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佛門平常心(2 / 3)

婆羅門聽完佛陀的開示後,覺得很有道理,心裏的痛苦便減輕了好多。於是,他們又向佛陀請求要出家修行,後得阿羅漢果。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有得必有失,這個規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可是,為什麼有人就能在得失麵前坦然平和,有人會因為一絲一毫的失去而覺得痛心疾首呢?這自然是心態不同而造成感受不同。但更深層的原因就是前文所提到過的“我執”過重。我們在這個現象世界中的一切都過分執著,由此而生出種種貪愛之心,已經得到的往往不舍得丟掉,還沒得到的總想著拚命奪取,無休無止的欲望充斥在心中,各種紛爭也由此而來。是故,要保持平常心,先了解佛教的無我論,認識到了“無我”,也才能對治人性中的貪執;我們要保持平常心,也就是要對我們的清淨本性有所體認和了悟。在禪宗的教法中,把人的主體自我覺醒、自我解脫的理論發揮到了極致,而我們所謂的“保持平常心”也正是基於主體的自我解脫和自我主宰,所以,人們精神上的一切痛苦都可以通過自我覺醒而得到治愈。

在說到該如何體悟到平常心這個問題時,我倒想起了多年前聽來的一個禪宗小故事:

香嚴智閑禪師是百丈懷海禪師的弟子,他飽學經論,後來去拜訪師兄靈祐禪師時,靈祐禪師對他說:“聽說你一向博學廣識,現在我問你一個問題吧,在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麵目是什麼?”

智閑禪師聽後一時語塞,竟想不出答案來。待他回到住處,苦思冥想半日還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又翻遍了書本,還是找不到答案。智閑對他的師兄說道:“希望您能以慈悲心來開示我,什麼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麵目?”

靈祐禪師堅決地說道:“這個我可不能告訴你,假如我把答案告訴你的話,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沒任何關係。現在我告訴了你答案,你將來肯定會後悔的,甚至會埋怨我的。”

智閑禪師一聽師兄不肯指示他,在回家之後就把所有的經典都給燒毀了,從此之後就到南陽去看守慧忠國師的墳墓,每當他閑下來時就思考這個問題。多年之後,有一天他在菜園子裏除草,忽然覺得鋤頭碰到了石頭,隻聽見“咣當”一聲,智閑禪師頓覺身心暢達,終而大徹大悟,於是在沐浴焚香之後,對著他師兄靈佑的住處遙拜道:“師兄啊,您真是太慈悲了!假如當初您告訴了我答案,我就沒有今天的喜悅和解脫了!”

平常心也隻是生活本身,它與那些煩惱、痛苦、恐懼、疑慮一樣都是可以從我們自心內部去探尋的東西。平常心,是一顆靈明智慧而又柔軟的心。它隻能靠著我們去心領會,而如果想讓某個師長教給你到哪裏去找平常心,那絕對是找不到的。就像故事裏的那位智閑禪師,他麵對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時想請師兄給他一個開示,但師兄靈佑禪師根本不理會他的開示請求,而是要他自己去體悟。這個體悟的過程時間較長,但在智閑禪師悟出答案之後的喜悅,卻是隻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到的。

平常心自然也需要體悟,在平常生活中感受它,並且學會應用它來化解自己心中的各種煩惱。隻有這樣,才算是活在了平常心的觀照之下。假如我們僅僅是在緊張時告訴自己“我要保持平常心”,那麼這個效果就不如通過感悟所得到的那種靈光一閃更來得深刻。

一位朋友問過我:“佛家的無我論是否適應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他認為假如我們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不爭取,人就沒辦法生活了。比如工作機會要爭取,因為我們需要依靠物質才能生活;感情也需要適當地爭取,除非是打定主意要單身一輩子。

大安法師曾針對上麵這個問題做出過開示,法師在他的新浪博客說道:“‘無我’不是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無我’是擺脫我執、我見、我愛、我慢這些與生俱有的煩惱習氣,不要受它控製。”

假如有哪一個人說:“我很討厭名利這些東西。”那說明他並非是真正的懷有平常心,一味地抵觸也是掛礙的象征。

在名利得失麵前保持平常心,是說既能做到欣然接受而不至於得意忘形,也能做到坦然麵對失去而不至於過分悲戚。

現代社會裏競爭如此激烈,我們當然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有了合適的工作機會,我們當然應該表現積極,在工作中實現自我的價值。可是,假如再好的職位、再喜歡的工作都被別人占據了,那我們就應該轉頭找別的出路,而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假如我們有了一個十分深愛的人,適當地去表白,去爭取自己的幸福當然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假如對方沒這個意思,那我們自然也沒必要再去強求。過於地執著於自己的感情,並不一定就表明愛情的忠貞,對於情欲的執著和貪求,往往會使我們原本靈明澄淨的心變得閉塞又自私。

(2)卸下生命重擔

古時候有個佛子去拜見一位很有名的禪師,他問道:“師傅,末學請教您個問題,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這些年來總是進步緩慢,在禪修上難以有所突破?”

禪師笑著說:“還是讓我來給你倒杯水喝吧,一會兒我們再談。”於是他拿起桌上的茶壺,往杯子裏倒水。眼看水快倒滿了,可這禪師卻仍不住手,依舊往杯子裏注水。

這個佛子提醒他:“師傅,杯子已經滿了。”

禪師並不去理會,隻是意味深長地說道:“還是再倒一些吧,說不定能讓杯子裝得更多些呢!”

佛子笑著說:“杯子已經滿了,您再怎麼倒也不能增加杯裏的水啊。”

禪師安然說道:“你說得很有道理。其實,不僅倒水是如此,學業精進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佛子聽後,心頭一震,自言自語道:“確實!人生也是這樣的道理,我們心裏裝的東西多了,自然也就裝不進其它的東西了。”

禪師看他似乎有所領悟,便慈祥地說:“是啊!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們隻想著往自己心裏裝更多的東西,以為這樣就可以得到更多。但是,他們越是這樣想,就越不能得到,因為他們的心已經是滿的了,怎麼能裝進去其他的東西呢?倘若我們心中的杯子裝滿了雜念和執著,我們就會陷入精神上的僵死和老化,無法再接受新的事物,也無法更新我們的感悟和思想。學業上的精進是這樣,禪修更是如此!如果我們不能時常清理固有的思維,接受新的觀點,那麼必然難以突破本來的自我和原有的成績。”

仔細想想,我們的心就像一個容器,我們看不見也摸不到,但這個心底容器也有它自己的容量。我們不斷地要往裏麵裝東西,卻不肯倒掉過去以往無用的東西,又怎麼能讓新鮮的、有用的東西裝進來呢?這個心靈的容器背負著我們人生中很多的事物、思想、情感,有些內容可以讓我們享受到生命的安然與輕鬆,可有些東西就是生命的重擔,這些重擔不丟掉,我們又怎樣輕裝前進呢?平常心就像一把秤,用它來衡量世間的一切,我們會知道哪些是應該留下的,哪些又是應該舍棄的。

在有些時候,佛家把“舍”也等同於“平等心”或“平常心”。

“舍”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中之一個。“舍”要求我們不執著,更不貪求,不分別,更不造作。“舍”的一個意思便是放下、丟棄。生命是絢麗而多彩的,我們絕對不能把那些灰暗苦澀的感觸留下,更不能貪執於無常而變化的現象上,而忽略了對生命的領悟、對人生的感受。

要想把新的東西裝進去,隻有把原來的舊東西倒掉。你的心裝了多少雜念?又裝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呢?既然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如讓我們自動地舍棄掉一些“負擔”,比如對名利的追求,對財富的貪執,對享受的渴望,當我們心中舍棄掉這些念頭時,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美好的思想,從而減少一些憂傷與煩惱。人生本來並不困重,隻是因為我們這也想要、那也想要,無形之中就讓自己的心靈感覺到不堪重負。有舍才有得,舍下貪執欲望,才能得到寧靜祥和。

曾經有一個聰明伶俐的讀書人,他想在各個方麵都強過別人,尤其想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學問人。可是,很多年過去了,這個讀書人的其他方麵都很不錯,可唯獨在學業沒什麼長進。為此,他非常苦惱,於是不辭辛苦,趕往遠地,特地去向一位佛門大師請教。

這位大師知道了讀書人的來意後,就說:“我們一起登山吧,到山頂你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這座山上有許多晶瑩剔透的小石子,著實讓人看了喜歡。這個讀書人隻要見到他喜歡的石子,大師就吩咐他裝到袋子裏背著,很快地,他開始吃不消了。

“大師,假如再這樣下去,別說走到山頂了,恐怕我現在連動一動的力氣都要沒了。”這個讀書人望著大師說道。

大師聽罷,微微一笑,道:“年輕人,是該放下的時候啦,背著這麼多石頭怎麼可以登上頂峰呢?”

這讀書人聽後,忽覺心中一亮,笑著向大師鞠躬道謝之後就走了。後來,他一心一意地讀書、做學問,果然進步飛快,幾年之後,成了人人尊敬的學問家。

其實,人要有所得,必然會有所失,隻有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巔峰啊!

保持平常心,有舍才有得,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我們主動放棄的,它們也許是財富,或者是名利,甚至是愛情和自己的生命。當我們麵對“應該放棄什麼”這個艱難的選擇時,不妨做這樣的考慮:我們所放棄的一是對他人有利益的,比如我舍掉自己的財富去周濟需要幫助的人;二是我們所舍掉的可以是在自己生活中不那麼必需的東西,比如名利,隻要我們能保證衣食安穩,就不要貪著名利地位;三是那些對我們的生活和心靈成長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東西,比如虛榮心和功利心。

在舍與得之間,彰顯的不僅是一個人的風度、胸襟和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和生命感悟。在舍棄與獲得之間需要經常保持平常心,要知道,學會放棄才能活得輕鬆,也才能有所獲得。

(3)平常心,入世事

經常聽到我身邊有些朋友這樣說:“這個紅塵世界就是個名利場,而人這一生也不過是為著虛名而活,我真的活累了,混夠了,真的很想脫離開這個塵世。”其實,這樣的想法我也曾經有過,我不止一次地對我的好朋友說:“我真的很想出離這個世間,因為我太累了。”後來,我推薦給這些朋友看一篇文章,是證嚴法師的《自我淨化心靈》,在文章中有這麼一個故事,是和無德禪師有關的,而這位老先生,我們在後麵的章節中還會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