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參考文獻(2 / 3)

35.(清)沈德潛:《說詩晬語》,《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6.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7.童慶炳:《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8.(清)王夫之著,舒蕪點校:《薑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

39.(清)王夫之評選,張國星點校:《古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

40.[德]W。顧彬著,韓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新加坡]王力堅:《山水以形媚道——論東晉詩中的山水描寫》,《學術交流》1996年第3期。

42.王利鎖:《試論阮籍詠懷詩的遊仙描寫與建安遊仙詩模式風格的差異》,《中州學刊》1999年第1期。

43.王玫:《試論晉宋山水詩形成的兩點內在規定性》,《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44.(清)王士禎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點校:《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45.王瑤:《中國中古文學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6.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7.王元驤:《文學原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8.王鍾陵:《玄言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49.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0.[新加坡]蕭馳:《大乘佛教之受容與晉宋山水詩學》,《中華文史論叢》第7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1.[新加坡]蕭馳:《書寫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質性與詩史地位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7年第30期。

52.[新加坡]蕭馳:《詩境與佛法》,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53.肖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54.(南朝梁)蕭統編,海容、秦克標校:《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5.[日本]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6.[荷]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7.徐複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8.(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9.(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0.(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1.(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上、下兩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2.(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上、下兩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3.(清)嚴可均輯:《全晉文》(上、中、下三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4.(清)嚴可均輯:《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5.(清)嚴可均輯:《全齊文·全陳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6.(清)嚴可均輯:《全梁文》(上、下兩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7.(清)嚴可均輯:《全後魏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