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隋唐道教思想,在中國思想史和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個時期,湧現了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王玄覽、李榮、司馬承禎、吳筠、李筌、張萬福等,他們對道教理論的發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貢獻,成為道教思想發展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隋至盛唐時代的文化可用“交融”二字來概括,在這一大文化背景下的道教亦以“交融”為特色。南北道教的大彙合帶來了道教發展的大興盛,統治者的狂熱崇道則推波助瀾,使道教對社會上的人們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
安史之亂至唐末的道教:安史之亂後,處於頂峰的道教跌入低穀,道教經典遭受戰火的焚燒,道教宮觀福地也受到破壞。但唐統治者崇道尊祖的既定政策並未改變,中唐以後道教又逐步恢複發展,到唐武宗時,又掀起一個崇道的高潮。由於崇信道教,加之佛教寺院經濟的過度擴張,武宗於會昌四年(公元844)下令廢除佛教,僧尼還俗。武宗崇道之舉使道教又獲得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五代十國的道教:由唐末藩鎮割據發展而形成的五代十國,統治者沿襲唐代
崇信道教的遺風,進行了許多崇道活動,都在設法利用道教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其中極度崇信道教的皇帝及權貴,則迷戀於道教的神仙長生說和丹藥方術。這一時期,占主流地位的仍是茅山宗。由茅山宗衍生的南嶽天台派,以居住於南嶽、天台而得名,傳授上清大洞秘法或三洞經籙,其中聞名於世的道士較多,如閭丘方遠、聶師道。同時,杜光庭對道教教理和科儀作了一定總結,把各種太上老君的傳說係統化,使老子作為道的化身更加全麵充實,並完善了老君創造天地的神話。
(5)宋元道教北宋道教:北宋道派仍以茅山宗最盛,傳授世係也清楚,統計起來共有八位宗師,符籙道法在此時獲得大發展,特別是所謂“五雷法”,呼風喚雨,甚得統治者青睞。自盛唐統治者大力扶植張天師世係起,張天師道開始複蘇;至中晚唐時,逐漸形成江西龍虎山天師道,並構造出傳承世係。入宋以後,由於受到統治者更加有力的扶持,龍虎山天師道一步步興盛發達。自五代杜光庭總結漢以來的道教老學後,北宋道教學者解注《道德經》者雖不算多,但也有一定影響,並有新特征。像張無夢結合易老,又以內丹為用,發揮道教修煉養身之旨。無夢弟子陳景元注《道德經》二卷,今《正統道藏》收其《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以治身治國為老學之要,認為《道德經》以重玄為宗,自然為體,道德為用,哲學上繼承了唐代重玄學派的觀點,又作了政治上的發揮,在宋代產生較大影響。宋代道教教理的特色一是易、老之學融通開展,另一是內丹學理論的體係化。
南宋道教:南宋道派以符籙派居多,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所謂“三山符籙”為中心,即仍以傳統的符籙派正一、上清、靈寶為主,另外還有淨明道和內丹派南宗,以及新興的東華、神霄、清微等符籙道派。南宋時茅山宗在道教中已不居主流地位,這一地位已由龍虎山張天師道所取代。閣皂宗是由靈寶派衍化而來,其道士多活動於民間,罕見有受朝廷徵召賜封的高道,其影響和地位故不及茅山、龍虎二宗。
金代道教:金統治者一方麵尊玄重道,另一方麵也對道教加以了限製,以防道教“惑眾亂民”。北方社會的戰亂,民族矛盾的尖銳,金統治者對道教上層人士的籠絡,道教自身發展演化因素等等,使太一教、大道教、全真道三大新道派從民間湧現,成為金代道教的主流。
元代道教:入元以後,在統治者的扶持下,道教出現興盛局麵,這種興盛與隋唐道教相比,主要不是教理教義上的,而是教團組織上的,新老道派呈現合流的趨勢,形成了北方以全真道為代表,南方以正一道為中心的格局。
南宋偏安,與金、元對峙,形成繼南北朝之後中國曆史上又一次南北分治的局麵,由此帶來道教發展的新格局,宗派紛起。南方以符籙三山為主,又有神霄、清微、淨明等派,還有所謂金丹派南宗。北方產生了太一教、大道教、全真道等新道派。這是道教史上的又一個轉折時期,教義教製都呈現了新的麵貌,內丹學大為流行,形成以煉內丹為主旨的道派,而符籙派吸收內丹術,形成新的符籙道派,道教再次出現改革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