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國球”三十年沉浮錄(下1)(1 / 3)

“小球轉動了地球”

1969年4月,第30屆世乒賽在德國慕尼黑舉行。

中國隊仍然忙於“窩裏鬥”,沒有參賽。這屆世乒賽的七個獎杯,被日本隊、蘇聯隊、瑞典隊所瓜分。

難道中國隊就這麼渾渾噩噩地打發日子?難道就這麼整天打“運動戰”?

歲月飛逝,兩年一度的第31屆世乒賽眼看著又逼近了。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傾聽來自中國乒乓球隊的呼聲,寫了關於參加第31屆世乒賽的請示報告。

最高領袖毛澤東寫下“最高指示”:“我隊應去。”

毛澤東的話,真的“一句頂一萬句”。1971年2月12日那批示經周恩來親自向中國乒乓球隊傳達,中國乒乓球隊散了的架子,立即收攏了。

一個個逍遙發胖的隊員,走到墨綠色的球台旁。本來打發不掉的懶日子,眼下驟然收緊,變得頗不適應。周恩來親自到中國乒乓球隊觀看練球,一看就是四個小時!

1971年3月下旬,當中國乒乓球隊飛抵日本名古屋,成為各國乒乓隊球注意的焦點:從1965年以來,中國乒乓球從世乒賽上消失,已經快六年了。誰知道這支據說是“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洗禮”的球隊,將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球場?

就中國乒乓球隊而言,“與世隔絕”多年,不知“行情”,也心中惶惶。

莊則棟29歲了,仍是中國隊的主力,李富榮也是主力。他倆是“超齡老將”了。

中國男隊的第一主力是新手梁戈亮。此外,還有新人李景光、郗恩庭。

三次蟬聯男單冠的莊則棟一露麵,立即引起轟動。他明顯地發胖了。然而,仍威風不減當年勇。在男子團體冠軍爭奪賽中,莊則棟與上屆世界男單冠軍、日本選手伊藤繁雄相遇,莊則棟居然以2∶1勝了伊藤繁雄,頓時成為世乒賽的一大新聞。

中國隊奪得了男子團體冠軍。但是,失去了男子單打冠軍——在決賽時,由於中國選手郗恩庭的失誤,冠軍被18歲的瑞典新手本格森奪去。

中國女隊林慧卿登上女單冠軍寶座。鄭敏之、林慧卿奪得女子雙打冠軍。

張燮林、林慧卿成為男子混合雙打冠軍。

中國隊拿了四個獎杯——少於第28屆,多於第27屆。不過就總體而言,中國隊打得相當吃力。誠如外國評論所說:“中國隊是從薄冰上走過來的!”連中國隊自己都未曾想到,在這次世乒賽上的成功,倒不是拿了四隻獎杯。一樁遠遠高於獎杯、勝於獎杯的事,在極其偶然之中發生了……

那是中國隊有一天開車前往體育館練球,路上,遇見一個外國運動員要求搭車,也就讓他上了車。上車以後一問,莊則棟嚇了一跳,他原來是美國19歲的乒乓球運動員科恩!那時,中美之間沒有外交關係,驟然上來個美國運動員,使中國運動員有點緊張。

出於對大名鼎鼎的世界冠軍莊則棟的仰慕,科恩表示願意跟莊則棟交朋友。

莊則棟當即送了科恩一塊杭州織錦,而科恩也就脫下身上的運動衣送給莊則棟。

車抵體育館,記者們一見美國運動員在中國隊的車上,便當成新聞,前來拍照,莊則棟也就大大方方和科恩一起合影。這張照片,第二天就在日本報紙上登出來了,標題為《中美第一次接觸》,一下子成了轟動性的新聞。

中國乒乓球隊的政委連忙向北京發去電報,解釋這一事件純係偶然和無意。

北京沒有馬上回電,使中國乒乓球隊領導十分緊張。

後來,北京終於答複:“美國人民是我們的朋友。”這下子,中國乒乓球隊領導才放下忐忑不安之心。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從照片上了報,美國運動員跑到中國隊宿舍作客,在作客中提出了能不能前往中國訪問。這顯然是一個棘手問題。

須知,自從新中國誕生以來,中美之間便橫亙著一道冰河。尤其是雙方在朝鮮半島上那番廝殺,彼此成了仇敵。正因為這樣,1966年北京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場,會高懸毛澤東語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如今,麵對美國運動員在閑談中提出的問題,中國乒乓球隊怎敢做主?中國駐日大使館怎敢做主?中國外交部和國家體委怎敢做主?就連國務院也做不了主!

1971年4月3日,外交部和國家體委經過研究,共同寫了《關於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

報告送呈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的目光,謹慎地來來回回在報告上掃視。顯然,這是一個重大而又敏感的政治課題。

周恩來寫下了批示“擬同意”。寫畢,覺得太簡單,又補充寫了這段話:

“可留下他們的通信地址,但對其首席代表在直接接觸中表明,我們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陰謀活動。”

報告由周恩來那裏轉往毛澤東手中。

毛澤東沒有立即表態。

第31屆世乒賽定於4月7日閉幕。必須在閉幕之前明確答複美國隊。

毛澤東沉默著。4月6日深夜,毛澤東還在反反複複考慮著。

4月7日淩晨,毛澤東作出了曆史性的決定,要秘書迅速告知周恩來:“立即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消息飛快傳到日本大阪。

4月7日上午10半,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秘書長宋中在日本大阪正式向美國乒乓球隊副領隊拉福德·哈裏森通告:“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要求訪華,原本是美國乒乓球隊隊員們隨口說說的話。如今,中國政府作了明確表態,他們在又驚又喜之中,趕緊向美國駐日大使請示。

美國大使也作不了主。大使不敢怠慢,馬上給白宮發去急電。

驚動了美國總統尼克鬆,他意識到這是從太平洋彼岸發來的一隻不尋常的球,當即作出積極反應:批準美國乒乓球隊前往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

爆炸性的新聞,震動了全球。美國乒乓球隊成了打開中美僵局的第一步棋,來到了北京。

1971年4月11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接見了美國乒乓球隊。

這是中國乒乓球隊隊史上的又一裏程碑。這一回打的是“政治球”!

莊則棟從球場走向官場

浩渺壯闊的太平洋,仿佛變成了一張碩大無比的乒乓球台。

一場舉世罕見的“男子雙打”乒乓賽正在進行。

球台的這側,是兩名中國選手——毛澤東和周恩來,球台的另一側,`則是兩名美國選手——尼克鬆和基辛格。

世稱,這是一場“乒乓外交”!

當尼克鬆和基辛格把美國乒乓球隊“發”往北京,毛澤東和周恩來“回敬”了一個“球”,把中國乒乓球隊“發”往美國。

1972年,作為新中國派往美國的第一個代表團——中國乒乓球代表團飛往美國。

按照慣例,代表團團長當然是富有革命資曆的李夢華擔任。李夢華早在15歲時便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任國家體委運動訓練競賽司司長,1960年起出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周恩來考慮到莊則棟在國外的知名度遠遠高於李夢華,提議由這位世界冠軍擔任代表團團長,李夢華為副團長。

在美國,尼克鬆總統擺出友好的姿態,在白宮接見了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緊握莊則棟的手……

莊則棟從運動場走向官場,一躍而為國家體委的負責人。

1972年10月,《新體育》雜誌發表莊則棟的《為革命攀登技術高峰》一文。

他畢竟有過運動員經曆,主張“嚴格訓練、嚴格要求”。

他在文章中寫道:

“我們反對做空頭政治家。我們批判錦標主義、‘技術第一’,不是不要技術,技術是完成政治任務的工具。”

“在劉少奇一類騙子(引者注:當時對林彪的特殊的“專有代詞”)散布的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有一段時間搞了許多形式主義的東西,把實際訓練的時間擠得很少,以為增加訓練時間就不能保證政治掛帥,這完全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同樣,在這種錯誤觀點支配下,贏了球,說是思想贏的,輸了球,又說是思想輸的,完全否定技術的作用。思想隻能統帥技術,促進技術,不能代替技術,不練技術就不行。思想和技術是統一的,思想對頭,技術能更好發揮;技術熟練,比賽的信心更強。一場球打輸了,究竟主要是思想因素?還是技術因素?要具體分析,劉少奇一類騙子鼓吹‘精神萬能’,無限度誇大思想的作用,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形‘左’實右。”

“我們要遵照毛主席關於嚴格訓練、嚴格要求的教導。首先從思想上嚴、作風上嚴、紮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一個擦網球、一個擦邊球,平時訓練能不能盡力去做,有人認為不必認真,比賽時‘拚’一下就救起來了。我覺得,頑強的戰鬥意誌,主要靠平日一絲不苟的訓練作風養成,訓練時鬆鬆垮垮,比賽時靠什麼來‘拚’呢?過去我們為了練擺速,做了一個幾斤重的鐵拍子,每天一早起來就拿著它練,一練就是個把鍾頭,不打到一、二千個回合不回去吃飯,有的同誌當時不大理解,說:‘這小子傻不拉嘰,想幹什麼呀?’我不管,還是練。不少同誌白天按教練布置的計劃訓練,而且要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