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三條救命線(1 / 2)

首先我想講講《誰想成為百萬富翁》(Who Wants To Be AMillionaire),這個節目應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節目,因為它首先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由英國人創建的這麼一個模板。在1999年,當時的ABC(美國廣播公司)可以說是在被NBC和CBS前後夾擊——大家知道,那個時候NBC的電視劇非常火,而CBS一方麵有非常厲害的電視劇,另一方麵它的新聞雜誌《六十分鍾》(60Minutes)、《四十八小時》(48Hours)等在黃金時段都有相當高的收視率。那麼在這種夾擊下,ABC可以說是“狗急跳牆”。為什麼說是“狗急跳牆”呢?因為按照當時美國電視從業者的觀念,恐怕怎麼也不能想到你會用一個相當老氣的舊樣式——遊戲節目——來和兩大對手對抗。總而言之,ABC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想到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購買了英國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版權。

美國人一般習慣一周做一期節目,包括遊戲節目、真人秀節目,多數情況下也是用這樣一個形式來播的。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小時》這樣一個連續性這麼強的節目在美國也是安安穩穩地一周播一集,有的時候中間有特殊情況,時間段被占領,就幹脆不播,隔一周再播。24集整整播了9個月,如果我們同學們在那兒看節目,估計都急死了,恨不得Down下來以後連著看才過癮——可是美國人就這樣。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ABC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一出來,它就安排每周播放四集,這是很不同尋常的一個做法。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樣一個樣式相當老的節目居然在ABC大獲全勝。在1999年末至2000年初這段時間,我們看一看AC尼爾森的收視率排行榜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周榜上的前四名都是《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無非就是第一名《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周五版,第二名《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周四版……無非是這樣的排列略有不同。可以說,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占領了美國黃金時段電視節目排行榜的前四位,並始終保持延續。

這種情況不單使美國電視行業人士大跌眼鏡,就連很多文化學者也搞不清楚,覺得太奇怪了——不過這也反過來證明了一個我們一直在講的道理,就是電視觀眾的收視傾向永遠是一個不可捉摸的東西,誰想研究這個東西,你就準備不斷地接受迎頭痛擊吧。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節目的成功還是值得我們分析的。

這是一個老式的、標準的闖關型的遊戲。什麼叫闖關型的遊戲呢?一般的電視遊戲節目就這麼幾種,一個人玩的就是所謂闖關,這種闖關其實是一種相當古老的主題,幾乎所有民族在自己的史詩啊、神話故事啊裏都有這樣的主題:一個英雄為了得到一件寶貝——這個寶貝可以是一筆財富、一個能夠拯救國家的寶物、一個美女、一本武林秘籍……不管什麼東西,反正這東西很重要——他為了得到這個寶貝呢,就必須經過一道一道的關口、一次一次的考驗。這個考驗對他的勇氣、意誌力、體力、智力等各個方麵都是一個挑戰。英雄當然是沒有問題,一步一步地闖過關之後,最終得到寶物。這其實是傳統的敘事中非常常見的主題,這種主題呢,在電視遊戲節目中也是最常見的一種。

上個世紀50年代在美國非常火暴,風行一時的《六萬四千美元問答》采取的就是這樣的方式。40年前這種方式就很盛行了。具體來說呢,這個節目經過層層選拔選出10名選手,一道題的快速搶答,誰答對了、速度最快,誰就可以進入這個節目了。它和我們中國直接Copy人家的那個《開心詞典》有點不同,早期的《開心詞典》是一個經典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模式,除了沒有一百萬美元,其他什麼都有。這個節目不同的就是它的第一階段的題是二選一,第二階段三選一,第三階段四選一,第四階段五選一……而這個《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呢,各個階段題目是由易到難,但是所有的選項都是四選一這麼一種形式。當參賽者每答對一道題的時候,他就得到一定數量的獎金,這個獎金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的,最後第15道題答對了,就獲得一百萬。其中還有一些基本的規則,比如說當你遇到一道新題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不答了,就停在這裏了,那麼你以前所得的獎金就歸你了。但是如果你答錯了,在第一階段就歸零,什麼也沒有,在第二階段你可以得到16000美元,第三階段可能是32000美元。反正是你進入一個階段,你所得的錢數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你會掉到一個台階上,不至於掉到底。但是總而言之這樣的一個節目呢,我們看一看比較老的五六十年代的節目,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