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神仙家與道教:神仙家是戰國至秦漢間鼓吹成仙之道的方士之類的人物。他們奉黃帝為長生成仙的榜樣和祖師,並衍化為附會方仙道鄒衍的“五行之德為始終”氣運說和附黃老之學的黃老道。他們提出了多種方術和成仙之法,主要有求仙術、候神、夜祀下神方、鬥旗方、祠灶、祠泰一、芝菌方、望氣、導引、按摩、燒煉等。神仙信仰、黃帝崇拜和各種方術的信行等,也都是道教的重要特征。
2.道教的發展
(1)早期道教的出現:黃老學大約產生於戰國中期的齊國,並一直流傳到漢初。漢初黃老學的主流是帝王南麵之術和陰陽五行思想,但又包含神仙思想。漢武帝時,方士們更以黃帝附會神仙學說,逐漸將神仙學與黃老學捏合在一起。因為黃老學興盛於齊地,而燕齊的神仙家也最活躍,兩者成長於同一環境中,互相影響,終至結合發展為黃老道。黃老道是黃老學和方仙道的神仙學結合的產物,兩者都沒有係統的教義和宗教理論,沒有形成宗教組織,是道教的前身。(2)東漢道教: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於蜀中創立正一盟威道(俗稱五鬥米道)。張陵在西南少數民族環境中學道傳教,吸收了少數民族原始巫鬼教中的某些內容,並對原始巫鬼教進行了改造,與燕齊濱海地域神仙文化相結合,產生了具有新特色的五鬥米道。張陵將其道傳給兒子張衡,張衡又傳其子張魯。他們祖孫三人被後世道教呼為“三張”,稱張陵為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係師,即所謂“三師”。漢末西南民族向北遷徙,氐人等民族北入漢中及漢水上遊,五鬥米道亦於此時傳入漢中。東漢靈帝的熹平(公元172-178)時,太平道(因《太平經》而得名)興起。河北巨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收養徒弟,跪拜認錯,符水咒說以治病,病者多愈,百姓信仰。漢順帝時,琅邪宮崇向朝延奉獻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太平青領書》,內容以陰陽五行為主而多巫覡雜語,朝廷以其妖妄不經而收藏起來,後來張角得到此書,利用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創建起太平道。中平元年(公元184),張角利用太平道這一宗教組織發動曆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黃巾起義遭鎮壓而失敗,太平道從此也就傳授不明。
(3)魏晉南北朝道教西晉道教: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遭殘酷鎮壓,而五鬥米道張魯歸降曹操後獲得高官,具備了比較有利的傳播條件,所以米道逐漸流傳到原來太平道活動的地方,取而代之,以後改名換姓為天師道,傳播南北各地。三國時,曹魏有方術之士甘始、左慈等各有一套道術,這些道術在北方的民眾中有一定的誘惑力。東晉道教:東晉十六國時,門閥士族信奉道教的家族更多,道教進一步深入上層社會的門庭,成為統治層精神生活的重要組織部分。同時,在東漢末到東晉末的短短兩百年中,以道教名義組織的起事很多,其中黃巾起義和孫恩暴動竟危及東漢和東晉王朝的生命。為迎合統治者治平天下的需要,一些士大夫出來按照自己的構想改造道教,其代表人物為東晉葛洪。他的主要著作是《抱樸子》內外篇,內道用以養生求仙,外儒用之兼濟天下,充分體現了魏晉玄學家儒道互補的特色。葛洪的理論堅定了帝王將相和士大夫們對道教神仙長生說的信仰,豐富了道教較為貧乏的宗教教義,開了南方道教注重教理研究的風氣。更重要的是,葛洪將道教神仙學體係和儒家綱常名教緊密結合,強調修仙必須以遵守儒家倫常為先決條件,這樣就將道教改造為符合統治者要求的宗教。
南北朝道教:南北朝的道教完成了道教從民間走向官方的進程,教理教義有了進一步的充實提高,完成了向所謂“高級宗教”的轉化,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加。南北朝的道教雖不如佛教陣容龐大,但也編製了大批經典,豐富了神仙長生的理論,具備了一些宗教儀式和清規戒律,形成某些學派,足可與佛教和儒學在思想文化界鼎足而立了。早在葛洪時,已有道經六百七十卷、符籙五百餘卷,合一千二百卷。葛洪以後又相繼產生《靈寶》、《上清》兩大係統的道經,到劉宋時,陸修靜便能依據這些經書編出《三洞經目錄》,共計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陸修靜模擬佛教《三藏》編纂道經目錄,劃分出三個大的學派,分別了“三洞”的品級先後高低,學派的意識便明顯強烈起來。綜觀南北朝道教,南方道教比較注重義理,對道教理論的建設作得更多;北方道教比較重視軌儀,發展宗教組織。北方的天師道得到寇謙之的改革。寇謙之早年信仰天師道,修張魯之術,並對其進行了改造:一是廢除常規五鬥米道的“偽法”,創建符合統治者需求的“新科”;二是新道教“專以禮度為首”,即采取儒家的禮教為道教的第一要義。清整改革道教的目的是輔佐太平真君實現天下太平,維持統治秩序。南朝初期的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鬆弛,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在此情況下,道士陸修靜對南方的天師道進行了改革。他整頓了道教的組織形式,健全道官按級晉升製,同時,完善道教的科儀規戒,使道教的齋醮儀式初具體係。他還對道教經典進行了分類整理,按照“三洞”分類經書,編撰《三洞經書目錄》。陸修靜對道教的整頓改革使道教在南方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故通常把經陸修靜改革後的南方道教稱為南天師道。
(4)隋唐道教
隋代道教:隋代道教正處於一個轉捩點,隋文帝實行佛道二教並重的政策,利用道教來達到現實的政治目的;隋煬帝與其父一樣,既篤信佛教,又利用和扶持道教。隋的統一,使南北方道教的交流更為便利,南方的上清經法傳到北方,南北各具特征的道教逐漸融會。由於茅山宗領袖人物王遠知的活動,由上清派演變而來的茅山宗,不但鞏固了在南方的傳統範圍,而且逐漸占據了北方。除了京畿之外,漢中、巴蜀、江南等成為隋代道教的熱點區域。隋代道教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尊崇元始天尊,奉為最高神;第二,授道者必須經四十九年始得傳授人;第三,傳授道法的要旨歸於仁愛清靜,經漸漸的長期修行而致長生;第四,傳授道法的先後品次是,先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次受《洞玄籙》,最後受《上清籙》;第五,講經以《老子》為本,次講《莊子》及《靈寶》、《升玄》之屬;第六,道術以符籙為勝,符籙派占主導地位。初至盛唐道教:唐承隋而繼續推進融合,帶來了道教的繁榮興盛。由於融合,原先個性特征十分鮮明的各個道派逐漸在教理教義和宗教儀式上互相滲透,呈現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難以區分的狀況。像南北朝時發展一度超過上清派的靈寶派,此時似“泥牛入海無消息”,其傳承關係已不十分清楚了。茅山宗是唐代道教主流派,善於吸取各家各派之長,它在教理上受重玄學派的影響,又吸取了靈寶齋法,正一法也融入茅山宗。到唐玄宗朝的司馬承禎時,北方的嵩山、王屋山和南方的茅山、天台山等,均成為茅山宗傳道的熱點區域。因司馬承禎的努力,茅山宗還傳到了蜀中。茅山宗之所以成為唐道教的主流,從內在因素說,主要是由於它能兼收並蓄,吸收三教之長,並融會三洞經法,且有一個獨立而嚴密的傳承體係,人才輩出,使茅山宗的發展得到組織上的保障。從外在因素說,茅山宗的曆代宗師大多具有較強的政治活動能力,經過他們的活動,使茅山宗在政治風雲中不僅未遭受打擊,而且還獲得不同統治者的扶持,使它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