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再捎帶說一下《學徒》。《學徒》(TheApprentice)是NBC於2004年秋推出的,一經推出即創造了另一個收視高峰,平均收視率達到20.7%。由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創意、製作並主持的《學徒》還創造了另一個電視奇跡:在節目大賺其錢的同時,成功推銷了自己和自己的企業,像這樣把企業運作直接製作成節目並取得巨大成功是從沒有先例的。
《學徒》是模仿《幸存者》的,隻不過它推出了一種新的觀念。它不做野外生存了,改做商業市場的生存,形成了一個都市叢林中幸存者的獨特節目,可以說是職場版的《幸存者》。它的設計同樣是16個競爭者分成兩組進行對抗,同樣是在每一次對抗後在失敗的一組中淘汰一人出局,同樣是隻有一個人頑強地堅持到最後成為唯一的勝利者並得到豐厚大獎,在整個遊戲的過程中,同樣要求每個人都既要表現出高超的個人能力又能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應付自如。兩個節目的不同之處,則是《學徒》把競爭的場所由熱帶的叢林搬到了大都會的摩天大樓和豪華的辦公室裏,競賽的內容也不僅是普通的生存能力,而是真實的商業經營項目,最後的優勝者也不隻是得到百萬元的巨額獎金,而是一個年薪25萬美元的穩定職位。
這個節目本身由房地產大亨特朗普來創意、製作並主持,在電視經營模式和製作上都非常獨特,包括在一些細節的設計上。
比如,第2季大結局的設計就讓我特別震驚。這時候還剩下一男一女兩名選手,他們每個人都做了一個大型推廣活動。活動結束,照例回到特朗普的辦公室。然後每個人陳述自己當時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的優勢和不足分別是什麼。隨後特朗普的兩個助手也都發表了自己的評論。這時候我們都期待著特朗普宣布勝負,一般情況下到這裏差不多就要揭曉結果了。但這個時候,鏡頭對著特朗普,他說,你們倆都做得很好,闡述得也很好,但是你們到底誰能獲勝呢?我們看看大家的意見吧。然後鏡頭突然一轉,轉到特朗普後麵去,那邊大幕嘩的打開,下麵是有兩千多觀眾的一個大劇場!為什麼震驚呢?原來我們一直以為他在自己的辦公室裏,這個辦公室我們太熟悉了,每一集都出現過不止一次,對它我們已經習慣到熟視無睹了——卻不料這部分內容一直是在舞台上拍的。這樣的一個空間的拚接,盡管在遊戲進程中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於節目來說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轟動效果,意想不到,出乎意料,總之玩的就是“炫”。搞電視的人就會想:“我怎麼想不到?”就算不搞電視的人也會有很深的感觸。
這個節目最大的特別之處,也是他們玩得最厲害的一招,就是用整個節目來推廣自己,用整個節目來賺錢。節目本身賺錢,廣告賺錢,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節目,把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推廣到一個空前的高度。節目內容本身就全部是對公司的宣傳和推廣,它已經遠遠超出了廣告的意義。美國著名的商人,老一代的有福特、洛克菲勒等,現在活在世上的比較有名的也就是比爾·蓋茨,另外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因為做《學徒》,而在自我推廣上形成了一個極特別的現象,達到現階段自我推廣的極致。過去是讚助式推廣,想做廣告的商家出錢讚助節目,讓製作方和播出方想辦法把廠牌、產品名、產品形象等公布出來,讓觀眾認識、認可並產生購買欲望。但特朗普不是,他直接把推廣做成節目,把廣告和節目內容揉搓甚至融合在一起,他的廣告就是節目本身。他用全程的、極其野蠻的、絲毫不留情麵的方式公然地轟炸觀眾,從一開始就說我是紐約的地產大亨,我的公司生產什麼什麼,我要招一名學徒,讓他跟我來幹什麼什麼,整個過程一直不停地宣傳。電視台和觀眾都沒辦法,因為節目是他的。節目是他出錢做的,節目也是他製作的,他主持的,而且還好看。節目就是他的廣告,他的廣告就是節目。特朗普同時取得了節目經營、廣告經營和自我(公司)推銷的多重效益。所以,這一點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創新。
與同類節目比較,《學徒》的特別之處還有:《學徒》在每一輪競賽後,由特朗普和他的助手來決定誰被淘汰——強化了他是老板(而非一般主持人)的特殊地位。既是大老板又是主持人,罕見而有趣。
這個節目不但比《幸存者》更直接地表現出金錢至上的原則,也為許多夢想成為富翁的人提供了一個機會,強烈的戲劇性贏得了許多觀眾。
此外,節目真實的經營過程讓普通人了解商業內幕,成為商學院的教學案例。
國內的《贏在中國》在經營模式方麵成績也非常突出,我們可以對比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