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慈悲、利他、自度(2 / 3)

當然,良善的、美好的心念也是如此。隻不過,善念反作用在我們身上的結果則是圓滿而喜樂的。陷入逆境中的人如果足夠警醒,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他們就會立即停止咒罵與抱怨,如果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心頭的惡念生起,然後馬上止息它,轉變它,自然眼下的逆境也可迎刃而解。如果一個人一邊呼號著、一聲聲地喚著“觀世音菩薩救我”,然後又一邊不斷地生出惡念,那麼他注定是要繼續沉淪下去,而得不到拯救與出離。

我相信佛菩薩的心中裝著每一個凡人,我也感恩他們的慈悲願力,可我總是覺得,與其在陷入困境時高呼“菩薩救命”,倒不如先從自己的心念上轉變。慈悲救難是菩薩的願力,向善轉念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履踐的修行。

向善,一方麵是說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讓自己心靈趨向善意。這種善意不需要虛情假意的禮貌和客套,這種善意應該是發自內心,因為你看到了其他人的善,也看到了其他人與你一樣都擁有的光明的心性。

別再想生活中某個人在某件事上對你不起,也不要計較你與別人之間存在的各種矛盾,放下“我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他人的想法全是錯誤的”這樣的絕對化念頭。很多時候,我們看別人不順心,難以對一些人生起真正的善意,全是因為我們對自我的固執,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他人都是自己的對手,他人的觀念全是錯誤的、好笑的、不可思議的,唯有自己,才永遠是對的。這種偏執害得我們聽不進去別人那與自己向左的看法,聽不進去別人因好心而提出的建議,也害得我們把善性之光隱藏在善妒好爭的外表之下。

同時,我們也要相信這個世界終究是美的,是善的,不管我們經曆了多少辛酸,也不論我們受到過多少不公,請一定要相信,每個人的心性是圓滿美善的,用這樣的心去看世界,自己的人生境遇也將趨向一種圓滿的結果。

還記得多年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隻有用心觀照才能看得正確,生命的精髓不是肉眼可以見到的。”這句話出自《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裏。我並沒有細細地讀過這本書,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這句話的認同。用一顆善心觀照世界,你將發現這個世界無處不美好,用一顆喜悅的心去觀照生活,你的生活裏也便充滿了全然的喜悅。多少人都在說希望自己人生能有更多的精彩,可是,這種精彩或者快樂,是把充滿慈悲與喜悅的心投射到生活中才能獲得的。這種心靈的修煉其實從孩提時代就應該開始。因為那個時候,人們的心靈還沒有受到外部世界的染汙,他們思想單純,所以也更容易接近一種極致的幸福感。

入得凡俗,出得紅塵

說起觀音菩薩,人們立刻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那位身披白衣、手持玉淨瓶、麵容慈祥、略帶微笑的女性形象。其實,觀音菩薩的化身很多,比如魚籃觀音、水月觀音、楊柳觀音、滴水觀音等等,佛經上說觀音菩薩以慈悲心故,有三十三種化身,眾生要以何種身被她度化,觀音菩薩就會顯何種身來救度眾生。

在藏傳佛教造像中,有一種“四臂觀音”,她經常出現在雕塑或唐卡上。四臂觀音通常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相狀,一種是寂靜相,一種是忿怒相。自然,不同的相狀代表了不同的意義,有著不同的表法內涵。

呈寂靜相的四臂觀音通身為白色,皎潔如月光,給人一種清淨、溫柔的端莊感。黑發在頭頂結成一個發髻。她頭戴寶冠花蔓,身上佩戴著瓔珞寶珠等各種裝飾,麵相飽滿又溫和。看她細眉彎曲如畫,我們就能想見她的心底該有多溫柔、多慈悲。她能夠容得下天下一切眾生,願意不辭疲憊地度化世人。哪怕是曆經千劫萬劫,她也不會舍棄誰。不論這個人犯下多大的罪過,也不分貴賤賢愚,隻要她能發現這個人內心那麼一點點的善良,她都願意不辭辛苦地來救度。

在一蓮花月輪之上,四臂觀音雙腿結跏趺坐,兩隻主臂放在胸前合掌結印,略微打開的手掌上還捧著一顆摩尼寶珠。另兩隻手,一隻手中持一水晶念珠,一隻手則拈有八瓣白色蓮花。一雙慧眼含笑,凝視著六道眾生,你或許隻需要與那雙眼睛對視一下,隻一刹那,便可解脫。觀音身上所著天衣全用花蔓裝飾,身上發出彩光,如同旭日照耀著人間,顯得既莊嚴又美觀,這種力量很柔,很美,讓人樂於親近,也給人帶來溫暖祥和。

呈寂靜相的四臂觀音不論是其造型姿態,還是手中所持法器,均有不同的象征含義。那四雙手臂表示佛家的“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白色身體則告訴我們:“眾生的自性原本清淨無垢,不染塵雜,一切煩惱與障礙都不會阻擋我們的覺性智慧。”菩薩頭上所戴的五佛寶冠象征著五種佛的智慧,五色天衣則象征著五方佛,黑色發髻代表本心不染。結跏趺坐表達著不住於生死,而手結雙印則表示不住涅槃。在佛家看來,不論是生死輪回還是涅槃寂靜,其實無非於一心之中可得,不做分別妄想,不做執著掛礙。於一切事相中保持內心的清明,自然是一種大自在大快樂的境界。可這種生命狀態極其不易得到,正因其不易得而愈發顯得難能可貴。可即便如此,也不應該對其生出一分執著之心來。一旦執著,那快樂便著了魔,那自在也不再是自在,而成為了阻擋我們繼續提升自己內在生命的障礙。

四臂觀音前麵的一雙手臂合掌放於胸前,這種姿勢告訴人們的是,智慧與方便相合一。對於修行者來說,智慧與方便並不是分別開來修學的,而應該互相攝持,在方便之下積累智慧資糧,在智慧之下修習方便資糧。這便是密宗中雙運的教理。

明眼人還能看到在四臂觀音的另兩隻手中持有不同法物,左手的蓮花象征清淨祥和、沒有煩惱,右手所持的水晶念珠,據說觀音菩薩每撥動一顆珠子,就會救度世間的一個人出離苦海,讓他得到心靈的解脫。

清淨安寧,這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圓滿的心理狀態。佛家說清淨,可這清淨也並不是要我們遠離人間,不要接觸凡塵雜務。有些人往往說自己在生活中煩心事太多,總是不能得到片刻的清淨安寧,於是向往能找到一個真正安靜的地方,在這裏修行身心。可若是這樣的修行,恐怕最終也不能得到什麼結果。真正的修行在紅塵,在人間。真正的修行者他們知道,有修為,人間便是天堂,這天堂不是在死後才能進入,而是在當下就可擁有。

或許你會覺得,菩薩身後所繪的背景美則美矣,但過於讓人眼花。那麼就去看看菩薩的雙眼吧,看那眼中流露的慈悲與智慧,你的心,會因此而得以安寧。

我想,正是因為他心中的大慈大悲,才使他的外表如此平和寧靜,讓人歡喜、親近,世間眾生內心深處的慈悲也正是被這種平和的外表所喚醒。來到他麵前懺悔過去罪過的人,有之;帶著供品到他麵前還願的人,有之;既不發願也無所求而隻是為了望一眼他,感受一下那種慈悲力量的人,更是難以計數。

呈忿怒相的四臂觀音通身藍色,共有四個頭顱,分為兩層,下麵三顆頭顱,而上麵則有一顆。這四顆頭顱顏色各異,最上端的為灰色,下層中間的頭顱為藍色,左邊的為紅色,右邊的則是白色。在四隻手上,分別持有月刀、頭蓋骨做的碗、水瓶、匕首等物。不僅這些器物看起來可怖,四臂觀音那忿怒的麵孔也令人望而生畏。可是,很多信徒並不覺得膽寒,反而能由衷地感覺到一種安全。是啊,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時刻在變化,沒有什麼事情能徹底保持不變,而我們始終是害怕變化的。因為我們不能預計這變化對自己有益還是有害。我們太需要有一種什麼力量來保護自己了。

於是,信徒選擇了祈求佛菩薩來保佑,因為他們始終相信,不管佛菩薩的相狀有多麼奇特,手中的法器有多麼駭人,至少,佛菩薩的內心始終是柔和慈悲的。

其實,不管外部世界如何變化,哪怕是呈現出一種對自己不利的局麵,我們也該相信,自己的生命之花始終都是怒放的,自己的生命始終都是在自己的心念之中不斷得到滋養的——隻是要看這心念如何了,內部的力量往往能給外部境遇注入一種影響力,不管你或者不信。

在寺院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千手千眼觀音造像,通常這種造像都十分高大,需要我們仰起頭來觀望,可是,我們始終難以看清楚這高大造像的麵龐,以至於我們始終有一種錯覺,自己與佛菩薩、塵世與彼岸總是相距得那麼遙遠,難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