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決戰開始了!飛機呼嘯,戰車轟鳴,炮火紛飛,導彈怒吼,信息往來頻密……
鄭克堅在各個演習場上不斷裁判某某部被殲出局。
當太陽剛從海平麵露出頭,我軍的第一攻擊群有的坦克,分成兩路縱隊,由集結地域迅速向“敵軍”的主要聚集地開進,進行正麵攻擊。
第二攻擊群輪式步戰車,他們兵分6路,最外側的兩路向外展開,成後三角隊形,配合坦克正麵牽製據守“敵軍”主力的反撲,與此同時,剩餘的部隊各成一路縱隊快速機動,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敵軍據點”實施迂回包圍。
在坦克和輪式步戰車的交替掩護下,我軍戰鬥群迅速向“敵軍”的固守點猛攻圍殲,進一步縮小包圍圈,最終把“敵軍”包圍在一個固定區域。
與此同時,戰場的其它地點我軍的戰鬥群在海軍和空軍的配合下向“敵軍”的各個被分割區域發起攻擊。
這個時候,巨大的轟鳴聲響徹海空,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直升機,搭載著特戰分隊降落在“敵軍”的中心區域,特戰隊員從兩側艙門迅速躍下,迅速向“敵軍”司令部隱蔽接近。
在直升機佯攻和狙擊手的掩護下,特戰隊員迅速向“敵軍”司令部發起進攻。“敵軍”麵對突然的進攻,倉皇失措,緊急撤出司令部。我軍繳獲大量的“敵軍”重要情報。
而在第三個預備隊登陸投入交戰後,我軍指揮部使用登陸部隊實施正麵牽製攻擊,從兩翼加入戰鬥,迅速殲滅、驅趕外圍之敵,並形成對“敵軍”的主陣開始清剿全殲。
清剿全殲演練,是這次軍演首次設置的課目,軍隊各軍種全麵派員參加,軍演也進入最後的階段。地空的聯合集群向困守的“敵軍”發起了最後的火力突擊。
1個攻擊隊在左翼,1個攻擊隊在右翼,1個攻擊隊在中間,三路攻擊力量強擊突入“敵軍”,分區清剿“敵軍”。而中間攻擊隊乘勢向“敵軍”縱深快速發展進攻,坦克和步戰車並排前進,消滅敵殘餘力量。
經過激戰,中間攻擊隊從正麵,左右攻擊隊從兩翼突入“敵軍”縱深,完全分隔開了“敵軍”的主陣地,徹底剿滅了“敵軍”。
至此對台軍事演習勝利結束。
硝煙漸漸散去,一望無垠的廣袤草原銘記著我軍勇士們的無私付出,見證了我軍統一台灣不懈追求。從火力準備與突破,到堅固陣地之敵;從預備隊投入交戰,到夜間清剿,秋色正濃的島嶼訓練中心上演了一出現代條件下多軍兵種聯合登陸作戰的經典戰例。
各兵種參演官兵協同行動、聯合作戰,充分顯示我軍武裝力量之間的協作已經從戰略、戰役層次向戰術層次拓展。數十年前,參演各部隊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今天,為了應對新挑戰、新威脅,我軍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捍衛祖國的統一、領土的完整。
在這次為實戰而準備的軍演,軍隊使用了大量的實彈進行演習。在演習中有十幾人犧牲,其中包括鄭克堅。
2016年8月9日,鄭克堅正全神貫注地在臨時機場擔任裁判任務。15時許,一輛行駛中的農用機動車突然失控,徑直撞向一架返航的軍用戰機。危急時刻,他飛身衝上前去,用血肉之軀擋住了農用車……戰機保住了,他卻因被車輪輾軋頭部而壯烈犧牲,獻出了20歲的年輕生命。
為表彰鄭克堅舍生忘死、保護軍事設施的大無畏精神,9月17日,政治部批準他為革命烈士,並追記三等功。烈士犧牲的消息傳到家鄉,廣大幹部群眾既悲痛又自豪,人們紛紛以各種形式慰問烈士雙親,並為烈士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這時鄭克堅的意識卻慢慢的蘇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