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澶淵之盟(1 / 2)

象遼聖宗耶律隆緒這種皇帝真是人間極品,他不但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在位二十八年才正式親政,還保持著一項全國紀錄,他十歲登基,在位五十年,成為大遼國在位最長的一位皇帝。

關於“澶淵之盟”的事非功過,史學界至今仍爭論不休,其實,如果單從“和平是全人類的福祉”這個主旨大義上來講,簽訂“澶淵之盟”是一件功在當代,造福倆國百姓的事情。

提起“澶淵之盟”就不能不說一說“燕雲十六州”,無論從地緣政治的角度、還是從地理軍事的位置來看,這裏都太重要了,因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個風景旅遊景點——長城就建在這裏。

正是:

幽州、順州、儒州、檀州、

薊州、涿州、瀛州、莫州、

新州、媯州、武州、蔚州、

應州、寰州、朔州、雲州。

要知道,從秦、漢、唐以來,中原一帶以農耕生產方式為主的“農民”兄弟就是靠“長城”這一中華脊梁,做為一道軍事屏障,抵抗北方以遊獵生產方式為主的“牧民”兄弟的武裝侵略。

當然了,“農民”並不是一直很老實,一有機會,也會變得的不老實,欺負一下“牧民”兄弟。

曆史記載,長城是“農民”修建的,所以,它的所有權歸“農民”。

等到了後來,一直屬於中原“農民”兄弟的長城,所有權一下轉移了,變成北方“牧民”兄弟的了。

長城,可是唯一能夠代表中國的建築物,這是怎麼一回事呀?

這件事發生的很突然,也很蹊蹺,因為連“村委會”都沒有召開,就由當地的一位村長,把長城和長城所在村集體的土地,當禮品送出去了。

這是哪個敗家的玩意幹得?

答案是:石敬瑭!

這是石敬塘在曆史上留下最著名的一段記錄,不過對他的評價除了“大漢奸”以外,就是“賣國賊”。

石敬塘這個村幹部的級別相當的高,他是五代十國後晉的開國皇帝,這是他這輩子幹得最“臭名昭著”的一件大事情,就是把包括長城在內的燕雲十六州,白送給他幹爹遼太宗耶律德光。

請記住,是白送。

什麼叫白送呢?官方的說法是:國有資產無償轉讓。

這一行為直接後果就是,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使中原地區的北方無險可守。

間接後果是,長城旅遊收入全歸人家了。

還有更嚴重的後果就是遼國騎兵稍微多搶點糧食就能飲馬黃河邊,揮鞭汴梁外。

所以,“燕雲十六州”自從大宋建國以後,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針對“燕雲十六州”的問題,大宋前三屆國家領導人采取了三種迥然不同的方法,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代國家領導人是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他是一位職業軍人,但卻絕不是一位莽撞的武夫。他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他采取的措施是先做好準備,他是怎麼進行準備的呢?

這是一個經濟手段——“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