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的技巧
1.議論法
人們在生活中,對各種問題,現象總是有一些看法和想法。認為它們是真的或是假的,是善的或是惡的,是美的或是醜的。是應予褒揚、肯定或是貶斥、否定的。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概括,闡明自己的觀點。表示讚成什麼,反對什麼的表現方法叫議論。簡言之就是分析問題、論述道理、闡述看法。完整的議論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這樣三個要素。
論點必須是一個判斷。典型的判斷的形式是“××樣××”或“××不是××”。但在實際中論點往往不以典型判斷形式出現,常是靈活多樣的,隻要含有判斷意味的,是作者的觀點或看法的,一般是論點,反之,則不是。如“我們要發揚艱苦奮鬥作風”,“努力學習,刻苦攻關”等。
論據則一是事實二是人們所公認的道理,常見有三種形式:(1)擺事實;(2)講道理;(3)擺事實講道理。
論證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兩種,一是歸納推理,二是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就是歸納許多有內在聯係的事實的共同特點,從而得出結論,也就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
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推理過程。用道理做論據。但演繹推理的大前提必須正確,否則就導致錯誤的結論。
例1:《為人民服務》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論你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隻要我們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上例用李鼎銘先生提的“精兵簡政”的意見作為事實,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論點。
例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在管理製度上,當然要特別注意加強責任製。
現在,各地的企業事業單位中,黨和國家的各級機關中,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無人負責。名曰集體負責,實際上等於無人負責。一項工作布置之後,落實了沒有,無人過問,結果好壞,誰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嚴格的責任製。列寧說過:‘借口集體領導而無人負責是最危險的禍害。’這種禍害無論如何要不顧一切地盡量迅速地予以根除。”
上段文字引用列寧的兩句話作為論據,有力地論證了“當前要特別注意加強責任製”這一論點。
2.對比法
就是通過有關的論據或論點進行對比,闡明某一論點正確與否的論證方法。這種方法是論證問題的傳統方法。它是將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對比,進行對比論證,闡明論點的正確與否。
如下例用對待“思想鬥爭”截然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進而證明反對自由主義,主張積極的思想鬥爭的論點的正確性。
例:《反對自由主義》
“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鬥爭,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和革命團體內的團結使之利於戰鬥的武器。每個共產黨員和革命分子,應該拿起這個武器。
但是自由主義取消思想鬥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使腐朽庸俗的作風發生,使黨和革命團體的某些組織和某些個人在政治上腐化起來”。又如《改造我們的學習》第三部分把“兩種互相對立態度”——“主觀主義態度”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進行對照論證。這樣對比使正反事物在對照中明辨是非,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3.類比法
是一種類同或類似的事物之間的比較論證方法。是一種從個別到個別,用一個對象證明另一個對象的論證方法。類比法的類比事物必須類同或類似,並在本質上有相同之處。類比事物中的一種必有一方麵的性質特點是人們所熟知的,理解的。
如下例中講到的托洛茨基匪幫早為人知,他們的反革命麵目,手段及目的,人們早已了解。用“四人幫”與托洛茨基匪幫的曆史對比,使人們更清楚“四人幫”的反革命麵目了。
例:《列寧病重期間,托洛茨基派的反黨活動》
“回顧蘇聯托洛茨基派1923年這一年反黨篡權活動的曆史,我們不難看出:王張江姚‘四人幫’1976年,在我國進行的篡黨奪權的活動,在很多方麵就是托洛茨基匪幫的故伎重演。在本質上,‘四人幫’和托洛茨基匪幫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都是窮凶極惡的野心家,禍國殃民的害人蟲,不擇手段的陰謀家,徹頭徹尾的反革命。這兩個黑幫在共產黨和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偉大領袖逝世前後,走的是同樣的陰謀篡黨奪權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樣的人心喪盡,完全破產的可恥下場。”
4.喻證法
就是用比喻來進行論證的方法。它是一種形象化的論證方法,古人說:“喻巧而理至”。往往用一個恰當的比喻,講述一個故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能把不易理解,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下例文字談的是理論與事實間的關係,用鳥比喻理論,用空氣比喻事實,形象地論述了理論和事實間的關係。告訴讀者事實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沒有事實,不憑借事實,科學研究不會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