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築巢期間,金絲燕口裏吐出含結膠性很強的唾液。經空氣氧化後,牢固黏在岩石或牆壁上燕窩呈金黃並帶少許透明。此外,經長期日光下暴曬,燕巢也帶黃色。
在采摘燕窩期間,如處於窩裏的小燕子羽毛尚未長齊或還不能飛行,故工人不會采摘這些燕巢。所以,有關之燕窩較老並帶黃色。
3、白燕盞
在各種官燕中,以白燕盞最嫩,比較不耐火。尤其是屋燕。這是因為在燕屋內,燕窩的采摘時間最短(平均每三個月就采摘一次)。
另外,因築巢的金絲燕種類不同,屋燕及洞燕的結構相異。白屋燕盞的絲條較細且潤滑,而白洞燕盞的絲條則略為粗糙。因此,它間接地影響到燕窩的浸燉時間及火候。
處於岩洞白燕盞的質地就比較堅實,膨脹力也較大。上品的洞白燕燉成後,不但香氣撲鼻,味道也清香潤滑並帶有質地爽口之感。
毛燕
毛燕是洞燕的一種,原產地包括泰國,印尼以及馬來西亞的沙巴及砂勞越。砂勞越及沙巴州的燕窩洞遍布境內的國家公園,森林保護區以及沿海的島嶼,尼亞亞(Niah),峇南(Baram)等地方。
毛燕主要是灰腰金絲燕所築造的巢。此種雨燕天性喜歡用唾液加上自己的毛來築巢(平均一個巢含有十到五十巴仙左右的羽毛)。其他種類的金絲燕,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所築的巢,因唾液不足,倘夾有許多羽毛雜質,亦可歸類為「毛燕」。
毛燕的巢身厚度因原產地而異,但巢色普遍較暗,雜質較多,特別是絨毛,所以毛燕的加工過程比較繁雜。
毛燕基本上可分成兩大類:淡水燕及鹹水燕。
1、淡水燕
行家口裏所說的淡水燕,是指於山洞裏采摘的毛燕。此種毛燕所築的巢,夾帶許多羽毛雜質。它的盞型不一,體型麵積差異頗大。
淡水燕的產地多為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緬甸。
淡水燕肉身色澤帶米白色或黃色。燕角(燕巢和洞穴相連的部分)則略帶黃色(俗稱白角)。
此外,位於某些洞穴的燕角因岩洞潮濕並經空氣氧化,及長時間被風化,所以多呈淺紅色。在同一個山洞,如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美裏的毛燕,都可以容易地找到白角及紅角的毛燕。
2、鹹水燕
鹹水燕,燕如其名;此種毛燕類所指的是沿海一帶的雨燕在附近的岩洞所築建的燕巢。鹹水燕也被稱為海燕。
此種毛燕所築的巢也和淡水燕一樣,燕巢附帶許多羽毛雜質而且盞型及麵積差異很大。
海燕的產地為印尼。印尼國麵積遼闊,以海為鄰。環繞蘇門達臘,寥內群島及爪哇一帶的小島嶼,更成為雨燕的棲身之所。
鹹水燕燕身及燕角都呈紅色。燕巢呈紅色及深紅色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雨燕所食取的食物。金絲燕捕食的蠶螺海藻及昆蟲含有鈣(鈣食品)及鐵質。由此,它們所吐出的唾液多為紅色;(二)因岩洞潮濕及長時間的風化並經空氣氧化,燕巢多呈紅色;(三)岩洞靠海,海水帶鹹。經化學作用造成燕巢帶紅色。
海燕因燕身呈紅色而且多毛,所以市場上的需求並不高。但內行人則視之為寶,因為鹹水燕適合加工成為手工燕。另外,它也成為馬新一帶,備受歡迎的花燕及金絲燕的主要原料。
草燕
草燕是一種野生的燕子,它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很強。它們習慣叼取草絲並吐出本身的唾液來築巢。當草碎及唾液凝結後所成的燕巢,就成為撫育下一代的棲身所。因此,此種雨燕所築建出來的燕窩,外表都布滿了草碎。所以辨別草燕較其它種類燕窩容易,基本上“有草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