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國際視角和全球發行(1 / 2)

那就一個跨國媒體來看,Discovery在全球的發展趨勢是,它的發行範圍是它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外事司的司長王永曾經有一次跟我說,你們Discovery真的很厲害,我到別的國家、去非洲訪問,住在哪一個飯店都有你們Discovery。事實上我們是一個美國公司,為什麼歐洲、南美洲到處都能接收到我們的頻道呢?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節目類型。這個節目類型基本上是按知識分的,按這種人類文明的知識分的,知識是無國界的。對觀眾來講,尤其是高端的觀眾來講,他越不知道,他越有興趣,反而有時候熟悉的東西,他都了解了,就沒有興趣了。可能對很多觀眾來講,我的片裏介紹一些新的發現,如北極發現了新生物的時候,大家都有興趣去知道。這就是紀錄片的特色。所以紀錄片是一個可以跨國界的產品。這也是Discovery在國際上獲得榮譽、成功的原因。反而是有很多娛樂節目,譬如說中國的連續劇,某部連續劇很流行,大家都看。但是這個連續劇隻能在中國或是在華語的一些市場被播出。對於沒有這樣文化的市場,這種投資基本上就沒有市場。紀錄片就不一樣,一個好的紀錄片可以橫跨全球。我常開玩笑說,你要投資一個紀錄片,拍一個動物,把這個動物記錄下來。這個動物哪一天絕種了,世界上沒有這個動物了,你看這個紀錄片多值錢。紀錄片變成未來唯一的資料,唯一可以看到它在動的資料。這個紀錄片就很值錢。這也是Discovery在全球發展會成功的原因。

我用其他市場來解釋一下。美國有很多跨國的媒體,美國人敬業心強,很多他們的企業橫跨全球。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ESPN、CNN、HVO,這幾個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在很多亞洲市場上,這幾個頻道都很難生存。CNBC是講財經的,可是它在亞洲市場上大概有十多年了,到現在還沒有賺錢。這個HVO可以,美國大片,為什麼它可以?其實它的很多電影也是跨文化的,並不隻是美國的,娛樂性非常高。ESPN,運動類的,很多地方運動不一樣。美式足球中國人不愛看,但籃球可以;美式棒球在中國沒有市場;在印度是板球,板球中國人也不看。所以ESPN很難跨國。但很多時間必須針對不同的市場來設計。

新聞更是如此,很多國家都是本地新聞的收視率遠比其他新聞好,我想中國也一樣。高端的人喜歡看國際新聞,但大家都喜歡看本地的一些八卦。新聞每天都有八卦,收視率特別好。CNN除了酒店、英語國家像新加坡、像香港以外,其他基本沒有什麼市場,它是這麼好的國際新聞頻道,但是沒有市場。為什麼?因為它的新聞很難本土化,它的新聞都是國際性的,通用的。所以它的收視率一定不會好。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什麼?就是紀錄片。我舉個例子,我從台灣來的,台灣的有線電視比較開放,所以台灣很多現象我們可以來探討。像台灣,CNN和電影頻道HVO當然是一枝獨秀。除了HVO以外,台灣本地有3個到4個外國電影頻道。為什麼?電影買了就可以播了,它並沒有壟斷的權利,很多地方頻道商買了很多國外的電影,然後自己播放。CNN在台灣沒人看。ESPN隻有特別的節目才有人看,NBA啊、棒球啊,而且還要靠明星,像姚明那種。台灣有一個棒球手很好,黃健民,這個就有人看,其他的沒人看。

Discovery在台灣有線電視60——70個頻道空間裏有3個完整的頻道落地,如Discovery動物星球、Discovery旅遊生活。為什麼Discovery在那麼多國外頻道裏麵,在有這麼多國內頻道與之競爭的情況下,可以擁有觀眾很多的三個衛視頻道呢?為什麼?就是因為它的節目是本地人做不出來的,又是本地人需要的。為什麼它做的節目本地人做不出來呢?Discovery十年前進入中國的時候,很多國內觀眾都問這個節目是怎麼拍的,認為拍不出這樣的節目。到了今天,Discovery有很多節目國內仍然拍不出來。為什麼?說穿了是技術。噢!技術還可以用錢來買。說穿了,是錢。Discovery一般拍紀錄片平均大概耗資25萬美金。如果是大製作的話,可能是上百萬美金,甚至是數百萬美金,跟拍電影一樣。它怎麼可以投資這麼大的金額來拍這麼貴的節目?我們拍一部電影耗資數百萬美金,可能是中央台一套節目一年的費用,同樣的費用在Discovery隻夠拍一個小時的節目,所以拍出來的節目不一樣啦。它可以用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技術、最好的設備來拍這樣的一個節目。但是這個錢我們賺回來了。這就是經營結構的問題。

它其實在170個國家有市場。當它要投資100萬美金、200萬美金的時候,就中國的市場而言,這個市場也就1到2萬美金。這個投資讓市場的規模給稀釋了。所以你看,Discovery拍的東西都是跨國的,希望很多市場都可以接受。它不會拍一個很本地化的紀錄片。為什麼?我拍一個很中國的紀錄片,隻有中國人愛看,其他市場的人不愛看,我的投資就很難回收。它一定要拍一個有普世欣賞價值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