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管疾病造成的紫紺:
肢體局部的動脈供血不足,此病男性較女性患病率高,常見於肢體動脈梗阻,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俗稱\\\"脈管炎\\\",這是由於大量吸煙,使肢體的小動脈受到損傷,發生血管內梗塞使血液供應受阻,導致肢體缺血,而引起手足發紺及疼痛(以夜間為重)。治療此病的主要辦法是戒煙,然後才是中西醫相結合的藥物治療。若不能及時戒煙,會使病情加重,除了劇烈疼痛外,還會因局部的血液供應不全,引起指、趾變黑、壞死,其結局隻有截指、趾,甚至截肢。
(5)寒冷造成的紫紺:
紫紺常出現在肢體的末梢及下垂的部位,如:手、足、口唇、耳垂等部位,這些部位的表麵溫度較低,經局部按摩或加溫後,紫紺可逐漸消退,在天氣寒冷的季節,由於局部受凍,血液循環不良,導致局部缺血,若受凍部位得不到保暖,會使局部的紫紺加重,最後導致肢體壞死。
(6)某些藥物或化學物品造成的紫紺:
如:亞硝酸鹽、磺胺類、硝基苯等,若這些物質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後,血液就失去了攜帶氧氣的能力,此時患者表現頭疼、頭暈、心慌、氣短,並伴有周身紫紺,以口唇、指甲更為明顯。
(7)食物中毒造成的紫紺:
蔬菜中的青菜、小白菜、甜菜、韭菜、菠菜、新鮮醃製的鹹菜、變質的殘剩菜,均含有硝酸鹽,人在大量食入這些菜之後,腸道內的細菌可將其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從而引起食物中毒,表現為口唇、指甲及麵部發青紫,四肢發冷,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頭暈、頭疼、嗜睡、嘔吐、腹瀉。
近年來國內屢有報導誤以工業鹽代替食用鹽,工業鹽中含有亞硝酸鹽,如果這些工業鹽汙染了食品或者被人誤食,會引起集體中毒,人們會發生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全身皮膚及黏膜紫紺。因此,紫紺也是亞硝酸鹽中毒的一種臨床表現。
為了防止亞硝酸鹽中毒,食用鹽在運輸和儲存的過程中,都應設有明顯的標誌,並且要嚴格管理,防止誤食及汙染水源。
在此,我們也提醒您,千萬別圖省事、圖便宜去買流動攤販的食鹽,您花錢買了偽劣產品是小事,如果中了毒,損傷了健康,甚至危及了生命可是大事。
第20章 皮膚發疹
1.皮膚發疹的含義
人們平時遇到皮膚發疹的情況很多,這裏僅介紹一些以發疹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如各種小兒出疹性疾病,以及某些對疾病診斷有特殊意義的皮疹。
2.皮膚發疹的自查、自助與就醫
(1)猩紅熱:
猩紅熱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病以冬春二季為多。發病急驟,初期軟齶上可見有小米粒狀紅疹或出血點(猩紅熱內疹),每先於皮疹出現,有早期診斷意義。
皮疹通常於病期第1-2天出現,首先見於胸上部與頸底部,繼而迅速蔓延至全身,為粟粒樣,大小均勻的點狀充血紅疹,指壓後退色,有瘙癢感。皮疹的分布以軀幹、皮膚皺襞(腋窩、腹股溝、肘彎側)和大腿內側為多。麵部僅有皮膚發紅而無皮疹,唇周圍反而明顯蒼白,即所謂猩紅熱麵容。有時皮疹可呈出血性,出現於上述皮膚皺褶處,為暗紅色線條,此征可見於嚴重中毒型病例。舌麵常呈肉紅色,舌乳頭隆起,所謂\\\"楊梅舌\\\"。皮疹消退後一周左右開始脫皮,呈糠屑狀或大片狀。
發現或懷疑猩紅熱應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後給予青黴素或紅黴素治療,重者需輸液治療。同時注意隔離患者,並給予充足的飲水、清淡飲食。
(2)麻疹:
麻疹是一種病毒性感染,罹患者主要為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兒童。麻疹在冬、春二季流行,病人有咽痛、咳嗽、發熱、眼睛流淚等表現。這時注意詳細檢查口腔粘膜,以便及時發現科氏斑,這是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此斑一般出現在第一臼齒麵對的頰粘膜上,也可見於唇內側粘膜或齒齦粘膜,為多數性微白色小點,周圍充血,並有融合傾向。皮疹往往在病期第3-4天開始,首先在耳後、發際、麵部出現,2-3天內遍布全身。皮疹初呈細小淡紅色斑,直徑2-4mm,繼而融合為暗紅色斑丘疹,壓之退色,無發疹的皮膚顏色正常。皮疹約於3-4天內出齊發透,隨即熱度下降,症狀減輕,以後皮膚呈糠屑狀脫皮並有色素沉著。
對於一般情況的麻疹隻要注意很好的護理,如避免冷風吹,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暖、濕潤,給予清淡飲食、充足水分,以及對症治療,多於2周內可恢複,如有明顯的咳嗽氣短、疹出不透,可能合並了肺炎或心衰,則應及時就醫。
(3)風疹:
風疹是風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發生於兒童。但也可見於青少年。發病早期通常有輕微上呼吸道炎,尤其出現具有診斷意義的枕骨下、耳後和頸後淋巴結腫大,約花生米大,遊離而有壓痛。
皮疹往往在發病後1-2天開始,呈散在性淺紅色小斑丘疹,首先出現於麵、頸部,迅速向下蔓延,1-2天內滿布全身。在軀幹受壓部位(背部、臀部),皮疹常融合成片。體溫隨皮疹的出現而上升,較少超過39℃,通常2-3天內降至正常。皮疹的消退和發展同樣迅速,當皮疹蔓延及下肢時,麵部的皮疹幾已完全消退。皮疹甚少持續72小時以上,無落屑或色素沉著。
風疹易與輕症麻疹及輕症猩紅熱相混淆,難以區別時一定要請醫生幫助鑒別。這種病一般來說比較輕,但是卻有重要意義:如果有孕婦不小心接觸了風疹的患者,雖然孕婦本人不一定有多大痛苦,但很可能使腹中胎兒產生畸形,因此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可行的補救措施。如果家中有女孩接觸了風疹患者,也應該及時接種疫苗。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皮疹通常於發病數小時或1-2天內分批陸續出現,初為斑疹或丘疹,繼後則轉變為水皰。合並感染時則變為膿皰。皰疹在24小時內即開始皺縮及結痂,痂皮脫落後遺留淺在性疤痕。同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幹最多,上臂、大腿較前臂、小腿為多,手、足最少;皮疹為多形性,同時可見到各期的皮疹;皰疹為單房性,綠豆大,有如玻璃球,壁薄易破,部位表淺,中心無臍形凹下。病人全身症狀不嚴重,僅輕度發熱,通常於發病前有與水痘病者接觸史而既往未患過水痘。
對於不嚴重的水痘,可在家中調治,注意多飲水,清淡飲食,保持室內空氣溫暖、濕潤、流通。保持皮膚清潔,給患兒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止癢可用5%小蘇打液濕敷,破潰處可塗以1%龍膽紫。注意隔離患兒直至皰疹結痂脫落。
(5)丹毒:
丹毒是皮膚的鏈球菌感染,以全身不適、惡寒或寒戰、高熱而急驟發病,往往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等前驅症狀。其局部皮膚病變的特征是:境界清楚、周邊略高於皮膚的鮮紅色炎性水腫性斑片,可有水皰,內含漿液樣液體。丹毒的皮膚損害最常發生於麵部與小腿,發生於軀幹與上肢者較少。
丹毒須與蜂窩織炎相區別,後者炎症病變部位較深在,邊緣不隆起,境界不清晰,且有原發感染灶可尋。
由於丹毒是鏈球菌感染,因此可能導致發生腎炎或風濕病,因此對於皮膚丹毒應及時就醫,采取積極的抗炎治療。
(6)急性係統性紅斑狼瘡:
係統性紅斑狼瘡多發生於生育期的女性,其特征性皮膚損害是位於鼻梁和雙頰的蝶形紅斑,是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病征。雖然並非所有的狼瘡都出現這種特殊的蝶形紅斑,但出現這種紅斑則對診斷有重要意義。其他皮膚損害如滲出性多形紅斑、丘疹、紫癜、蕁麻疹等也可出現,但無助於本病的診斷。典型的紅斑狼瘡除皮疹外,還有發熱、脾腫大、關節腫痛等病征,另外最主要的是有其特殊的血清學表現,因此懷疑本病時應到較大一些的醫院抽血化驗抗核抗體,以明確診斷。
(7)風濕性環形紅斑:
約1/3風濕熱病人有各種的皮疹。最有診斷意義的是環形紅斑,可見於3-5%的病人。環形紅斑最多發生於軀幹,其次為四肢的近端。紅斑初時較小,直徑多在一厘米以內,繼而迅速向周圍擴大,中心退色,邊緣略隆起而色澤較紅。幾個紅斑可互相融合而形成較大的、不規則的圓圈。環形紅斑的出現與消散均甚迅速,其他新的紅斑也可出現。偶爾在血液病、腎炎和支氣管擴張症,也可見到類似的環形紅斑。
皮下結節也是風濕熱的特征,見於約15%的病例,多分布於病變關節區、某些骨骼突出處如踝部、莖突、鷹嘴,以及前臂、小腿及枕部等處。這是一種堅硬、無痛、與皮膚不相粘連、黃豆大至小指頭大的小結,但與皮下纖維組織相連。
(8)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較常見的急性發疹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結核病或風濕熱有一定的關係。病人以青年婦女為多,發生於春季者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