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七)(1 / 3)

至醫院探墨。墨今日曾走出室門,坐於走廊之椅上。躺於床上時亦常坐起,以活動腹部,使切開複縫合之肌肉習於種種姿勢與動作。又示餘開刀之處,一條縫長六七寸,縫線雖去,痕跡尚留,一道道如武生所穿衣服之密門紐扣。按之,皮下之肌肉僵硬,旋化為柔軟,恐須若幹時日也。

遂至文化俱樂部,我署與《光明日報》社邀開座談會,旨在展開書評工作,重點在推薦好書。今日所請者為文學與語文兩方麵之友人,計孟實、蕭乾、王任叔、李長之、叔湘、誌公、文叔七人而已。我署則餘與彬然、王城。《光明日報》有謝公望。客皆至熟,談甚暢適,會餐而散。

六日(星期二)上午續作昨文,得不足千字而完篇。

午後一點,出西城至機場,迎周總理回京。周出席日內瓦會議,使我國之影響及於全世界,其功甚偉,自宜盛大歡迎,到機場者不知其幾何人也。兩點四十分,飛機穿雲層而降。周與隨行者下機,一片鼓掌聲。周與站在前列者握手,未講話。

餘回家猶未到四點,即伏案繕寫所作之文,預備明日交與《文藝學習》。滿子自醫院歸,言墨今日已至前廊小坐。

七日(星期三)上午雜看書報,看斯氏集譯稿數篇。愈之、彬然來談著作權問題、簡筆字問題,甚久。

下午兩點到社中。假座師大女附中,由餘談憲草。聽者為我社同人及教育部同人。自兩點半至七點,中間休息一刻鍾,談《序言》《總綱》較詳,後見時間不夠,即開快車,講得極略。若詳細講之,須曆八小時矣。餘覺極疲。

今日由女工李幼桐往醫院探墨,歸言安適。

八日《星期四)晨為沈茲九改《新中國婦女》之短稿一篇。雜看書報。看斯氏集譯文兩篇。

下午三點至醫院視墨。察其舌苔已甚薄,但不甚紅,殆是血少之故,麵色亦略見白。自謂力弱,想休養與多事營養,可以恢複。又言此後生活宜好好的過,居室須加修整,栽植花卉,使望而可娛。餘皆以為然,唯願其心神舒適,康複甚速耳。坐四十分鍾出。

至勤政殿,全國委員會常委會開擴大會議,周總理作報告,言日內瓦會議事。大致謂日內瓦會議討論朝鮮問題與印度支那問題,而後者尤為關鍵。朝鮮問題雖未達成任何協議,但我與蘇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已盡一切努力,而美國始終阻撓,此義已大白於天下。印度支那問題則達成協議之可能頗大,殆可獲致和平。周列敘越南戰事八年以來,世界情勢所發生之變化。中國站起來,美之侵入政策處處失敗,美統治者內部之矛盾,美統治者與人民之矛盾,美英、美法之矛盾,凡此種種,皆為今日有希望獲致印度支那和平之因素。我之政策在聯法,其次為聯英,彼二國唯欲維持現狀,而美務欲破壞現狀而掌握東南亞,故我之外交策略如是,可以孤立美國。又其次為聯合東南亞各國。東南亞各國人民共願獨立,解除壓迫。最近與印度、緬甸均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和平共處,此原則最得人心。東南亞苟能致區域和平,其影響自近而遠,可及於全世界,於是可致全世界之和平雲雲。周明日又將動身赴日內瓦,賢勞勤敏,深可敬佩。

周報告曆兩小時,繼之發言者甚眾,曆兩小時有半。最後毛主席作結語,要點如下:一、印度支那殆可恢複和平;二、在東南亞建立區域和平;三、與英改善關係,爭取建立邦交;四、與法亦然;五、我於一切和平力量均須爭取,國家建設首宜有此條件,但今後與資本主義國家打交道,首須國內團結與提高警惕;六、加強外交方麵之力量,外交工作極重要,必須努力去做雲雲。

九日(星期五)上午改斯氏集譯稿若幹篇。寫信,看書報。

愈之來談,謂昨日所聞之外交策略,可見馬列主義之妙用。建國之初,我不與資本主義國家往來,緣彼仍以對舊中國之態度對我。今者我已顯示其實力,我之和平共處之方針已普示天下,與彼接觸,其局勢全異。故轉而爭取聯法聯英,此所謂彼一時此一時也。愈之又謂原雲兩大陣營,今則統一戰線及於彼方陣營之中,此又為全新之局。

下午三點,各出版社之出版部、編輯部同人一百五六十人來署,由鄒雅報告裝幀設計之事,蓋繼此前之兩次座談會而談一般之原理。餘聽鄒雅之言頗有見地,於各社同人當有所啟發。

封秀根往視墨,歸言安好。

十日(星期六)上午未到署。午後兩點半至社中,特約叔湘、誌公來社談漢語課本之編輯問題。此事困難至多,進程甚緩,而明年秋後必當有課本行世。即未必普遍推行於初中,亦將重點試用。一談三小時有半,頗有商定。

滿子往視墨,謂墨嚐步行逾十數房間,與同院之廖沫沙談話。歸室而後兩腿奇酸,可見體力尚弱也。

十一日(星期日)今日到醫院視墨者甚眾,殆逾十人。我妹歸來言,護士嚐以有輪子之臥榻推墨至小花園中休憩。

十二日(星期一)晨間改斯氏集譯文數篇。

十點為語文補習班上課,以憲草之《序文》為例,示分析句子之方法:認清骨幹,然後看附加部分與骨幹之間的關係。講說兩小時,尚自覺愜意。

下午四點後至醫院視墨,談一時許。墨今日曾入浴,由護士相助,體重較開割時增加一公斤。昨日來客太多,談話疲勞,致夜間弗克安眠。因言出院而後決往至美所休養一個月,以免應酬多累。次問及家中榴樹開花多少,結實與否,荷缸中有無花蕾。意興頗好,餘為之心慰。

十三日(星期二)看斯氏集譯稿約十篇。

愈之、洛峰諸君談為鄒韜奮逝世十周年舉行紀念會事。愈之又勸餘出外休養,餘意不屬,未有所定。

封秀根與新來之女工劉小菊往醫院視墨。

十四日(星期三)上午看斯氏集譯稿若幹篇。第三卷大概至此已全看過。自去年上半年迄今,蓋已看六卷矣(一、二、三、八、九、十)。

明日文字改革委員會將開全體會議,因看準備討論之件,拚音字母方案及簡體漢字之字表。簡體字有將近二百之數為新創,又多通假之字(如以“付”代“傅”“副”“腐”,以“葉”代“葉”“業”)。餘自感情上言甚不讚成,然自不識字之人而言,則一名可以代數名,究為方便。唯其簡體字僅限於常用字,其他之字未加注意,自出版界之觀點觀之,固當全麵解決,凡異體必取其一而舍其他,使所用之字定於一,乃為方便也。

下午四點後至醫院視墨,閑談一小時有餘而歸。

十五日(星期四)九點至教部,文字改革委員會開全體大會。韋老報告工作。討論簡體字,再經一度修訂之後,將先行宣布一批,凡五百餘字,供社會討論。愈之提出修訂標準字體之意見,皆雲讚同,但謂不可倉促即就。自出版界而言,自讀者之方便言,標準字固甚切需也。

飯罷已兩點,小睡於社中之辦公室。三點開社務會議,討論我社之方針任務。此經教部之黨組、社中之黨支部討論過,意見較成熟。到會之十餘人均發言,餘略作結論,六點一刻散。

滿子往醫院視墨。墨又作仍欲工作之想,當徐勸之。

十六日(星期五)上午開署務會議,討論新華書店因雨損失兩億以上之存貨一事。又討論調整工資之方針與辦法。據政務院命令,今年加增每級工資之實得錢數,故普遍略有增加,此外尚有個別調整。

看仲仁所起之一長稿,談小學語文教學之若幹重要問題,甚詳密,識見亦清澈,看罷即送還之。

今日三午往醫院,攜去鯽魚一尾,墨甚嗜家中之菜也。

十七日(星期六)上午在署看發文,看報誌。午後三點至醫院,與墨閑談一小時。

四點應市政府之邀,參加教學綱要編輯工作座談會。參加者有大學教師及中小學教師約六十多人。北京市最近開人民代表會議,提出提高教學質量之議。黨與政府據此作若幹決定,其中一項為以集體力量編輯若幹叢書,為教師之助力。期以暑假期內趕為之,教學綱要而外,尚有各科之參考資料。我社義不容辭,已推出數人參加此項工作。餘於談話之頃即表此意。談者甚眾,八點乃畢。會餐而歸已九點。

十八日(星期日)九點後伯祥來。其夫人之病已甚危,一腿劇痛,止痛藥無效,蘇聯紅十字醫院給以嗎啡,食之乃止。察知毒瘤蔓延已廣,致無法醫治。伯祥尚能鎮定,謂唯有設法減輕其痛苦,以好言好語慰病人之心耳。

十九日(星期一)上午十點為語文補習班上課,講諸子寓言四則,偏重於文言虛字及文言與口語之語法異同。

下午四點到醫院視墨,均正夫人先在,閑談至五點半歸。

二十日(星期二)上午為愈之修潤其所作紀念韜奮之文。又為榮寶齋修潤其目錄上之說明文字數短篇。

午後到社,與白韜、安亭、伯簫、文叔、仲仁、超塵、王微諸君為會,討論仲仁所提小學語文教學之諸問題。三小時有半,僅及目的任務與識字教學兩問題耳,後一問題且未曾終結,後日將續為討論。廿一日(星期三)九點至語言研究所,文改會之臨時七人小組為會,討論如何將整理漢字之方案公之於社會,俾大家提意見。決定將簡化之漢字與選定其一之異體字同時發表,字數約三千,為期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前。推定由葉遐庵、丁西林、魏建功三位主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