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境隨心轉(1 / 3)

《楞嚴經》上有雲:“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如果能明白了這個道理,了解到事實的真相,那麼我們活在人世間,無論遇到怎樣的逆境惡緣,就都不會怨天尤人,徒生煩悶了。因為我們通達了“心能轉境,境隨心轉”的道理,我們自己就會把它給轉過來的,“逆境”轉成了“順境”,“惡緣”轉成了“善緣”,這樣的生活您說好不好呢?要做到“境隨心轉”,就要純淨我們的意念,以平常心看待周遭一切境遇,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困難和挫折。

執著行不通的路,就會陷入人事的煩惱,而無法解脫自在。——證嚴法師

第八講 境隨心轉

有一次,北宋書法家黃庭堅因為平日處理的事務十分繁雜而心情煩悶,他聽說祖心禪師十分有名,禪修精進,就決定去拜訪一下他。黃庭堅見禪師生活得總是輕鬆安穩,安詳自在,便總覺得禪師一定有什麼能使自己內心快樂的處世秘訣而未曾傳給世人。

在風和日麗的某一天,黃庭堅和祖心禪師一起外出,他們走在山坡上,在大路兩旁開滿了各種鮮花,姹紫嫣紅,散發著縷縷香氣,煞是讓人歡喜。

祖心禪師問黃庭堅:“你聞到花香沒有?”

黃庭堅望著道路兩旁盛開的各種鮮花,那紅紅白白,各種顏色間雜著,便說道:“我當然聞到了,可是,這些花再怎麼美麗,卻給我招致來更多的心煩!我要處理的事情十分繁雜,這些小花小草怎麼能知道我內心的苦悶呢!”

又過了一會兒,他們爬到一個小山峰上,放眼望去,見那群山起伏,連綿不絕,雲煙纏繞,晚霞映著群山,景色分外開闊。

祖心禪師又問黃庭堅:“你看到這美景了嗎?”

黃庭堅點頭說道:“這裏的景色猶如仙境,真實讓人流連忘返。可是,我一看到這樣的景色,心情反而更是不好!人忙忙碌碌地活過了一輩子,卻很難做到心靈的自由自在,這樣的美景又豈是能天天見到的呢!”

祖心禪師點點頭,笑著說:“你和我一樣,也聞到了花香,也見到了美景,可是,我們心中的感受卻大不相同。你心裏煩悶時,即使見到美景,也覺得苦悶;我心裏無牽無掛,即使麵對再多的事情,也能自在坦然。我想,這是由於我們各自的心不相同,人生境遇也有所不同的原因吧。”

黃庭堅聽罷一怔,頓時醒悟過來,向祖心禪師說道:“您比我們活得灑脫、自在,是因為您擁有平和的心境,即是麵對再不好的境遇,您也能發現生活裏的樂趣。而我終日裏隻被那些俗務所累,心上自然煩惱了。看來,我們也應當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當下平和的境界裏,對世間的名利和雜務保持平常心態,如此,我們才能領略到生命的美好,轉變自己所麵對的境遇啊!”

盡管每個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我們的內心感受是什麼樣子,我們周遭的世界也會隨之而呈現出相對的境遇。當我們的心被煩惱包圍,自然就看不到周遭環境的美好;當我們的內心純淨安寧,充滿喜悅,那麼一切外部環境都會跟隨著自己的內心而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就叫做“境隨心轉”。境隨心轉靠的是智慧,智慧從哪裏來呢?智慧就從佛學佛法的正確知見中來,從寧靜淡泊中來,從平常心中來。安住在平和寧靜之中,我們便可以獲得真實的智慧,獲得安樂和幸福!

淨空法師有雲:“一切法從心想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你能夠相信自己,境界就隨你轉;你不相信自己,你相信風水、相信命運,那你就被境界轉了。”

(1)保持淡泊寧靜,自得安樂幸福

某天我在書房讀書,正在思考一個問題,這時,我的思路被一陣電話鈴聲打斷。電話那頭是我的某位老友,她一邊泣不成聲地曆數最近生活上的挫折,一邊傾倒著內心的煩惱和憂慮,而我,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安慰她。我想,我能做的就是靜靜地聽她訴說。

現實生活中總會有很多無奈和創痛,比如我們嘔心瀝血地去完成某個項目,可最終的結果還是不能盡如人意;我們廢寢忘食地準備某次考試,但考試成績還是讓人感到很悲催鬱悶;我們即將牽著伴侶的手踏進婚姻的禮堂,另一半卻突然變卦了,於是一段戀情無疾而終,還有比這更虐心的事情嗎?但是,盡管生活是如此地善於變化,人生是這樣地難以把握,我們還是要麵對它。其實,我們都忽視了自身的一個重要能量: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及境遇,會隨著自己心境的轉變而發生相應地改變!這也就是佛家常說的“境隨心轉”。我把這句話告訴我的朋友,可是她在電話裏無比鬱悶地說道:“真是煩死了!我的煩惱怎麼這樣多啊!”盡管看不到她的臉,但我能想到她一定是愁眉深鎖、滿臉哀怨的樣子。我告訴她的“境隨心轉”這四個字她是否能聽得進去,這個我倒不確定,不過,我可以有把握地說,她在這通抱怨之後,她的糟糕境遇是不會有絲毫改變的。

記得某個故事裏說有個人在事業上奮力掙紮卻很難獲得成功,而他的家庭生活也不幸福,他向他的朋友抱怨,於是他的朋友就帶他出去散心。不知不覺中,他們竟然來到了公墓。這兄弟說:“喂!你這是要帶我去哪裏啊?”他的朋友回答:“就這裏,墓地啊!”這兄弟滿臉怒氣地嚷嚷著:“我已經夠心煩的了,你怎麼還捉弄我呢?” “哈哈,要知道,隻有躺在這裏的人才不會有煩惱呢!”他的朋友聳聳肩說道。這位兄台聽完,頓時愣住了,然後是一陣爆笑,看來他的心情已經完全陰轉晴了。他由衷地感歎道:“看來人生中的不如意是無法避免的,既然這樣,那我就迎麵解決掉它們吧!”他的情緒馬上就由當初的抑鬱愁苦轉為淡然平靜了,他積極樂觀地去麵對事業上將要到來的狂風驟雨,可奇怪的是,他所遭遇到的那些挫折反而要比他原來想象的要容易對付得多。心念一轉,境遇全變!

在煩惱麵前要保持平和沉穩、在各種利益誘惑麵前要保持淡泊寧靜,這樣清明安穩的心境,才有可能轉化外部不利的境遇,這種心理狀態也正是我們所有人都想達到的,但要達到這樣的心理狀態也確實很有難度。我的朋友管這個叫“理論上能實現,生活中很難辦”,可是,假如不經過努力修習,不去體察我們的內心狀態,不在實際生活中踐行自心改變,不嚐試著去清除自己的煩惱,這種理想的心理狀態當然難以達到了。心的修習,貫穿我們這一生,可它的最終結果,卻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益處。

我的朋友問過我:“你說我們都要時刻保持平常心,一會兒要平和淡泊,一會兒要寧靜致遠,這是不是看破紅塵了啊?”

其實,平和淡泊的心態絕不是看破紅塵,更不是對生活感到無望而至心灰意冷。淡泊寧靜的心懷,能讓我們在壓力麵前保持良好的情緒,在困難麵前保持堅定的信念,在誘惑麵前保持自己的操守,在挫折麵前保持積極的心態。

朋友說這樣的心境很難刻意求得,但我覺得,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在繁忙的生活中已不再靈明,就是因為功利心太強,得失心過重,才讓我們不能保持淡泊和寧靜。內心一亂,外在境遇肯定也會呈現出不那麼愉快的一麵。佛家有雲“轉煩惱為菩提”,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把心靈的煩亂蕪雜轉成為淡泊寧靜,進而轉變自己那些不愉快的境遇。

經常聽身邊的一些長輩說,我們心裏裝著什麼,就會與什麼結緣。我們整天都說“我的生活為什麼充滿了煩惱”,這個可不能怨生活對我們不公平,怪身邊的人對我們不公道,首先是我們自己心裏煩惱了,執著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才會呈現出這種讓人煩惱的環境和狀態。假如我們已經認識到了上麵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應該用佛家的般若智慧來化解生活瑣事帶給我們的種種煩惱。心情舒暢了,把內心的感受一一舒展在眼前,就會知道哪些感受是影響我們情緒的毒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對治它們了。

“般若智慧”該怎麼用在生活裏呢?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因為每個人所處的境遇並不完全相同。不過,我們可以在煩惱時通過善知識的引導而減輕內心的執著和痛苦。我的朋友說,這個點子靠譜,但不太現實。因為假如是正在工作單位,心裏因為什麼事情而生起了煩惱,是不太可能去找出家法師開解自己的。

誰說善知識就一定要找出家法師呢?當然,能夠聆聽法師的教誨從而獲得智慧,對我們調節心理狀態、完成心靈建設還是很有益處的。其實,在生活中,隻要能讓我們打開心結,給我們以智慧啟迪的人,都可以稱作是善知識的。而很多大善知識,所提供給我們最棒的一句話就是:心能轉境,境隨心轉。

可以這樣說,我們自己能夠通過諦觀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事情的真相,進而清除內心的煩惱,當我們的心境安住在平和的狀態之下時,外部的境遇也會有所變化。隻有心好,外部的境遇才能變好,這個道理是古往今來許多聖賢留給我們的教誨。佛教上有通過修持止觀而證得空性以滅除煩惱的修證方法,而把般若智慧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善於觀察自己的內心,善於觀察周遭的境遇,更要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盡快地使心靈平和寧靜,如此心態下,念頭一轉,煩惱滅除,境遇也就得到了改變。何謂心好呢?就是要心地真誠、清淨、慈悲,充滿喜悅,起心動念都是為了眾生好,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謀害他人。

比如,我們沒有私車,天天上班都要擠公交,很多朋友都因為而頭痛不已,那麼我們不妨這樣想想:能擠上公交已經很不錯了,有些人在寒風中等了半天,那公交還沒到,假如不想誤了工作,就要早早起來,我們要幸福多了,出門就有公交車,剛一等車,車就開來了,說明我們還是很幸運的。能夠這樣去想,自己周遭的環境立馬就能發生改變;而越是心裏很焦躁,我們要坐的那路車就越是遲遲地不肯出現。經常等車的朋友們想必都有這樣的體驗。

再比如,和心愛的人分手了,我們不必哭得死去活來,更不必為之自尋短見,這個人走了,總還是要有別人來的。用我的摯友一句很經典的話來說就是“該來的總還是要來的”。所以,失戀的朋友們,你們吃不下、睡不好,這樣那就太不劃算了;和你們分手的人,也許正在吃好喝好,而你們卻在傷心悲痛,你的痛苦隻有你能感受到,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我們該怎麼辦?隻把它當作平常一件事,自然也就不會尋死覓活的痛苦萬狀了。愛情也是需要內因外緣聚合而成的,當其中某些條件發生了改變,愛情自然就會發生變化,也許會促成婚姻,也許會造成失戀。一切皆是無常,我們的心假如能觀察到愛情中的無常,自然也不容易在失去愛情之後而煩惱痛苦。心境一變,外部的環境也在改變。也許當你釋然了當初的痛苦之後,就能碰到自己命中的伴侶。

在日常生活裏,別人罵了我們,有的朋友心裏會十分氣憤,高喊著“士可殺不可辱”而和對方要“決一死戰”,可是假如我們夠冷靜夠鎮定夠理性,我們就不會生氣了,想想對方為什麼罵我們,那是因為我們比他要強,既然如此,那說明我們生活得比他好,他嫉妒了,所以不需要罵回去,我們可以直接和對方說聲“謝謝”,過我們自己的好日子,讓罵人者無地自容去吧。如此心念一轉,馬上就能使嗔恚化為寬容了,罵人者自然也不會和我們糾纏下去了。

古往今來的聖賢告訴我們,隻有把自己的性格修好了,把心態保持平和了,那些不理想的境遇自然會有所改變。心力的強大,勝過順境善緣。畢竟,順境善緣總是少的,逆境惡緣出現得總會更多些,惟有我們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穩住自己內心的清明,才能防止心的散亂,集中自己的力量去做好事情。外部境遇的一切人、事、物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情緒起伏,當我們心內安穩,外部的境遇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但是,假如我們自己的內心散亂迷妄了,那麼外部境遇的逆境惡緣就會沉重地打擊到我們的心靈。

外部境遇不論如何,其實都可以作為促使我們心靈成長的助力。要想不受外部境遇的左右,我們就要學會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聖嚴法師語)。

關於“境隨心轉”的典型事例還有很多,下麵這是我一位朋友的故事:

沈榕通過電子郵件把她的生活經曆告訴給我,在這裏我很想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尤其是在感情漩渦中掙紮的朋友,希望在讀過這個故事之後能幫您清除掉感情上的陰霾,迎來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同時,也向大家說明,“境隨心轉”是怎樣實現的。

在第一封電郵中,沈榕說她正在經受著人生中的寒冬,“這種痛苦我不知道有誰能體會到,我目前的處境絕對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寒夜。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熬過去。”沈榕之所以這麼痛苦,是因為她愛了十年的一個男孩馬上要和別人結婚了。當然,這不算什麼。“愛人結婚了,新娘不是我”這樣的事情我們聽到的太多了,而且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曆。也許您會說:“趕緊走出這段感情的陰影,去找屬於自己的生活就OK了。”可是,這種事情隻有投入進去的人才能體會到深深的痛苦和無奈。

“我認識這個男孩是在十五歲時,那時他轉學來我們班上。也許是興趣相投吧,我們馬上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從初中到高中,我們都在一個學校裏。高考之後,我們一起出去瘋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後我們彼此為對方慶祝,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城市裏。十八歲的生日那天,他向我表達了他的愛意,可我當時隻想塌下心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但我也不想傷害到他,於是我就半推半就,而他則是隔三差五地就往我的學校郵遞東西過來,有時是書,有時是絲巾或毛絨玩具。那時真幸福啊,連我也覺得自己真的愛上這個男孩子了。”

“大學畢業後,我跑去他所在的城市,我想告訴他,我要做他的幸福新娘。可是,我卻沒有看到他眼中的興奮和激動,他顯然是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當時我想他是沒做好準備吧。他隻是說我們應該先發展事業。於是我就在這個城市的某家企業裏找了份工作,而他說要好好複習,爭取考上某校的研究生。這時我隱隱地感覺到,我們的距離正在拉開。但這個距離究竟是心理上真實存在的差距,還是我自己胡思亂想出來的,我卻不能確定。”

沈榕覺得她開始這麼胡思亂想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這段感情的失敗。因為心裏的不安寧,沈榕幾乎每天都要給那個男生發很多短信,即使他們每個周末都能見麵,但沈榕還是經常給那個男生發電子卡片,在郵件裏傾訴自己的情懷。可是,那個男生似乎並不喜歡沈榕的這種表達。兩人以往的感情很快就淡了下來。沈榕說她以前感覺自己是個被人寵被人疼的公主,可現在卻成了失魂落魄的棄婦,因為她隱隱地知道他已經有了個更鍾情的對象。

沈榕對我說,她想的隻是怎麼打贏這場“戰爭”,把自己喜歡的男孩給追回來,可是,在這場愛情爭奪戰中,她覺得自己傷痕累累,疲累不堪,有人勸她放手,但沈榕隻是覺得不甘心,她說她每天都覺得心裏很冰冷。這樣的境遇並不是她所渴望的,這與她想要的生活相差太遠。

在深深的痛苦之後,沈榕忽然有一天覺得自己“想開了”。

“在痛苦之後,我終於明白的了,錯的人是我,而不是他。我越是想執著地去抓住什麼東西,就越是讓自己心痛,讓對方厭煩。開始時,我並不知道我哪裏錯了,我隻是想去愛一個人,我有錯嗎?”沈榕在郵件裏寫道。我明白,她心裏積累下的怨氣太多了,我以為她需要好久才能從感情的陰霾中走出來。

“可是,你知道嗎?有一天,我忽然覺得其實這世界上也許並沒有存在著一個‘情敵’,而我所想的那個感情上的對手,也許就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因為我隻是聽說他和某個女生走得很密,但我從沒有親眼見到,或者經過他自己證實。我感覺到自己的錯誤就是控製欲太強了。當我需要他的愛時,我就不管他心情好壞,他在做什麼,我隻是想讓他滿足我當時情感上的需要;但是,當我忙自己的事情時,就根本不想回應他的呼喚。”沈榕寫道:“我的控製欲和所謂的不甘心並不能給我帶來任何幸福。我覺得累了,也終於想明白了。在愛情之中,保持著期待卻不強求,這樣的態度才不會讓自己活得痛苦,也不會讓對方覺得為難。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平常心’吧。但我不管怎樣,也算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靈解脫開來了。我靜下心來給他寫了封很長的信,我告訴他我尊重他的一切決定,也將祝福他及他以後的伴侶。我當時心裏還算平靜,語氣也沒了平日裏的霸道和生硬。我把這封信發出去後,心裏忽然覺得明朗了許多。那一晚,我感覺自己睡得很香,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