間的一些人並不是這樣去做的。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憤怒,對社會充滿了仇恨,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看不慣什麼事情,但卻又不肯用自己的言行來傳達愛與美善的力量,反而把各種憤恨發泄到他人身上。

當人們遇到生活中的困苦時總喜歡高呼:“慈悲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快來救我!”可當他們的內心世界難以安寧、不得自在的時候,又是怎麼去做的呢?狂亂、抑鬱、怨恨、咒罵,可唯獨沒有自省與自悟。當內心世界不夠平靜時,我們便很難真正地做到打開心門、迎接一切,更不要說是擁抱自己的生命了。

不知自省的人,直到生命淪陷的那一刻,也不能覺知到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會遭受那許多苦難。而假如你有了足夠的覺悟力,你就會明了,心頭的煩惱與生活中的困境都是有先後次第的。從我們心頭生起的每一個惡念開始,便會迅速地表現在行為上,而我們的行為又會對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軌跡產生影響。這一連串的作用力最終又會反射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就好比我們把一塊石頭投入水中,這石塊激起了水波,一圈圈蕩漾開來,向四周擴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