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士兵到烈士(2 / 3)

4個月的新兵訓練之後,鄭克堅被分配到警通中隊,中隊的任務是做好司令部的各項保障工作,站崗執勤就是其中的一項。

每次兩小時紋絲不動的軍姿站立,這對鄭克堅來說並不是最困難的,處理突發事件,才真正考驗這個新兵。一次正趕上鄭克堅執勤,一個陌生人突然要闖過關卡進入司令部,不管孫震怎麼阻攔,闖關人都不聽。鄭克堅一麵控製闖關人,一麵向上級彙報。中隊立即吹響了緊急集合號,增援的戰友很快趕到將闖入者團團圍住。這件事讓中隊的老兵們對這個新來的小夥子刮目相看,大家都很佩服鄭克堅處理緊急事件的冷靜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年底,鄭克堅這個剛入隊的新兵被評為了“優秀士兵”。

這時候的鄭克堅已經學會了調整自己,適應新的環境並逐漸將自己融入新的集體。“我再也不用每天給家裏打電話尋求安慰了,有時候我太長時間不給媽媽打電話,媽媽還會忍不住給我打過來責怪我。”

就在鄭克堅的兩年的軍旅生涯即將結束時,福建軍方開始了一場對台的軍事演習。鄭克堅奉命跟隨司令部在一處島上進行軍演,兩年的軍旅生活在快結束時終於有了一個**。

經過深思熟慮,“敵軍”指揮員做出決斷:大部兵力原地阻敵,待機進攻;抽調3個合成裝甲集群全速回撤反空降,多路出擊,徹底打垮敵空降兵團。

高地,高地,關鍵是丘陵上的幾處高地。它們是“敵軍”後方惟一的天然屏障,誰奪控,誰就占得了先機。

“敵軍”奪占,就可充分發揮重型裝甲裝備的優勢,居高臨下對我軍空降兵團一擊破之。而空降兵團控製,既可據險阻擊“敵軍”裝甲營進攻,還能直接打擊“敵軍”後方指揮所、炮兵陣地等重要目標。

那邊我軍空降兵從天而降,腳一著地,便快速脫離傘具,登上傘兵突擊車,完成收攏集結,如離弦之箭,向高地直撲而去;這邊“敵軍”鐵騎突進,動若風雷,在機動中完成編隊,開足馬力向高地疾進。“敵我”雙方都在與時間賽跑。

遠方的空中,有幾個黑點若隱若現,那是我軍施放的無人偵察機在不間斷偵察。

突然,“敵軍”前方不遠處,我軍2架大型運輸機再次臨空實施空投,天空頓時綻開一片傘花。“敵軍”見狀,迅速調整部署,兩路裝甲集群左右包抄,欲將我空降突擊隊消滅在立足未穩之際。

近到眼前,“敵軍”不由驚呼上當:原來這是我軍的欺騙行動,投下的是100多個假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軍”運輸機又出現在前方,空投下大量反坦克地雷,在“敵軍”必經之路設置了大麵積雷場。

“敵軍”前進受阻,迅速開辟通路。掃雷車快速前出,爆破分隊聯合破障,火箭排雷彈掀起陣陣熱浪。“敵軍”很快從雷場開辟出通路,一路如鐵錐直插我軍的空降兵團,另一路迂回我軍身後,實施分割圍殲。短兵相接中,“敵軍”憑借重型裝備優勢,火炮、機槍輕重武器一齊發威,頃刻間,裝備與火力都處於劣勢的我軍空降兵團有生力量損失慘重。

見勢不妙,我軍空降兵團多群隊迂回穿插、交替掩護,避開與“敵軍”的正麵交鋒。他們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抗擊“敵軍”:集束火箭發射火箭彈,實施煙幕遮障;火箭筒、反坦克導彈頻頻開火,打擊“敵軍”裝甲目標;突擊隊員利用翼傘、動力傘秘密滲透,從空中向“敵軍”側後穿插,破壞其重要設施……

最終,我軍在數架“坦克殺手”――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以巨大的代價奪取了部分高地的控製權。

演兵場殺聲陣陣,翻騰的煙塵直衝雲霄,太陽也暗淡了下來。

在傍晚時,我軍終於在戰場形成有利的態勢:“敵軍”雖然還基本保存了精銳之師,但已被分割成幾個部分;我軍雖然兵力有所受損,但對“敵軍”初步形成前後夾擊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