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國球”三十年沉浮錄(中2)(1 / 3)

“精神原子彈”的“威力”

徐寅生的講話的發表,被人們譽為中國體育界爆炸了一顆“精神原子彈”!

1965年第2期《新體育》雜誌,幾乎成了“徐寅生專輯”!

這一期《新體育》除了轉載了《人民日報》編者按、徐寅生的講話之外,還在“徐寅生同誌學習毛主席著作筆記摘抄”的通欄標題下,刊載徐寅生學習《為人民服務》、《反對自由主義》、《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青年運動的方向》等毛澤東著作的體會文章。

他寫下種種體會:

“對於任何問題,我們都應該提高到革命或不革命的標準來要求。我們運動員打球,如果把國家榮譽放在第一位,拋開個人得失,這樣就是革命的態度,反之,就是不革命的或者不大革命的。

“(第27屆世乒賽)三項比賽都遭致失敗,正是個人主義的必然結局。”

也就在這一期《新體育》雜誌上,發表中國乒乓女隊運動員們學習徐寅生講話的體會。

李赫男說:“對比自己,沒有像徐寅生同誌那樣思想上老有一杆‘槍’,帶著階級感情練球。”

梁麗珍說:“徐寅生同誌能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能夠聯係自己的打球,善於總結經驗,並能指導行動。”

仇寶琴說:“讀了《關於如何打乒乓球》後,解決了我的思想問題。”

在一片“講用”聲中,迎來了第28屆世乒賽。

1965年4月,當中國乒乓球隊飛往南斯拉夫的盧布爾雅那參賽時,男隊教練說出心中的“悄悄話”:“我倒不擔心中國男隊會輸,我擔心徐寅生會輸——他這幾個月來背的包袱太重了!”

在盧布爾雅那,莊則棟仍保持銳不可擋的勢頭,第三次奪得男子單打冠軍,成為中國乒乓球史上唯一的單打“三連冠”。

中國男隊也成了男子團體“三連冠”。

徐寅生在團體賽及單打中,戰績果然不佳,但在男子雙打比賽中,他與莊則棟配對,奪得男子雙打世界冠軍。

人們關注著中國女隊的命運。

令人振奮的消息從盧布爾雅那傳出:

中國四員年輕女將林慧卿、梁麗珍、李赫男、鄭敏之,擊敗了上屆世界亞軍羅馬尼亞隊,擊敗了上屆世界冠軍日本隊,第一次奪得了女子團體世界冠軍!

盡管女單冠軍仍被日本隊深津尚子所獲得,但鄭敏之和林慧卿摘取了女子雙打桂冠。

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空前的大勝利:一下子把七個獎杯中的五個奪到手。尤為可貴的是,從此結束了“陽盛陰衰”的曆史。

此外,中國隊還奪得四個亞軍和七個第三名。

中國女隊的勝利,其根本原因是在於總結了27屆世乒賽時青黃不接的深刻教訓,成功地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新手。如年僅19歲的新手李莉,頭一回參加大賽,便以兩個“3∶0”,擊敗了匈牙利名將福爾迪尼和日本名將關正子。

然而,中國女隊的勝利,被宣傳為三個月前徐寅生講話所帶來的勝利,亦即毛澤東的批示的勝利。

於是,以某位中共中央領導人名義發給中國乒乓球隊的賀電中,用了一句這樣的話:“你們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於是,《新體育》發表以《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認真向我國乒乓球隊學習》為題的編輯部文章:

“我國乒乓球隊活學活用了毛澤東思想。”

“我國乒乓球隊以毛澤東思想掛帥,首先是突出政治,堅持四個第一。”

“人,是決定的因素,中國運動員是以毛澤東思想武裝的人,這就是全部的‘秘密’。”

這篇文章談到了女隊的勝利:

“我國女子乒乓球隊在這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打了一個大勝仗,就是因為她們以毛澤東思想掛帥,拋棄了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她們從賀龍副總理的批語中,從《人民日報》的編者按語中,從徐寅生同誌的講話中,得到了力量。她們如同撥開了雲霧,認請了過去為什麼不能像男選手們那樣步伐壯闊,正是因為政治還不掛帥,思想還不夠過硬,頭腦裏毛澤東思想還不多,還不善於運用毛澤東思想,還沒有自覺地意識到去運用辯證唯物論。”

當時,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以及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周揚,對於體育界如此宣傳,不以為然。

他們質問道:“打乒乓球,勝了,說成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那輸了怎麼說呢?”

他們尖銳地指出,在宣傳毛澤東思想時,要注意防止簡單化、庸俗化的形式主義傾向。要完整地、準確地學習和宣傳毛澤東思想。

可是,當時已處於“文革”的前夜,林彪所鼓吹的“活學活用”、“立竿見影”之類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絕招”正向全國推開。中國乒乓球隊的勝利,被納入了這一宣傳浪潮之中,《人民日報》接連發表社論和長篇通訊,宣傳乒乓球之勝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中國乒乓球隊成了名副其實的體育紅旗——既有令人矚目的戰績,又有徐寅生講話那樣的理論。

中國體育界全部向中國乒乓球隊這個“排頭兵”看齊。

餘邦基(八一男子籃球隊教練)說:“這次小莊(指莊則棟)打得很漂亮,原因就在於他活學活用了毛澤東思想。”

錢澄海(國家男子籃球隊運動員)說:“乒乓女隊從失敗到勝利的轉化的決定因素,是毛澤東思想,是精神原子彈。”

倪誌欽(國家田徑運動員)說:“女隊一躍成為世界冠軍,就等於我們在田徑項目上打破了世界紀錄,這確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她們能以毛澤東思想掛帥,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敢打敢拚,敢於勝利,首先做到了思想過硬,因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

“看齊!”“看齊!”中國體育界掀起了學習排頭兵的熱潮。

“排頭兵”在向“左”轉。

成為曆史笑話的北京邀請賽

“文革”風暴席卷中國。“乒乓紅旗”迎風飄揚,在“文革”初期依然保持“排頭兵”的地位。

為了又一次顯示中國乒乓球隊的強大實力,在1966年酷熱的8月下旬,北京舉辦了國際乒乓邀請賽。參賽的12個國家和地區中,乒乓強手唯有日本隊,其餘為柬埔寨、錫蘭、朝鮮、越南、尼泊爾、黎巴嫩、也門等等。這是一次以“團結反帝”為基調的乒乓球邀請賽。雖說就比賽的重要性來說,在中國乒乓球運動史上不值一提;然而,這次比賽特殊的“革命”氣氛,卻是不可淡忘。

在中國隊的隊員名單上,冒出了一個陌生的名字:“李富勇。”此人的名字緊挨在莊則棟的大名之後,足見其地位舉足輕重。哦,中國隊一定又培養了一個新生力量。

待到“李富勇”在開幕式上亮相,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李富榮!

“文革”掀起了“改名”浪潮,李富榮這個名字取義於“富貴榮華”,顯然屬於“四舊”。於是,“革命化”了,改名“李富勇”!

幸虧莊則棟、徐寅生、張燮林的名字不屬於“四舊”之列,不然,全要“刷新”了!

當年一篇署名“聞育”的報道,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史留下了真實的記錄。

現摘錄原文,讀者可以從中領略“文革”的氣氛:

“場地工人們說毛主席是中國人民心中的紅太陽,也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因此,這次賽場布置,千條萬條,應以突出毛澤東思想為第一條,把賽場布置成為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場所。

“人們一走進宏偉的工人體育館,在體育廳裏,在走廊中,在比賽大廳裏到處都可以看到我們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的畫像,到處都可以看到巨幅的毛主席語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在8月27日晚上舉行開幕式時,“中國乒乓球小將們都手拿《毛主席語錄》入場,表示永遠忠於毛澤東思想的決心”。

“許多觀眾帶著《毛主席語錄》進場。在等候舉行開幕式的時候,看台上不時有觀眾集體朗讀毛主席語錄。”

開幕式時,軍樂團演奏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東方紅》。

“在紅衛兵的影響下,觀眾們也幾乎都帶上了紅光閃閃的《毛主席語錄》。”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賽前集體學習《毛主席語錄》。”

他們每次都要讀“最高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