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期盼自己擁有財富、功名、健康、權勢,或者甜美的愛情、幸福的生活。可是甚少有人期盼自己能獲得慈悲和美善的力量。是的,世間有很多不完美,有很多不圓滿。可是麵對那些你不喜歡的人、傷害過你的人、對你造成威脅的人,你依然可以用一顆慈悲大愛的心去對待他們。隻要你願意,慈悲會比仇恨會讓你生活得更加幸福。
一種願力,流轉於前世今生
在地藏殿裏,供奉著那位掌端明珠、手拿錫杖的地藏王菩薩。經常地,我們會聽到身邊的一些人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副凜然大義的樣子,可如果問起這句話的源頭在哪裏,他們卻不一定知道了。
地藏菩薩的聖號意為“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 許多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句話,沒錯,這就是地藏菩薩當初的誓願。在久遠劫來,地藏菩薩所發的宏願直到今天還依然被人們所稱許,來到地藏殿的人們無不懷著敬意對他叩拜,“那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便是對他最親切的禮敬。
正因為地藏菩薩的弘深願心,所以在千百年來才有無數的信徒敬仰他、追隨他,以他為榜樣。不過,也有很多人以為這位地藏菩薩隻是佛經故事裏的記載,隻是人們對一種理想人格和完滿人生境界的寄托。其實,在曆史上還真有地藏其人。
在新羅國王族,有位王子俗姓金,名叫喬覺,據說他剛出生時頂骨高高聳出,與平常人大為不同。金喬覺因為自己奇特的相貌和巨大的臂力而被王族所誇耀。在少年時代,他便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慈悲和聰慧,見過這位王子的人都說他的悟性和善心真是世間很難見到。在二十四歲時,金喬覺落發出家,得“地藏比丘”之法號。
唐代正是中原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像日本、高麗、新羅、百濟等國家的僧人紛紛被大唐佛教吸引而來華求法修道。地藏便是這千萬僧人中的一位,他帶著一隻白犬,乘著船來到中國,隨處參訪,在經過數年的遊化生活之後來到如今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
我想,一定是那九座形似蓮花的山峰吸引了地藏的注意,在那些山峰裏,似乎住著純淨無比、與世無爭的靈魂,吸引著地藏,也吸引著後世多少遊人來到這裏,或是停駐在這裏長期修行,或是流連了幾日也難以放下心中對禪意的追尋。
在九華山的深處,地藏選了一個岩洞,在裏麵打坐修行。口渴時就捧一把清泉,讓山間溪水清涼自己的唇角,滋潤自己的身心;若是餓了,就食用當地的一種白色粘土,平時打坐還會被毒蟲所傷。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地藏依然能安心端坐,處之泰然。
這樣清苦的生活一直持續了數年之久,直到被當地的一些士紳發現。當人們得知這位苦修數年的出家人原本是新羅王子時,人們覺得應該盡一盡地主之誼才好,於是一位叫諸葛節的士紳就發了誓願,希望能出資修建一座寺院道場來供養地藏比丘。
那時候的九華山為本地鄉紳閔讓和私人所有,如果要興建寺廟,就必須請他施舍一塊山地。閔公本就是位虔誠的信徒,為人樂善好施,每次請僧人用齋飯,必定會留出一個空位給地藏比丘。在得知眾人要在此處修建廟宇後,他就高興地答應下來,十分大方地把山地捐獻出來。
閔公曾向地藏比丘說過:“這九華山本就是我財產,如今尊者需要多少山地,盡管開口吧,不論多少,我都能滿足您。”
地藏比丘隻是說:“若有一件袈裟那麼大的地方,這就足夠了。”閔公心裏或許有些疑惑,這一件袈裟之地,怎麼能修建廟宇呢?他雖然嘴裏答應,可也不知道地藏比丘到底是個什麼打算。
地藏比丘一定是看出了閔公心中的想法,他也隻是笑笑而已,將自己身上的袈裟迎風展開,那袈裟居然越來越大,頓時就把整個九華山都給覆蓋上了。如果你看過《濟公傳》,就能想到這個場景了。
見到此情此景的閔公一掃心中疑慮,不僅沒有任何不舍的神情,反而十分歡喜,於是就將九華山所有山頭布施給地藏比丘建立道場,還讓自己的兒子在地藏比丘座下剃度,取法名道明,後來閔公也剃度出家。現在我們在地藏殿裏可以看到在地藏菩薩像兩旁分別侍立著道明和閔公,他們雖是父子,但也同為地藏菩薩的弟子。
此後,九華山便成為地藏比丘的修行道場,前來學法求道的人越來越多。可是九華山畢竟資源有限,大家的生活飲食也就成了一大難題。有許多人不遠萬裏來到這裏,就是為了開悟得道,哪怕是餓得枯瘦如柴,也要在道場堅持下去。其實,地藏比丘的修行比他們還要辛苦,因為他要負責這些到九華山來的修道者的日常飲食。不能忍受苦行的人,最終還是走了一些。可有人走掉,就會有人再加入到這個修行的道場中來。後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新羅國王才得知這些情況,他立即命人運來糧食以做供養。對於真正的修道者來說,吃些什麼都是無關緊要的,外境的艱苦又怎能抹滅掉內心得道的喜悅?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農曆七月三十日這一天的夜裏,地藏比丘成道了,這一年他已經九十九歲。聽說,在九華山修道的出家人聽到山石之中發出陣陣嗡鳴,仿佛有人低低地嗚咽。但天上卻星光一片,閃亮無比。地藏比丘的肉身端坐於一大缸之內。三年之後,人們將缸打開,準備將其肉身移葬於塔內,此時地藏比丘的肉身依舊柔軟,和生前並無什麼不同。
那時候的人們都認為這地藏比丘正是佛經上所說的那位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又因他俗姓金,因此人們也管他叫“金地藏”,九華山也就成了地藏菩薩的道場。
根據這些地藏菩薩的故事,我們不難想見這麼一位瘦骨嶙峋、身披袈裟的比丘不論冬夏、無分冷熱,常年盤坐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之間。也許他偶爾還會起身,來到溪邊掬一捧清水,潤一下自己的喉嚨,再找一些野果填飽肚子。然後抬頭望望天空,心門頓開,之後會心地一笑。接下來,也許他會在山林間走上一走,又也許,他依舊盤坐在岩洞裏,不管寒暑,也無畏春秋。
世人都以為隻有經受過屢屢挫折打擊的人才會看破紅塵,而隻有看破紅塵的人才肯遁入空門,可是,對於真正的修道者來說,離開紅塵並非是要離棄眾生,遁入空門更不是為了自己解脫得悟。也許有人會問,他舍棄了王子尊位,那是因為他看破了所謂的富貴榮華,能夠放得下這些牽絆,可是他就不會想念自己的親人嗎?
修行之人必定心懷大慈悲,那麼他所惦記的又豈止是與他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呢?他心中惦念的是天下眾生,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慈悲誓願,真正能安安穩穩在山林中苦修數年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若不是有一顆慈悲之心,用慈悲的正念感召世人,九華山的道場也不會在短短幾年就吸引來如此多的修行者,更不會在最艱難的境況中,一直支撐下去。
能夠支撐著人們不斷努力踐行的,是他們本身對心靈自由的無限渴望,而這種渴望如果不與慈悲結合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一種放逸而懶散,甚至自私自利的性情。
真正的慈悲,除了學會接納自己、接納別人,更有著另一個層次的意味,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便是對慈悲正念的最好注釋。
在我們的心靈花園,不僅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這種惡其實並非人的本心天性,正如善良的種子遇到合適的條件就會結出善果,惡的種子也是這樣。至於培植出善果還是惡果,原因並不全在外境,而是在我們的本心之中。
如果,我們能多一些慈悲正念,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我們平時所謂的對手或敵人,實際上也是一個飽受無明折磨、時刻被痛苦煎熬的可憐人。沒錯,我們自己和其他人一樣,都被自己內心的強烈欲望所牽引,還經常會因為貪嗔癡三毒的侵害而陷入無邊的苦惱之中。有時候,我們自己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雖然這怒火全是由於一心的“我執”而造成,我們把那些無辜的人當成了自己怒火的發泄對象,絲毫不理會其實他人也同我們一樣,不能控製自己的習氣,不能擺脫無明業力的牽引而一再做出錯事,然後又不得不獨自承擔起錯事所帶來的惡果。
如果你能體驗到自己內心升起的一股慈悲與大愛的力量,把這種力量投射到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那麼你將會有一種十分特別的感受,這種感受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因為慈悲大愛是一種心靈的觸動與指引。
要愛上我們的仇敵,這確實很困難,而一旦我們覺察到,那些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我們看起來“有害”的人群,事實上與我們一樣,在飽嚐苦痛,隨時也可能獲得一種覺悟,甚至在無意中觸怒了別人,也在別人觸怒他們的時候做出強烈過激的反應——我們也是如此的,那麼,我們既然感受過被怒火灼燒的痛苦滋味,就不難體諒到別人也在經曆的這種苦痛,於是,一種慈悲開始在內心深處蕩漾。
修行,就是如此。不過是一個念頭的轉變,你就可能從地獄來到天堂。若是世間的人們都能如此修行,地藏菩薩的工作任務可真是要輕鬆許多了。
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
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就經常聽老師說起《地藏經》,還有一位老師很恭敬地說:“這是一部孝經,是佛家孝文化的代表。”那時,大家都在忙著各自的學業,竟沒有細細地思考過老師的這句話。“行孝”二字似乎永遠與佛門不搭邊,因為在人們印象中一旦進了山門,就意味著永遠離了父母,別了妻子兒女。因此有人就說,父母養你這麼多年,你居然在他們年邁時離開他們,哎呀呀,真不孝啊。可是他們不知道的卻是,佛門中也出了許多孝敬父母的典型,地藏菩薩就是這樣一位。
據《地藏經》裏的記載,地藏菩薩的前世曾是一位出身高貴的婆羅門女子,她不因自己高貴的出身而驕縱,反而虔誠地修行佛法,還勸說母親也一起沐浴在佛光之下。可是,這位婆羅門女子的母親並不以為然,反而詆毀佛法,大肆烹食魚蝦,以至造下了深重罪過。婆羅門女依靠自己的至誠之心,終於使墮落在地獄中受苦受難的母親得以出離苦難而往生善道。
在很多地方,每年的農曆七月間,都有地藏法會舉行,有些法會場麵盛大,有些法會的場麵看起來就比較簡單了。不過,不管參加法會人數是多是少,諷誦《地藏經》、念誦地藏菩薩聖號的聲音卻是一樣的莊嚴無比。剛開始,聲音並不那麼大,也不是很整齊,可漸漸地你會聽見許多聲音凝聚在一起,這聲音裏充滿了一種感激,一種期盼,一種對過世親人的哀思。如果你聽到過這樣的誦經聲,那麼你心底對死亡的恐懼,對亡故親人的懷念,也許會減淡許多。
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這位大菩薩曾在過去生中以至誠之心救度娘親,因此被視為踐行孝道的典型人物。人們往往認為出家人舍棄家庭,對妻兒是一種寡情,對父母更是一種不孝。可是,佛門並非是要修行人一定得離家別親,而且佛家也是很看重孝道的。
盡管佛教沒有專門論及孝親思想的經典,但勸人行孝道的思想在許多經典中都能見到。不論是《六度集經》所說的“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還是《心地觀經》中所言的“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乃至其他經典,對於孝親思想也多有論述。
據說釋尊在過去生中,修頭陀苦行,甚至以身體血肉供養雙親,在行菩薩道時,“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舍能舍,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珍,輦輿車乘,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如是所言,可見,孝親其實也是人們能夠成就佛果的原因之一。
佛門之中還有一個更了不起的思想,它不僅普勸世人要孝敬自己今生今世的父母,更告訴人們,我們有著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父母,六道眾生都與我們有過宿世的因緣。而地藏菩薩在最初時為報答親恩、力行孝道而發下重誓,願盡自己全力度盡六道苦惱眾生而後方成佛道。也正是因為這種願心,地藏菩薩成為佛門孝道文化的象征符號,《地藏經》被人們譽為“孝經”,而每年農曆七月的地藏法會則成為人們追思已故親人、超拔親人出離苦海、孝親報恩的特別盛會。在地藏法會上,我們不難見到悲戚的麵容,但那聲聲佛號卻比人們的哀戚更能使人動容,這佛號聲中有一種對逝去生命的追思,但更多的卻是對一種慈悲正念的追求和堅持,對慈悲世界的向往——隻要打開我們封閉的心,用慈心瓦解掉怨恨,你就時刻處在這種充滿喜悅感受的世界之中了。
所以啊,即便你的工作再忙,生活中的事情再多,也可以抽出時間讀一讀《地藏經》,我們不僅是要從經文中讀出“孝”,讀出“慈悲和大愛”,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充滿正能量的聲音,淨化我們內心的負向雜念,讓我們在善意的覺知中,醫治好心念上的頑疾,比如對他人的嗔恨、嫉妒、邪見,這些都將在善意的覺知中一一消融,而我們最終得到的將是一個通過自我觀照之後的平和心境和圓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