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幸存者》:生存考驗,競賽真人秀(2 / 3)

《幸存者》的形式感還體現在最後的環節上。主持人拿著票箱直接走出開部落會議的山洞,登上等在那裏的直升機。直升機飛出畫麵,下一個畫麵,直升機入畫,落在洛杉磯的某幢建築的屋頂平台上。主持人抱著票箱下飛機,然後下樓,進入一個大會場。在會場舞台上已經搭建了一個跟荒野裏部落會議現場一模一樣的山洞或者草棚,隻不過下麵是上千的觀眾。選手們已經換了漂亮的服裝坐在舞台上。主持人這才打開箱子,宣布獲勝者的名字。

至此可以看出,整個比賽(遊戲)的規程、規則設計得非常精妙,整個規則很複雜,但總規則又很簡單,就是讓所有的選手時時刻刻都處於兩難的矛盾之中。一方麵所有的選手必須要合作,尤其在兩個團隊競賽的時候,合作既是團隊獲勝的需要,又是獲得生存資料的需要。獲得生存資料在這個節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像第一季第一階段的獲勝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捕魚技術特別好,其他人都不會。當時在婆羅洲,就是北加裏曼丹,魚是最重要的生存資料,每個人都不能不吃,他除了老老實實打魚,不用考慮其他任何方麵,不用去搞陰謀詭計,也不得罪人,於是順利進入前十。另一方麵,對於多數人來說,鉤心鬥角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第1季的時候,多數人還不太理解遊戲,有點懵懂,狀態比較自然。從第2季開始,很多人一進來,首先考慮的就是結盟,誰能有效地結盟,誰就能堅持得更久。比如第2季有四個人結盟,他們的計劃是,首先爭取在本組留下,然後在十人組中留下,最後隻剩他們四個人的時候,再各自戰鬥,各謀其利。他們的結盟非常成功。在第一階段的八人組中,結盟的四人顯然比沒有結盟的另外四個人大大地有優勢,所以順利保全。在後來的十人組中,這四個人又用很好的策略,一個個淘汰掉其他人,最後留下的就是這四個人。當然,最後這四個人中誰想勝出,還是免不了鉤心鬥角。

複雜的規則讓每個人都處於矛盾的兩難狀態中:協同合作/鉤心鬥角;機心/人緣;表現能力/含而不露;結盟/背叛……沒有人可以回避,表現能力不能過強,又不能沒有能力。除非你的能力特別強,可以稍有例外。比如第3季的一個選手是消防隊員,進入第二階段時十場豁免權比賽他連贏了八場,這就意味著他每次都不用擔心被淘汰,直到最後順利成為幸存者。但這種情況到目前為止隻出現過一次。

比如在第11季,最後還剩下五個人的時候,有一場非常複雜的附加賽,獎品是一輛2006年款的高級轎車。一大早工作人員就將這輛車開到會場,每個選手都看著這輛車,紛紛表示自己很想要這輛車,有的說自己還從未有過車,有的說要把這輛車送給自己即將滿18歲的兒子。最後有一個在動物園做管理員的女孩勝利了,拿到了這輛車,高高興興地走到車旁。但主持人拿著車鑰匙不給她,說:“恭喜你取得勝利,不過我要告訴你,自從《幸存者》有獎車以來,所有得到車的選手都沒能成為幸存者。有人說這是一個‘汽車詛咒’(carcurse),要想成為幸存者就不能得到車,得了車就不能成為幸存者。不過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打破這個詛咒。”這個女孩睜大眼睛看著主持人,主持人接著說出以下的話,“那就是你放棄這輛車。不過如果你放棄這輛車,他們四個人每個人都會得到一輛這樣的車。”場上馬上開來四輛一模一樣的車,五輛車赫然排列在舞台上,熠熠生輝。主持人說,“你是要自己得這部車呢,還是你不要,而讓他們每個人得到一部車?”那個女孩傻眼了,她原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勝利,就會享受勝利的成果,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的兩難境地,難以抉擇。顯然四部車和一部車是不等價的,但是四部是別人得到,跟自己沒關係,但如果自己拿了車,則必然會失去這四個人的投票。女孩經過艱難的鬥爭,最後決定選擇自己得到汽車。第二天的比賽女孩沒有取勝,在部落會議上被淘汰出局,又一次印證了汽車詛咒。這件事也成了這一季的主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