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跨文化紀錄片的傳播與經營:Discovery頻道的全球化視角與模式(1 / 2)

主講人張方,現任Discovery亞洲電視網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紐約市立大學理學碩士(主修電視與廣播專業)。曾先後擔任過台灣實力媒體有限公司市場營業總監和新加坡電視機構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

整理者:苗偉山,郭鑫。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情況。

我在台灣出生。父親是南京人,1949年去了台灣,然後就在台灣結婚,生了孩子。我是在台灣受完大學教育的,念的是台灣的東華大學。在台灣當兵兩年,又工作了兩年,這兩年我是做電視編劇。在兩年工作之後,我就到了美國的紐約市立大學,念的是廣播電視編劇專業,這跟各位的專業一樣。念了第一個碩士兩年書之後,我就在紐約的一個電視台工作了一年多。然後我就回台灣,工作了十多年,都在廣告公司,還有電視台。最早在台灣的華視,緊接著台灣的有線電視發展,就到了有線電視台。台灣有個新聞頻道叫中天頻道,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吧,我是這個頻道的元老。然後又幫新加坡電視台一個衛星頻道工作了將近五年的時間。接著,又回到廣告公司一段時間,就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念了一個經管碩士學位。完了以後呢,就在中國大陸工作差不多五年的時間了。在過去的五年,我就是帶著Discovery在中國做業務上的推廣。

以上就是我的經曆。

為什麼我現在要把這個背景告訴大家?因為我很多的經驗都是從我的經曆而來的,過一會兒跟大家溝通的時候,大家就會知道我的經曆對我學習的重要性。

Discovery的誕生和發展

我先把Discovery整個介紹一下吧。

我先講個故事。大家都學整個電視發展的曆史,全世界電視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時候,有線電視開始起飛。過去,你知道,無線電視的時代,頻道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在一個地區,有BHF的頻道,國內所說的開路頻道,就是無線電視頻道。這個BHF大概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在美國為了避免市場交叉的幹擾,一個市場最多可以有七個BHF頻道,再加上幾個UHF的頻道。這個是無線電視的情況。

那個時候,美國的整個電視業由一個電視營播網來控製。美國有三大電視網,在這個FOX還沒有成立之前呢,有ABC、NBC、CBS。這三大電視網的經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全國有一千多家電視台,這一千多家電視台可能會分作三大營播網。可是呢,這三個營播網裏麵,譬如說,一個營播網有兩三百家電視台,但這兩三百家電視台並不是全都屬於ABC、NBC或CBS,它們隻是一個聯名合作關係,英文叫做“affiliate”。也就是說,這三大電視網隻是把它們的節目與地方電視台聯營,同時播出。廣告呢,彼此分配,用節目來換廣告時間。電視台為什麼願意與它們合作呢?這是因為地方電視台的經濟規模有限,它不可能買到很好的節目,沒有很多的收入去做很好的節目,它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有很好的節目,增加收視率,成本也相對較低,所以有三大電視網。

我想,這與國內有線電視發展初期的情形一樣,就是一個全國的中央電視台,要從播出的廣告效果來看,中央電視台的廣告好,幾乎全國有一半的觀眾能看得到,效果非常好。後來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的時候,整個有線電視的發展,把頻道的稀有資源慢慢地改變了,這個改變反映出整個頻道經營的改變。在頻道稀有的時代,如果你擁有稀有頻道資源,你所得到的節目編排方式,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裏爭取到看電視的觀眾可以是最多的,對哇!我們那時候有所謂黃金時間的概念。什麼叫黃金時間?就是那個時間看電視的人最多。大家吃過了飯,沒事做,下班了,看看電視。而在那個年代,節目的編排就是要在這個時間裏把最多的觀眾抓住。所以,你就會發覺在無線電視的時代,在同一個時段常常播一種類型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