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兒童文學創作,記得一九五五年就曾提出過。提出之後,響應相當廣。詩歌,童話,寓言,小說,劇本,民間故事,還有科學相聲,科學幻想故事之類的新形式,真是花色品種繁多,古今中外齊備。光說長篇童話,老一輩作家的作品有張天翼的《寶葫蘆的秘密》,新一輩作家的作品有孫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都受到廣泛的讚揚。後來,“四人幫”對文藝實行專製主義,不管好的壞的,全都一棍子打死。有一個時期,所謂兒童文學幾乎隻剩下四句口號式的順口溜。現在“四人幫”打倒了,重新提出繁榮兒童文學創作的問題,的確很有必要。但是,怎麼才能繁榮起來呢?而且,這個繁榮一定要反映出當前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生活,該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我想,開個座談會固然好,可是主要的還在於引起大家的重視,呼籲大家一齊來努力。
我所說的大家指誰呢?我想,小學老師是一支必須發動起來的巨大力量。小學老師天天跟孩子們打交道,孩子們想些什麼,喜歡些什麼,要求知道些什麼,應該知道些什麼,唯有小學老師知道得最清楚。給孩子們寫些東西,該怎麼寫,孩子們才容易接受,樂於接受,也唯有小學老師知道得最清楚。光從這些來看,就可以知道小學老師最適宜搞兒童文學創作了。給孩子們寫些東西固然並不容易,可是也不是十分艱難的事,何況小學老師有剛才所說的那些有利條件。因此,不必要的顧慮應該排除,有什麼可以寫的要馬上抓住,不要隨便放過。
孩子們喜歡聽革命故事。老一輩的革命家有責任把自己在鬥爭中的見聞和體會告訴孩子們,對他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老一輩的革命家也很忙,不一定有動筆的餘閑。這就隻能由別人給他們幫忙,請他們抽空談一下,然後整理成篇。這個辦法早已行過,而且行之有效。過去有好些革命回憶錄就是用這個辦法寫出來的。我覺得這些回憶錄大多寫得深了些,假如請小學老師或者兒童讀物的作者、編輯者來擔任這項工作,必然能更切合孩子們的需要。
我又想,科學技術工作者能不能抽空給孩子們寫些科學文藝讀物呢?要使孩子們從小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優良風尚,科學技術工作者應該擔當一部分責任。科學技術絕不是枯燥無味的,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在天、地、生、數、理、化六大門類中,都有數不盡的生動有趣的故事可以寫。我們希望科學技術工作者能自己動手為孩子們編寫通俗的科技讀物。不過他們究竟不是專搞兒童讀物的,要是跟剛才說過的一樣,也請小學老師或者兒童讀物的作者、編輯者跟他們合作,一定能寫出適合兒童的科學文藝讀物來。
還有一點,我要向美術工作者呼籲,希望分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把兒童讀物的插圖裝幀搞得盡可能地優美。插圖要能幫助讀者深入領會書裏的意思,要能引起讀者宛如身入其境的想象,那才算是好的插圖。至於裝幀,好比一座建築物的門麵,能把門麵布置得切合內部結構,具有引人入勝的趣味,豈不叫讀者一拿到手就感到喜愛,急於要翻開來閱讀?
臨了還想向編輯同誌說幾句。現在不是提倡做伯樂嗎?我想,編輯同誌在審閱稿子的時候,既要嚴格,又不宜求全責備,不要錯過一篇有希望的作品,不要錯過一個有希望的作者,這才像個伯樂的樣子。總之,要不拘一格,打破框框,哪怕作品隻有一點兒長處,一點兒新東西,就要想方設法幫助把它改好。各個出版社的編輯同誌全都這麼做,新作者一定會大量出現,於是兒童文學創作也就會很快地繁榮起來。
1978年5月7日講,刊6月1日《人民日報》,署名葉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