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之五:頗有回味的旅行
一九六一年
四月〔十八日始〕
十八日(星期二)晨起略整理出門攜帶之衣物。十點曉風來,十點半離家,至善、滿子、永和送我們到車站。登車廂,頗空,二人占一四座之房間,殊為舒適。
十一點二十分開車。於是看報,閑談。曉風為餘談去年在遂平農村之見聞。午後睡尚酣。進晚餐時,車過邯鄲。以九點半睡,半夜醒來,車方停於洛陽。
十九日(星期三)晨以六點醒,計之,昨夜得睡約七小時,可謂不少。早餐後於稿本上起草,作聽評彈之短文。
午後兩點十三分準時到西安。教育廳長劉若曾、馮一航二位相迎於車站。二位皆初見,而劉君嚐觀餘之《文心》。導至人民大廈寄住,二位少談即去。餘遂據上午之草稿寫成千餘言之文一篇,題曰《聽評彈小記》,即寄與曲協馬銳同誌。了卻一事,亦覺舒暢。
晚餐後與曉風出外閑步,至解放路一觀而歸。
近日美國支持古巴之反革命分子,以飛機轟炸古巴,組織雇傭軍在古巴登陸。古巴總理卡斯特羅號召古巴人民奮起抵抗侵略。我周總理發表聲明,支持古巴之正義鬥爭。蘇聯赫魯曉夫致電美國總統,對美國之侵略行為表示極端憤慨,謂蘇聯必全力支援古巴。夜間聽廣播,知各地均舉行集會,擁護周總理之聲明,願盡力支持古巴人民。此一浪潮甚大,反美之激情遍於我全國,亦遍於全世界矣。
二十日(星期四)晨起甚早,與曉風徘徊於庭園間。此人民大廈前後兩排樓房,皆有六層,可容數千人寄宿,可謂大矣。
聽北京之新聞廣播,一片支援古巴之聲。社會主義國家態度一致,無不斥美國而助古巴。拉丁美洲各國雖其統治者或係反動勢力,而人民則有願為誌願軍助古巴抗戰者。
九點,馮一航廳長來,陪往廠史博物館參觀。中心之大殿(原大成殿)以電線走火焚毀,現方修建。幸大殿中無甚陳列品,而火又未蔓延至他屋(後據教育廳之女同誌杜靜言,大殿中陳列之物實不少,導觀者蓋諱言之耳)。館中陳列品極多近幾年出土之物,陶俑,殉葬各種房室器具,銅器,秦代唐代地下水管,佛像,墓飾,皆可觀。據館員王翰章言,倉庫中積存甚多,尚未清理完畢,而今後將陸續有所獲,自在意中也。又言為顯示陝西之特點,今後陳列將突出周秦漢唐。各處巡行一周,殊不仔細觀看,已曆三小時。前一次來西安,餘嚐觀兩回。今此次如有時間,當再往一回耳。
午飯後酣睡一時有餘。兩點半,劉、馮二位廳長偕來,為餘談陝西編輯教材與課本使用之情況。曆兩小時。
晚餐後往易俗劇場觀秦腔,劉、馮而外,尚有教育廳其他人員同觀。戲為《貂蟬》,演者多青年演員,尚佳,十點二十分散。
西安氣暖,已是初夏光景。牡丹已謝,芍藥作花,月季之類亦呈豔矣。餘觀樹木花卉之生意盛發,深感關中土壤氣候得天之厚,殆與成都平原不異也。
廿一日(星期五)晨聽廣播,古巴已擊潰美國所遣雇傭軍之進攻。援助古巴之各國人民同時祝賀古巴之勝利,又謂美國必不就此甘心失敗,將會伺機再來,宜提高警惕雲。
八點半,馮一航副廳長與杜靜同誌偕來,陪我人往遊臨潼。
先往觀半坡遺址。此為新石器時代先民之遺址,距今五六千年,以其址在西安東郊之半坡村,故名。此遺址發現於一九五三年,因修築紡織廠而顯露。遺址有四萬平方米,考古研究所發掘之,至一九五七年底,計發掘一萬平方米,所獲已不少。即就其地建一博物館,將遺址原狀保存,上蓋弧形頂之屋,屋內回廓繞遺址,可以周行參觀。此外則有陳列室二,墓葬室一,窯灶室一。
據研究斷定,此時之先民尚在原始共產社會階段,臨滻水而居,築方形或圓形之小土屋安身,狩獵而外,兼事農耕。有貯藏小米之圓形大穴,猶能見其中小米化成之灰。一切用具,陶器為多,屬於仰韶文化。有馴養家畜之獸欄。聚集小屋周圍,繞以防護溝,以禦猛獸。死者葬於居住區外,排列頗整齊,有四人、二人同葬者,察知其中非有夫婦關係,蓋或皆為男,或皆為女,母係社會尚無夫婦之觀念也。小孩死則盛於罐中,葬於住屋近側,不入大人叢葬之區。石器頗有精品。裝飾品亦有工致者。陶器上之繪畫,或鹿或魚,簡筆而寫實。陶器上或有刻劃符號,或如k,或如P,或作×,殆是記事之符號。
觀此遺址,今唯見高低不平之地麵。因柱穴而知其於此立柱建屋,因地低陷而平整,而知其為睡眠之所。總之,參觀者須加以想象,乃能了知。不感興趣者,必將視為無聊。此半坡遺址,我社之廠史課本與常識課本皆已敘入矣。
十一點離半坡遺址往臨潼。滻橋、灞橋皆已改為水泥建築,餘一九五五年來,猶是石建築也。行約半時許到達,入華清宮。
華清宮者,建於一九五九年,為欲趕於國慶前供人遊觀,以四十日工夫建成。布置規模,據雲係參考唐代記載。餘觀其建築之質量殊為草率,有粗俗之感。有殿曰飛霜殿,殿之南為池塘。池之西側設若幹室,為洗浴之所,皆以“湯”為名。最大者曰“九龍湯”,室為旱船之後半截。招待所主任夏君令我人居其中。午餐後與馮君同浴於九龍湯。其池頗大,溫泉熱度適中,殊覺暢適。
浴罷小休,然後觀人憑欄釣魚,居然頗得小魚。餘詞句雲,“觀釣頗逾垂釣趣”,今複驗之。曉風借人釣竿試釣,得魚二,其一特大,有半斤許,大是佳運。
傍晚出外閑行,觀東側舊有之華清池,購票待入浴者不少。入從前中國旅行社所布置之小園林,當時印象,猶能記起。至於登山再看“捉蔣亭”,則無此足力矣。馮君相告,溫泉附近,各單位建立之休養所療養院頗多。
晚餐後,坐石闌上,涼風陣陣,新月偏西,頗嚐靜趣。九點即就寢。蛙聲作於窗外,彼此應答,然未足為餘擾也。
廿二日(星期六)晨起再浴於九龍湯。四人偕入臨潼城,自南門入,出其北門,繞城牆入西門,出南門而返。其城極小,殆與寶山仿佛,立於城中心,四門俱在望(城門已拆除)。街道整潔,明溝磚砌極整齊。早餐後少頃,複食醪糟(為臨潼名產),然後驅車回西安。到人民大廈為十一點二十一分。餘理發,午飯後睡一時許。
三點,教廳杜靜、張永興二君陪我人觀鍾樓鼓樓。此二樓皆明初建築,鍾樓曾於萬曆間修過,迄於清乾隆間,二樓又皆修過,解放以後重複整修,煥然一新。鍾樓係正方形,鼓樓係長方形。木結構絕堅固,某次地震,小雁塔受損,而二樓無恙。登樓四望,雖不如雁塔之高,而西安全景曆曆在目。惜有雲氣,未能望見南山。樓中陳設紅木器具,以及磁盆景泰藍清玩,頗不惡俗。鍾樓之下層係四個穹門,國民黨反動派憲兵閉其三門,而於牆壁鑿洞穴,為拘囚革命人物之所。鍾樓之建築,實植基於四個基腳之上,此尤可驚異。鼓樓則植基於實砌之基礎上,循磚級而上,如北京之天安門神武門然。參觀二樓凡兩小時,五點歸旅舍。
今日西安四十萬人集會,慶祝古巴抗擊美國雇傭軍之勝利。觀今日報紙,北京昨日已開過慶祝大會,夜聽廣播,則今日各大城市均舉行集會,聲討美國之罪行,慶祝古巴之勝利。又從廣播獲知老撾之首相富馬與愛國戰線黨領袖蘇發努馮同到北京。此二人偕來,足見老撾之反帝力量益堅,誠佳事也。
廿三日(星期日)昨夜得雨,今晨未已。關中麥正抽穗,得此極適時。馮君相告,關中舊三八十(陰曆三月、八月、十月)得雨,則麥可豐收,今時正在陰曆三月上旬也。本約今日上午往遊興教寺,以雨而作罷。寫信一通致白韜。打一電與至善,告行程。看所攜雜誌為遣。
午飯後酣睡一小時,起來偕曉風步行市街,約一時許。此次出門,帶至美之照相機。而餘與曉風俱未習此,膠片裝反,拆開視之,全卷走光。向照相器材店請教,裝入另一卷膠片。此後是否能拍出像樣之照片,恐尚未能定。而前日在臨潼拍過之幾張,實未拍也。
晚餐罷,馮君、杜靜及教廳辦公室主任某君來相迎,往南大街劇場觀省戲曲劇院二團之秦腔《恩仇記》(前次所觀之《貂蟬》為一團表演)。此劇故事殊平常,而演員之唱工做工,均遠勝一團,觀之殊為愜心。旦角馬蘭魚,反派小生李繼祖,尤為佳勝。戲散已將十一點。
一九五三年來西安看觀,餘見劇場中池座兩旁立而觀者甚眾,認為此是好製度,可令群眾以低價看好戲。今其製猶存,立觀者之擁擠,兩夕皆然。
殆以看戲疲勞,夜睡未酣。
廿四日(星期一)昨夜又雨,較久較大,今晨未已。
八點半,馮老、孫主任、陳家興、杜靜四位來,陪我至一家孫姓泡饃館吃牛肉泡饃。牛肉煮之甚爛。餘食小饃二,已極飽,飲西風酒約二兩許。
於是往參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在抗戰時期,黨與國民黨有聯合有鬥爭,又招收一批革命青年送往陝北,此辦事處起極大作用。國民黨監視此辦事處,特務之機關與居家環繞左右,經常作暗中鬥爭。董老、林老、朱委員長、周總理、劉主席皆嚐駐此,而林老居此之時間為多。各室皆保持當時原狀,陳列當時之書報文件,觀之甚有意義。
參觀畢,返人民大廈小坐,即共往車站。北京開往重慶之快車已到站,即登車。十二時半開車,與四位招手為別。
四點後到寶雞。火車頭於此改用電機車,前挽後推,越過秦嶺,俟至鳳州再改用蒸汽車。自寶雞開出,停車之站為楊家灣、觀音山、青石岩、秦嶺、鳳州。停時皆甚久。觀音山停至五十餘分鍾。殆以青石岩一段為最高處,及至秦嶺站已見平田矣。車常行於山洞中,洞有幾何不能確計,殆有四五十個。出洞入洞之間,時見瀑布湍澗,削壁斷崖。惜雨甚,停車時不能下車眺望。鐵路盤旋而上之總形勢未能觀之清晰。寶成路初成之時,此一段亦用蒸汽車推挽。改用電機車未知始於何時,或是去年乎。工程之大而難,思之即覺可驚,而以短期成之,誠可讚歎。
晚餐進麵條,購五加皮酒一小瓶,飲數小杯。旋即就寢。
廿五日(星期二)晨醒未久即抵中壩。眺窗外麥子茂盛,菜籽將熟,稻秧蔥綠,大似我蘇。而慈竹叢叢,楠木幼苗時時可見,鐵道兩旁則桉樹成行,此是川省特色,喚起回憶,如返故鄉。車停綿陽、德陽,再停時即到成都,時為十點半。教廳二位同誌在站相候,引導入城,住於永興巷招待所。此招待所現居外國專家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