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業這幾年雖然經曆了風風雨雨——集團化、台與台之間的合並、網台之間的分離……這些其實都是以改革的姿態出現的,但最後的結果卻都是傷害了自己。本來是想發展的,最後反而讓發展速度受到影響。到2004年11月底,廣電總局基本叫停了集團化,台與台的合並基本上是自便。網台的分離也是最近十年在進行的,現在還在進行的是網絡的合並,就是全省一網,這也是很多地方熱衷於推動的。我個人不對這種做法——尤其是用行政手段推動全省一網的做法表示肯定,因為我覺得地、縣級有線網的投資主體應該是多元的,如果培養得好,中國的商業電視台應該是有線電視台。我原來對有線和無線的合並有一定的看法,我覺得是雙重的競爭,雖然這種做法消除了競爭中的一些內耗,但是也把競爭的精神給消滅了,這對電視產業的發展影響重大。市場經濟需要適度而有序的競爭,這總比看上去一潭死水要好。就像有線電視網的整合在很多地方模式也不一樣:有的已經整合了,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熱衷於整合;有的地方是台和網還在廣電局管理之下,還屬於一個係統;有的是廣電局和集團分開了,廣電網屬於集團,廣電局擁有電視台,這樣兩家的關係就不容易搞好。
從數量上來看,電視產業的競爭還是比較均衡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話又說回來,假如我們不去搞集團化,如果平穩地發展,在企業內部製度的更新或者變革上、在企業的文化環境上、在欄目的創新上下更多的工夫,可能我們的前進速度還將更快。這和很多人以自己壽命長為理由來反對戒煙是可笑的是一樣的道理:有人抽煙仍活了86歲,於是就說抽煙不一定會減少壽命,但是,他沒有想到,如果不抽煙的話,他沒準能活到96歲呢。這也就是說,靜態孤立地來看,這種速度不慢了,但是如果跟電信產業相比,我們的發展速度、總量、增幅都是偏緩的。2005年,電視全行業收入是888億;2006年全行業——包括有線收入、經營收入、廣告收入、買賣節目的收入,加在一起是1100億。但是,電信的情況是從2005年的7000億發展到2006年的8000億,也就是說,電信是以每年千億的速度往前增長,而我們電視行業是以每年百億的速度往前增長,所以我們的速度是相對慢的。原來是沒有這麼大的差距的,時間越長,行業之間的距離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