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國球”三十年沉浮錄(中1)(2 / 3)

於是,張燮林從此一改球路。在1960年的全國乒乓球比賽中,張燮林以削球橫掃諸位國家隊名將,引起注意。

中國乒乓球隊教練大膽啟用這位新手,作為中國乒乓球隊男隊的主力,參加第27屆世乒賽。張燮林那不斷削出變化莫測的球,連勝日本名將三木和木村,為中國隊立了大功。日本選手驚呼,在張燮林麵前,“不知如何對付為好”!

陳伯達明白了莊則棟和張燮林球藝的區別,細細品味毛澤東的戰略性的那句話,終於悟明其中的意思:

那篇初稿針對蘇共中央的信,逐點駁斥,用的是莊則棟式的“進攻型”戰略,顯得太直太露了,而毛澤東則主張用張燮林式的“防禦型”。

於是,陳伯達及其所領導的起草小組重砌爐灶,正麵闡述毛澤東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二十五條意見。送呈毛澤東審閱後,果然,毛澤東頗為滿意。

這便是196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致蘇共中央的複信,簡稱“二十五條”——正式的標題為《中共中央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設》。

連毛澤東也說起乒乓球“行話”來,足見乒乓球已深入人心。不過,從中也可看出,毛澤東看乒乓球賽,比別人高出一籌:他從戰略上加以思索,把乒乓戰略運用到政治鬥爭中去。

“乒乓熱”也悄然在中南海興起。

毛澤東酷愛遊泳,這時,新學打乒乓。他手持球拍的彩照印在雜誌的封麵上,是一種無聲的號召。

董必武給乒乓球取了一個別致的雅號,曰:“衛生球。”他每天下午結束工作之後,在家裏打上半個小時的乒乓球,“衛生”一下。

江青原本在當電影演員時,就會打乒乓球。自然,她在中南海也露了一手。

周恩來的右臂受過傷,他確實隻能來回推擋。然而,隻要周恩來有空,中國乒乓球的隊員們誰都高興跟他來回推擋著——他的球風和他本人一樣和善、穩健。

有一回,周恩來遇見了國家體委副主任李達,對他說:“我們來一盤!”

李達,這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指揮過千軍萬馬,卻不會打乒乓球,輸給了周恩來。

周恩來對他說:“你管體育,不會打乒乓球怎麼行呢?”

周恩來的話很快在國家體委領導層中傳開。不會打乒乓球的,趕緊去學、去練……

主管體育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元帥身兼國家體委主任,三天兩頭往中國乒乓球隊跑。他本來就喜愛體育。現在,他自稱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後勤部長”。有什麼困難,賀老總一句話,就給解決了——中國乒乓球隊已成了“掌上明珠”。

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元帥主管外交,中國乒乓球隊本非他的“轄下”,他卻對中國乒乓球隊也頗為關注。第26屆世乒賽之前,周恩來點將,讓陳老總欣然允諾。

陳老總驅車前往北京飯店——當時中國乒乓球隊集訓所在地,登上七樓,發表演說。他戴著一副墨鏡,不時妙語橫生,全場不斷爆發笑聲。

“如果你們輸了,我請你們吃飯!”陳老總一語驚人,舉座不解。哪有輸了請吃飯呢?

“你們要輸得起!”陳老總說,“有一回,我打了敗仗,我的頂頭上司正要處分我,讓毛主席知道了。毛主席說,幹嗎要處分陳毅呀?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天底下哪有不打敗仗的將軍?所謂常勝將軍,也隻是說勝多敗少,不等於不打敗仗。所以,我希望你們在第26屆世乒賽上,勝得多一點,敗得少一點——並不是說不能打敗仗。即使打了敗仗也不要緊,反正有我在,一定請你們吃飯!”

陳老總一席詼諧言語,使中國乒乓球隊員們解除了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中國國家體委常務副主任榮高棠,則簡直把中國乒乓球隊當成自己的家,在那裏跟隊員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訓練。在隊員們練球時,他甚至在一旁幫揀球!

乒乓,成了“國球”。

中國乒乓球隊,如同三房聯祧的兒子,百般寵愛在一身……

“陽盛陰衰”的歲月

中國乒乓球隊成了一麵體育紅旗。

就在這時,中國乒乓球隊裏頭一回出現不協調的音符。盡管當時在幕後作了處理,以免影響這麵紅旗的威信,但是出席第27屆世乒賽的異常陣營,畢竟還是泄露了無法捂住的秘密。

第27屆世乒賽預定1963年4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中國乒乓球隊下定決心,要再接再厲,拿下更多的獎杯。

可是,1963年初,咄咄怪事發生了:年已34歲的中國乒乓球女隊教練孫梅英,突然接到領導通知,要她披掛上陣,充當中國女隊主力,去布拉格。

孫梅英已經“掛拍”,身體已經發胖,怎麼讓34歲的她再上沙場?須知,當時中國男隊主力隊員的平均年齡不過21歲!

為什麼急急地要老將孫梅英重新執拍?當參加第27屆世乒賽的中國選手名單披露於報端,人們明白了韓玉珍的名字被一筆勾銷,難怪臨時隻得請孫梅英出馬。

韓玉珍1942年生於哈爾濱,比孫梅英小13歲!在第26屆世乒賽上,韓玉珍是中國女隊主力之一。她和李富榮配合默契,奪得了男女混合雙打世界亞軍。

另外,她還和梁麗珍結對,奪得女子雙打第三名。在女子單打比賽中,她名列第八。

“韓玉珍事件”其實早已在海外風傳,但在中國大陸沒有披露,以為有損於“乒乓紅旗”的形象。

那是在1962年11月1日,中國乒乓球隊剛剛到達東京,翌日準備與日本乒乓球隊交手。可是,就在中國乒乓球隊到達的當天,在下榻的賓館裏,韓玉珍遭刺,手上鮮血淋漓!

日方當然非常重視這一事件,以為有人對中國乒乓球隊下毒手。可是,日本的警察畢竟富有經驗,經過現場勘查,作出驚人結論:沒有任何人暗害韓玉珍,是她自殘致傷!

身為中共黨員、乒壇名將,韓玉珍怎麼可能做出這等醜事?

韓玉珍在事實麵前,不得不向組織上交代:原來,思想上的壓力太大了,生怕翌日上陣打不過日本選手,借自殘以逃避比賽!

韓玉珍被開除了黨籍。急匆匆,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人員,隻得請老將孫梅英頂替她。

韓玉珍的神經過於脆弱,個人主義、患得患失嚴重,她栽了這個大跟鬥,咎由自取。

然而,這也從一個側麵表明:“三房聯祧”,榮譽紛至,隻許勝,不許敗,對於運動員思想上造成的壓力有多大!

韓玉珍的悲劇,給中國“乒乓紅旗”抹上了一點汙跡。

中國乒乓球隊憂心忡忡飛往布拉格,生怕有個閃失,獎杯少於26屆世乒賽。雖然兩年前在北京飯店七樓,陳老總跟他們說過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那畢竟是兩年前說的話,兩年來鮮花和榮譽包圍著中國乒乓球隊,變成了沉重不堪的思想包袱。

周恩來仍是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著中國體育界的這支勁旅。出發前夕,周恩來和副總理李先念接見中國乒乓球隊,問道:“你們有什麼困難?巧克力帶夠了嗎?缺什麼,盡管說。今天我特地把先念同誌請來,他主管財政,是‘財神爺’——你們需要什麼,向先念同誌開口!”

中國乒乓球隊還未到布拉格,周恩來的電話已經打到中國駐捷大使仲曦東那裏了。周恩來“任命”仲曦東為中國乒乓球隊的“後勤部長”,這下子忙壞了仲大使。

當時的捷克,食品匱乏,況且與中國的關係相當緊張。仲大使從鄰近的中國駐匈牙利、波蘭、民主德國等大使館調運食品,以保證中國乒乓球隊吃得好。要知道那時的捷克,連紅蘿卜都是緊張物資!

布拉格之役,中國隊的陽盛陰衰,凡是與“女”字沾邊的獎杯,一個也拿不到!日本女隊不僅蟬聯女子團體冠軍,而且把女單冠軍從丘鍾惠手中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