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一)(1 / 3)

片斷之六:

內蒙日記

一九六一年

七月〔廿九日始〕

廿九日(星期六)晨早起。七點過離家,至善、永和送餘至車站。社中張璽恩與牛君已在站相候,道別即去。未幾,同行者齊集,即登包定之一節車,餘與老舍同一室。車以八點五分開。車中頗不寂寞。聽徐平羽與謝稚柳談書畫。聽老舍談戲劇界不民主之情形,謂今後當可漸改。

讀曹禺新作《膽劍篇》,匆匆完畢,晚食時與曹禺談餘之所見。此劇寫越王臥薪嚐膽故事,分五幕,餘覺諸幕不集中,似未能凝集而表現一個總的精神。此劇對話頗有譯古語為今語之處,一個角色說話,雜出此類語句與純粹之現代語,似不調和。餘謂曹禺前作《雷雨》《日出》,皆以對話見長,有若幹段令人百讀不厭,而此作中無之。餘又舉出有關古代文物之數點,謂可商之於博物院,期其無背於曆史。尚有語言方麵之小疵,緩日再與商談雲。

餘從未出關,此為初次。觀關外莊稼,見地力之厚。他則工廠時見,工業之發達可知。緣談話看書時多,未能多外眺,即所過諸站之站名亦未注意。

午食後小睡有頃。夜九點即睡,居然得酣。

三十日(星期日)晨四點半即起。八點過到哈爾濱。我人之一節車卸下,留於車站,候至夜間再掛車啟行。哈爾濱之負責人數位來迎,雖然介紹,其姓名未能記憶。到北方大廈,各占房間小休。此間如新秋天氣,不複出汗,晨間曾穿薄毛衣,老舍謂我人換季矣。

十點半,東道主導我人出觀市容,乘汽車走馬看花,方向亦記不清。先經學校區,次則工業區,商業區。解放以後新建房屋為以前之一倍。舊房屋以俄式為多,其教堂尤為顯著。人口二百萬,解放以前為七十萬,增多之數皆工人,可見工業之進展。工業偏重於重工業。市區樹木頗密。

入兒童公園。中有兒童鐵路,建成已數年,服務人員皆少先隊員充之。凡兩站,一名“北京”,一名“莫斯科”。車票價五分,自“北京”抵“莫斯科”,再回“北京”,曆數分鍾。小車頭。有頂無窗之小車廂,比一般公共汽車略窄。車廂計四節。我人全體登車,來回一次。諸少先隊員皆殷勤相問詢,與合影數張。此為我國唯一之兒童鐵路,殊可記也。

返大廈午餐。於座中聞人言,“哈爾濱”為滿洲語,其義為曬網場。又聞黑省今年夏收不差,以現狀測之,秋收亦不會差。黑省從無大災之年,僅有微歉耳。

午睡一小時,頗酣。三點,全體遊鬆花江。登一遊艇,自下遊上溯,複自上遊下駛,往回於兩條鐵路橋之間。沿市區之大堤皆用石塊鋪成斜麵。此堤為前數年抵禦洪水,集全市之人力所成,石塊則隨後加固者。其長一百裏,亦巨功也。兩岸遊泳之人甚多,有橫渡比賽,觀者密集。又有國防體育運動員方演習登陸戰鬥。又有獨人小汽船之駕駛比賽。值此夏季,哈市之人固以鬆花江為遊息勝地也。

天如圓幕四垂,其色淡藍,綴以白雲。一江平鋪,兩岸直長,為天與江之界線。眺望寬廣,至感空闊。老舍時作趣語,令人解頤。此樂殊可珍也。

旋登太陽島。四圍築高堤,島上之屋乃有低於堤麵者。設有休養所。此島尚須加工,將來可為遊覽區。

五點半返大廈休息。東道主設宴款我人,菜甚豐。有鬆花江之鯉,大而嫩。又有醃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讚不絕口。酒為本省之葡萄酒與啤酒,亦皆醇厚。食畢複休息半時許,乃往車站,東道主殷勤相送,期望再來。車以九點過開行,附掛於開往滿洲裏之慢車,站站皆停。

卅一日(星期一)醒來為四點半,老舍已先我而起,雲已過昂昂溪。漸入草原,一望平綠。間有樹木,而不成林。看地圖,鐵路線為自東南向西北,大興安嶺之走向為東北與西南,路線與山脈交叉,越過大興安嶺,即到達海拉爾。

經大興安嶺,則山上盡是林木,望中覺此嶺並不高大。間有突出之山石。山下仍為草地,時時見小溝與池沼。草地上亦有劃小塊種莊稼者。牛馬羊之群常見,而房屋與人絕少見。草原花開,其色不一,有時見一色之花成片。初以為大興安嶺必當高峰連亙,今臨其境,乃知不然。蓋坡度甚緩,漸高漸低,乃不之覺,實則高處海拔達一千四百米。

眺望之餘,為曹禺說其劇作中語言方麵之疏漏。彼一一記之。組緗、老舍聽餘所說,時表同意。

午飯後小睡一時許,亦酣。四點過,望見海拉爾,房屋頗盛,廠房四立,市區殊不小。四點二十分到達。本地各方麵負責人相迎,雖經介紹,一時尚未能記其姓名。導至招待所,即各投房間休息,餘居三百十一號。招待所為新建之大樓,雖精美不及他省,規模亦複不小。

海拉爾為元朝發祥之地,今為呼倫貝爾盟專署所在地。據聞草原之土壤雖亦為黑土,而與我蘇州或成都盆地之黑土不同。今年較幹旱,故牧草尚未長足。

夜間,當地領導人設宴款我人,劉書記(名保華)為首。菜甚好。有禽名飛龍,其肉視山雞更嫩。有甲魚,昨在哈爾濱嚐食甲魚,不意北邊亦有之。有烤羊腿,殆是主菜,而餘不能嚼之。賓主互勸酒,餘飲稍多,劉書記最多。

有政協組織之六十餘人在此,到已將一月,其中熟友頗多,元善夫婦、頡剛夫婦亦在內,聞將以下月五日回京。今夕,彼輩舉行舞會,我人觀有頃即返室。餘洗澡而後睡。

八月

一日(星期二)晨起方五點半。洗臉後,偕老舍、組緗、思成出旅舍閑行,往西,至伊敏河上之橋下,折而南,行於河岸。氣清望遠,殊為暢適。今年雨少,伊敏河頗清淺。

政協來遊者常為講習會,各以其所知餉友好。今日有農業大學李連捷講土壤,以九點開始,餘往聽之,記所聞之要。

能長莊稼者為土壤,必有肥力。農事之有收無收決於水,多收少收決於肥。土壤雖成於自然,而亦為勞動之產物。呼倫貝爾盟耕種僅四五十年,土壤尚為自然狀態,人力未加之處至廣。盟之東部,無霜期一百五十日,山區之兩邊一百二十五日,山地則為一百日。至於海拉爾,平均溫度為零下二點四度。雨量以山區為多,最高處興安為六百五十毫米。海拉爾為三百二十毫米。就土壤言,山地為山地灰化土,酸性,適於針葉樹之生長。嶺之兩側為森林草原土,次則草原黑土,所含腐殖質多者至百分之六。

李提出其意見,謂在牧區營農業,旨在支援牧業。種莊稼而外,如能種牧草,當更於牧業有利。利用輪作製度,可以培養土壤。氣候早晚涼,中午熱,宜於種塊莖塊根之植物。總之,耕作方法、耕作製度、所種植物之品種,此地均大可研究也。

下午三點,參觀呼盟展覽館。此館布置有期,尚未正式展出。於此見各方麵發展之速,農業亦頗見發達。林木為絕大資源,落葉鬆占百分之七十,白樺占百分之二十幾。今主采伐與更新並重,定出種種規劃。天然之鬆,一百二十年乃當伐,今欲速其成長,俾六十年即可采伐。觀兩小時有半而出,亦頗疲矣。

夜,觀此間歌舞團為我人演出,地點在職工俱樂部。節目皆見各民族之特點,有頗佳者。十點散。

二日(星期三)晨八點出發,往觀牧區。地點為海拉爾北一百五十裏之陳巴爾虎旗,簡稱陳旗,所訪者為白音哈達牧業公社之夏季牧場。出市街,有一段車路極不平,車身顛簸如跨劣馬。行四十分鍾乃見平坦,然非特造之公路,僅於草地辟路,行之既久,壓之已平耳。至此,望中乃無一樹木,唯見草地,略有起伏。今年幹旱,草未長發。有一河名莫爾岡,屈曲如盤香,如織物之圖案,寬度各段相等,遠望可取柳子厚之“明滅可見”四字狀之。牛馬羊之群隨處可見。時見蒙古包,包外歇大車與馬,蓋牧民之所居。

十一點半抵所訪之地,數十人馳馬來迎,其勢之盛,初所未料。經介紹,知為旗與公社之負責人,亦有社員。入蒙古包,周圍以蘆幹為之,地鋪毯子,為一社員之居。先進奶茶酪幹。酪幹極硬,餘取一小塊,嚼之久久仍不碎,隻能囫圇吞下。據雲彼輩所居在三百裏外,五月末始來此放牧,居三個月回去。此區牧業年有發展。改良品種之工作,各地皆有進展,而多少不等。牧民於農事,初感不習慣,旋知非農不足以促牧之進步,乃漸知重視。

既而出包觀馬群。社員表演套馬之技。自馬群中擇一馬禦之,必先套馬。牧人跨馬,手持長竿,竿端係長繩為大圈,馳入馬群,向所選馬追逐,及距離能相及,則揮竿俾繩套其頸。套之而中,馬奔馳益急。牧者疾追之,手則轉其竿,使繩圈漸縮小,及緊扣其頸,則已能控之使不複疾馳。於是另一牧人以馬絡頭套之,此馬即套住矣。追逐之際,牧人往往側身如欲墜而並不墜,其技殊可觀。亦有套而不中者,有套中而複逸去者。

複觀表演騎劣馬。擇一劣馬套住之,加上絡頭,騎者騰身而上。馬則騰躍扭其項,務欲掀之使下。騎者左右狂鞭,身體左右前後傾側,而竟不下。此輩蓋視馬如無物矣。複觀賽馬,若幹騎疾馳,爭取先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