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樣進行爬杆爬繩鍛煉最健康

(1)直立於爬繩前;兩手上舉握住繩子;兩腿彎曲約90度,將繩夾在兩腿間,用腳背、腳跟、小腿、膝部夾繩;接著兩腿伸直,兩臂同時彎曲做引體向上動作;隨即兩手向上握呈直臂懸垂。連續做。

(2)直立於爬繩前;一臂上舉握繩,另一臂彎曲後手在下額處握繩;兩腿彎曲90度,腳背、腳跟和雙膝、雙腿同時夾緊爬繩;接著蹬爬繩使兩腿伸直,同時兩臂交替彎曲用力引體至下額處。連續做。

(3)直立於爬杆前;一臂上舉致杆,另一臂後在下額處握杆杆;兩腿並攏。上舉臂屈臂引體,同時下麵臂快速向上握杆(臂不必完全伸直),隨後上麵臂屈臂引體。連續做。

(4)麵對爬杆站立;然後跳起,一手上舉握杆,另一手在下頦處握杆;兩腿分開呈直角,使杆在兩腿間;隨後兩臂在收腹舉腿的固定姿勢中做兩臂交替的引體向上;爬到頂端後用相同辦法向下爬杆。

(5)直立於爬杆前;兩手上舉握杆;然後,收腹舉腿成倒懸垂姿勢,兩腿伸直,兩膝部夾杆;隨後兩手臂交替引體向上爬杆,爬到頂端身體還原成自然懸垂後再向下爬杆。連續做。

(6)直立於爬繩前;兩臂上舉,兩手握繩,隨後兩臂交替引體向上至爬繩下端,把它繞到下顛處的繩上,打上結後將兩手鬆開;稍停後還原重做,連續做。

這樣捧擊最健康

選用長160厘米的10號鋼絲1根,把它曲折成棒槌形狀。頂端與把手處用細軟鐵絲扭緊固定,再加上4根鋼絲扭成棒狀,然後,用棉花塞滿,外麵用塑料泡沫或脫脂棉包繞至不露鋼絲為止,最後,再用白布包縫好。製成的棒具重約750克,富有彈性源地柔軟。棒槌部位為肩脊兩側、腰骶、腹部、下肢外側及後側。棒擊時要按照自上而下、自前而後、由輕到重、由少到多的原則。每天早晚各做1次。棒擊力和棒擊次數應隨各人耐受力的不斷改善而增加,隻要持之以恒,定會活筋壯骨,通經活絡。

棒擊法是祖國醫學外治法中的一種,可用於自己健身、防治疾病。常用於治療肩周炎、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閃腰岔氣。坐骨神經痛、末梢神經炎、膝關節炎、高血壓、腸粘連、腹部脹滿等。

這樣用肋木健身有利健康

(1)肋木前跪撐;雙手正握肋木,握距與肩同寬;然後上體後振,胸部盡量靠向大腿;還原後,連續做。

(2)兩腿分開站在橫木上;兩手正握肋木橫木,握距同肩寬,屈體呈立懸垂;然後在兩腿伸直姿勢中,兩手同時快速上下換握。連續做。

(3)背向肋木;兩手正握肋木頂端的橫木成直體懸垂,另一人與其背對背站在肋木上,兩手握橫木;然後,下麵人蹬腿站直身體將上麵人的身體頂至肩、臂充分伸直。做時上麵人應放鬆。連續做。

(4)距肋木l—15步直立;然後,身體挺直前倒;兩臂前伸握橫木呈立撐姿勢,隨後屈臂撐橫木,迅速推起還原呈直立姿勢。連續做。

(5)背對肋木;雙手正(反)握肋本橫木,握距與肩寬,直體懸垂;然後連續做引體向上動作,也可以麵對肋木來做。

(6)麵對肋木;雙手正握橫木,握距同肩寬;然後做懸垂挺身動作,稍停,肌肉放鬆還原成懸垂姿勢。連續做。

(7)站在肋木上;兩手胸前握橫木;然後身體側轉90度,右臂伸直,左臂側平舉,右腿蹬橫木,左腿側舉;稍停後還原。連續左右交替做。

這樣用火棒健身最有效

火棒健身有以下幾種做法:

(1)直立;兩手各握火棒小頭,兩臂伸直垂於體側;然後,右臂側平舉,左臂屈肘叉腰,隨即右臂向下擺動,經體前擺至左側平舉,稍停後再回擺至右臂側平舉;兩臂交替進行。連續做。

(2)兩腳開立;右手握棒體側垂臂,左手握棒叉腰;然後,右臂由下向左擺,同時重心移向左腳,右腿側伸直,腳尖著地,隨後再反方向擺回;臂交替進行。連續做。

(3)直立;右手握火棒體側垂臂,左手握火棒叉腰;右臂向下擺,經右側上擺至上舉;兩臂交替進行。連續做。

(4)直立;右手握火棒體側垂臂,左臂伸直體側垂直;然後,以直立姿勢右臂向右上擺,經上舉向左側、向下擺,再向右側上擺至上舉;隨即右腿向側邁步成弓箭步,身體向左側屈,左手叉腰,右臂伸直向左側振臂;兩臂交替進行。連續做。

(5)直立;兩手握火棒,兩臂伸直垂於體側;然後,兩臂側平舉,隨即兩臂向下擺,體前交叉後繼續向上擺至兩上臂交叉側平舉。連續做。

(6)直立;兩手握火棒,兩臂伸直垂於體側;然後,兩臂側平舉,隨即兩臂下擺體前交叉後上擺至兩臂上舉,同時一腿側上舉;兩腿交替進行。連續做。

這樣用彈簧棒鍛煉最有效

1頭上彎舉

兩腳自然開立,雙手正握棒的兩端,拳眼相對,兩臂上舉伸直;然後,兩肘微屈,兩臂用力向前將彈簧棒在頭上彎曲;彈簧棒的彎曲部位指向頭後方。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臂部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組。以後逐漸增至每組20次左右。

2腹前彎曲彈簧棒

兩腳自然開立,雙手正握彈簧棒兩端於腹前,拳眼相對,兩肘微屈;兩臂用力彎曲彈簧棒;彈簧棒中間彎曲部分指向前方。連續做。這個練習對發展三角肌、肱撓肌及上肢肌群有很好的效果。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組。

3兩臂胸前彎曲彈簧棒

兩腳自然開立,雙臂彎曲,兩手反握彈簧棒兩端,拳心向上,置彈簧棒於胸前;然後兩手用力向內靠攏,拳眼向上,兩肘向上抬起,將彈簧棒彎曲。彈簧棒中間的彎曲部分朝下。連續做。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上肢肌群,特別是肱橈肌、腕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組。以後逐漸增至每組20次左右。兩手臂用力時,上體應保持挺胸、直背姿勢,動作還原時要控製速度。

這樣跳繩最健康

1、發展上肢、肩帶肌群力量的健身方法

(1)直立;兩手握折疊起來的雙股跳繩兩端,兩臂體前垂直;然後雙手直臂上舉,同時左腿後伸,腳尖著地;還原呈直立姿勢後,再雙臂上舉,右腳著地。連續做。

(2)直立;兩手握跳繩兩端,將兩臂屈於體側,腳踩跳繩中段;然後左腿向前邁步呈向前弓箭步,兩臂伸直側平舉。還原後兩腿交替連續做。

2發展軀幹肌群力量的健身方法

(1)兩腳直立;兩手握跳繩兩端,將兩臂屈肘使前臂與上臂呈90度角,置跳繩中段於腦後;然後兩腿不動,上體向左側屈,左手拉跳繩一端帶動右前臂伸展;還原後向右側做動作。連續做。

(2)兩腿左右分開坐在地上;兩手握跳繩兩端,將兩臂伸直側平舉並置跳繩於體後與肩平行;然後雙腿不動,上體連續做向左和向右的轉體動作。

3發展下肢肌群力量的健身方法

(1)兩腳開立;雙腳踩跳繩中段,兩手握跳繩兩端,將兩臂屈肘置體前;然後屈膝深蹲,同時兩手前平舉;複原姿勢後重做,連續做。

(2)直立;右腳踩跳繩中段,兩手握跳繩由背後經左肩至胸前;然後上體前屈,同時右腿伸直後上舉至與肩平。左腿支撐身體,維持一定時間平衡後還原。兩腿交替做。

這樣用壺鈴鍛煉最有效

l、坐勢推舉

坐在方凳上,兩手屈臂持壺鈴置於胸前;然後,兩臂用力伸直,將壺鈴舉起至手臂充分伸直。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三角肌及胸背部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組。推舉時,上體應保持正直姿勢。整個動作要快速有力地完成。推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2雙臂屈伸

用繩將壺鈴係在腰部,兩手握雙杠,跳起成雙臂支撐,身體自然伸直;然後,雙臂彎曲,身體下降至最低點後隨即雙臂用力伸直至雙臂支撐姿勢。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胸大肌和三角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6-8次。以後逐漸增至每組10-15次。初學者可以先進行不負重的雙臂屈伸,待有一定基礎後再進行負壺鈴的雙臂屈伸練習。練習時,最好有同伴保護並在雙杠的杠中或杠端麵向外進行,以免出傷害事故。兩臂伸時吸氣,屈時呼氣。

3直臂側平舉

兩腳開立,兩手各持一壺鈴,兩臂體側自然下垂;然後,雙臂用力向兩側平舉至臂部平於肩的部位。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0次,做4組。以後逐漸增至每組15次左右。側平舉應直臂進行,兩手舉至平於肩肘時稍停後再還原。側平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這樣用實心球鍛煉會更好

1直臂兩側交替托舉

直立姿勢,雙手持球,兩臂上舉;然後將球從一手遞到另一手,隨即兩臂側平舉;還原成兩臂上舉後另一手重複動作。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肩帶肌群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組。練習時,身體不能左右擺動,始終保持正直姿勢。

2背後向前拋球

兩腳自然開立,雙手背後持實心球;然後兩腿屈膝半蹲,隨即蹬腿,向前屈體,同時雙手用力將實心球向前上方拋起;兩手體前接球後重做。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肱三頭肌及肩帶肌群力量。練習時,每組做15次左右,做4組。將球拋起後,身體應迅速挺直,抬頭注視實心球下落方向,迅速向前上方舉手接球。

3體前向後拋球

兩腳開立站地背向牆約150厘米-200厘米處,雙手持實心球,兩臂體前自然下垂;然後屈膝下蹲,體前屈,隨即雙腿蹬地,身體伸展,雙手將球由體前向後上方拋起撞向牆麵,接著身體迅速轉體180度,雙手接住由牆麵反彈回來的實心球;還原後重做。這個練習主要發展肩帶肌群力量,同時也發展下肢及軀幹肌群力量。練習時,每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組。向後拋球時要充分利用蹬腿、展體及雙臂的力量,使球有力的撞向牆麵。

這樣用啞鈴鍛煉最有效

1兩手交替前平舉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直臂垂於體側,拳心向後;然後兩臂直臂交替向前平舉至肩平行。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特別是三角肌前部的肌肉力量,同時也鍛煉前臂肌群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逐漸增到每組25次左右。練習一段時間後,還可以考慮增加啞鈴的重量。練習時,身體要保持正直,不能因手臂用力而隨之前後晃動。這一練習也可以做成兩手同時前平舉。上舉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2直臂側平舉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兩臂體側垂直,拳眼向前;然後兩臂直臂用力向兩側上舉至與肩平行。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特別是外三角肌的力量。開始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以後可以逐漸加到每組25次左右。上舉時兩臂一定要伸直,當手的位置與肩齊平時稍停,還原的速度稍慢。練習時,上體始終保持正直。上舉時吸氣,放下時呼氣。

3兩手上提

兩腳開立,兩手持啞鈴,兩臂體側垂直,拳眼相對;然後兩手將啞鈴向上提起至胸前兩側乳頭處。這個練習主要發展三角肌力量,同時也發展斜方肌和肩腫提肌的力量。練習時,每組可做15次左右,做4組。練習時做法同上。

這樣用鐵球鍛煉最有效

l持球姿勢

按一般人的手形以及習慣,持健身球運動的姿勢可分為兩種:

(1)握球式。雙球橫向置於手中,拇指微伸開,捏住一球,其餘四指緊握雙球。中指附在兩球之間的銜接處;使雙球橫握手掌中。

(2)托球式

雙球縱向置於手掌上,拇指順著雙球伸直,其餘四指微伸開,並稍抬起成為槽形,托住兩球於掌心中,雙球緊靠一起。

2、單球旋轉和拋接

(1)單手拿一個健身球,在手中進行轉動,做向左或向右方向的轉動。也可做上、下轉動。

(2)單手拿球做向上輕拋動作,使球離開手掌後再接住。單手旋轉和拋接是初練時的基礎動作,兩手可以各拿一個球同時進行練習。

5單手托雙球離心旋轉

單手托雙球於掌中,在摩擦旋轉的基礎上逐步達到雙球互相離開旋轉。旋轉方向及動作與摩擦旋轉相同。要求雙球既不能互相碰撞,也不許掉出掌心,把雙球控製在手掌上,順、逆正速旋轉。

這樣的腹部按摩最健康

腹部按摩,古代稱為摩腹,摩生門。腹部按摩的保健養生原理是調整人的陰陽氣血,改善髒腑功能。《黃帝內經》說:“背有陽,腹有陰。”腹為五髒六腑所居之處,又是陽中之陰,有脾、胃、肝、膽、腎、膀胱、大腸、小腸等分布,又有足太陰、厥陰、少陰、任脈等經脈循行。腹部被喻為“五髒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

按摩方法是:平臥床上,亦可邊散步邊按摩,先用右手掌心貼附在肚臍部,左手掌心疊在右手背做順時針方向按摩120次,由臍部逐漸擴大到全腹,然後再逐漸縮小按摩範圍,回到臍部。如此反複按摩3次,再交換左右手的位置,依前麵的方法做逆時針方向按摩120次。

實踐證明,雙掌交替推摩腹部能治食物積滯於胃、食物滯化不行、胃腸脹痛、暢積、氣滯不順、血淤不暢、胃腸積滿等症。方法是:先用左掌自上而下(從胃口至直腸底端),先輕後重推摩積滿處36下,換右掌推摩36下,再換左掌推摩全腹36下,最後用右掌推摩36下,至腹內無積塊、鳴聲陣陣,多數放幾次大屁。時間是在晚餐後平臥床上,兩腿伸直,平心靜氣進行推摩。

現代醫學認為,腹部推摩可使胃腸及腹部肌肉強健,促進血液及淋巴液循環,應該注意的是:腹部按摩不可在“過飽”或“過饑”時進行,還需排空小便,意守丹田,才能收到良好養生保健益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