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清道教
明代道教: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全真道修身養性,獨為自己;正一道益人倫,厚風俗,對於穩定社會“其功大矣”。由於這樣的認識,正一道受到重視,其政治地位高於全真道。明中葉以後,正一道由於道流素質低、對教理教製無建樹等自身因素,加之統治者的疏遠,在上層社會的地位日漸衰落,社會影響也減弱,組織發展停滯。全真道因與元室關係密切,加上明室起自南方,器重正一道的社會功用,故在明代主要活動於民間。明代武當山全真道較引人注目,成為全真道以後發展的基地之一。除張三豐外,明代全真道很少有影響的高道,受明室封賜者更少,與正一道士的顯貴形成對照。政治上的失意,使全真道士更能集中精力拓展內丹學,創立了新的學派如東派,出現了博采眾家之說的內丹學著作《性命圭旨》。
清代道教:清代統治者對道教缺乏信仰和了解,為籠絡漢人,政治上也利用道教,但由於當時道教和民間秘密宗教、秘密會社的關係密切,故對道教嚴加防範,以防其“蠱惑愚眾”。從乾隆起,清廷對道教活動的限製日趨嚴格,道教的地位不斷下降,組織發展基本停滯,教理教義毫無創新。乾隆將正一道的組織發展限製在龍虎山,禁止到其他地方傳道授籙,又將正一真人的品秩由二品降至五品,道光時更下令停止正一真人上京朝覲,正一道與統治者的關係被隔絕。但正一道在民間,其活動還在進行,並向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中傳播。
全真道的中興:全真道在明代默默無聞,入清以後,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為中興本派進行了大量活動,使龍門派實力增加,出現中興氣象。王常月的闡教活動,不僅發展了為數不少的教徒,而且爭取到了清室的庇佑和支持,並進一步擴大了全真道傳播的地域範圍,使龍門派擴展到南方,江浙、武當、四川都有龍門弟子的身影。王常月以強化戒律來規範道徒行為,使之合乎統治者要求,又將內丹修煉與戒律結合起來,要徒眾明心見性,以心性持戒,自覺守持戒律,從而“戒行精嚴”。經王常月中興的全真龍門派,既符合清廷口味,又給一些明遺民提供了精神安撫,起到了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王常月之後,全真龍門派進一步發展,在南北等廣闊地域傳播。在江浙,龍門弟子日益增多,又相繼分衍出一些龍門支派,一派興盛之景。許多文化素養較高的士大夫加入教門,成為中興龍門的骨幹,有些道士如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閔一得著述甚多,對道教思想作了闡發。江浙地區龍門派在發展中又逐漸與正一道相融合,透入到世俗日常生活中。在江西南昌西山,淨明道的祖庭,龍門派支係也在傳衍。在湖北武當山,龍門派的傳播更為盛大,學道者百餘人,其中一些後來又先後去河南、山西、四川、陝西等地傳衍龍門派。直到今日,全真龍門派仍是道教中勢力較大的一派。
道教走向民間:道教曆史走到明清這一步,已成強弩之末,特別是明中葉以後,道教在組織、教理上日趨衰落。然而,起自民間的道教,此時又出現一個回歸民間的過程,新的民間秘密宗教興起,大量吸取道教的內容與形式以充實自己,如明清兩代北方廣為流傳的紅陽教和以外佛內道為特征的黃天教。回歸民間的道教,與百姓的日用生活更趨緊密,尤其在農村,不少習俗與道教有關。明清的歲時節令也多與道教相關,從清人《帝京歲時紀勝》、《燕京歲時記》等著作中,可以看到北京地區的歲時節令和風土習俗出自道教信仰。比如農曆正月十九的燕九節,即為紀念長春真人邱處機的節令;農曆二月十五為太上老君聖誕日等等,都表明道教在一般百姓生活中有較強的活力,道教的一些儀式成為民眾的日常活動。
(7)近代道教
民國道教:民國元年,當時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龍虎山正一的“天師”稱號,道教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宮觀田產也受到衝擊。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神祠廢存標準,決定廢止的神廟中如太上老君、三官、呂祖、文昌等都屬道教,許多道觀改建為學校、機關、軍營。全真道在民國時仍以尊邱處機為祖師的龍門派力量較大,分布較廣,其中北京白雲觀較著名。在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形勢下,道教界人士為維持本教生存,成立過某些道教徒的群眾組織。民國道教基本上停滯不前,對社會的影響及發揮的功能越來越弱,其齋醮儀式以及服餌丹術在民間社會還有較多信奉者,道教具有更多的民間宗教色彩。
(8)當代道教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999年,全國共有作為道教活動場所開放的宮觀1600餘處,縣以上地方道協組織133個,全真、正一乾坤道士25000餘人。為了恢複和健全道教儀軌,中國道教協會於1989年、1995年分別在北京白雲觀、四川青城山舉行了全真派傳戒儀典,又於1991年、1995年在江西龍虎山舉行了正一派授傳度儀典。
道教在創建的時候,即與我國少數民族的宗教習俗有極其密切的關係,在後來的發展中,也一直得到有些少數民族的信奉。到了近現代,道教對我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產生了更為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在瑤族、壯族、苗族中十分突出,在土家族、仫佬族、毛難族、京族、黎族、白族、阿昌族、羌族、傣族、彝族以及納西族等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中也很明顯。
3.主要道派
表1道教主要道派一覽表序號道派名稱簡要說明01正一盟威道(五鬥米道)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於蜀中創立,既有燕齊濱海地域神仙文化的內容,也有西南少數民族的巫教成分。02丹鼎派(金丹道教)對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03符籙派(符水道教)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早期的五鬥米道、太平道,以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正一籙道都屬於符派。宋元時分出神霄、清微、淨明等新的符籙道派。元以降,符籙派統一於正一道。04於君道三國時道教的一個道派,流傳於東吳一帶,存在時間不長,托教祖於吉之名而傳道,從北方流入江南。05李家道魏晉時的一個道派,起源於四川,三國時在吳國廣泛傳播。晉以後李家道與天師道合流。06帛家道魏晉時北方中原和江浙一帶道士以帛和之名在民間俗禱的基礎上發起帛家道。東晉時向上層社會發展,同天師道及上清派逐步融合。
07清水道五鬥米道的支派,托稱為張天師家奴所創。道法仍屬道籙教符派。08靈寶派以《靈寶五符經》為看家經典。其修煉方法主要是重符籙科教,但受上清派的影響,也講存神、誦經;比較重視集體的宗教活動,勸善度人,類似於佛教的救度眾生。09上清派創立人陶弘景。除吸收道教其它各派修行方法,上清派極看重精神的修養,認為要獲得形體永存的高級方法就是存神和行氣。同時主張三教合一,借用佛教理論來完善本派。10樓觀道北魏時陝西終南山一帶興起的道派,是繼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之後產生的又一名道派。隋唐發展至鼎盛,成為當時道教的熱點之一。安史之亂後漸趨衰微,到元代合並於全真道。尊尹喜為祖師。11重玄學派以“重玄”思想注解《道德經》而聞名的一個學派,並非有組織的道派。唐代為其鼎盛期,有一大批以重玄為宗的道教學者,其中以成玄英、李榮等最為突出。重玄派是道教老學中最有影響的流派。12天心派宋代正一派的一個支派,籙以傳授一種新符“天心正法”而得名。13神霄派創始人為江西南豐道士王文卿,形成於北宋末,是內丹籙籙與符融合而產生的符新派。14清微派唐末形成,籙籙內丹與符相結合新的符道派。15東華派創始人寧全真,為北宋末靈寶派分化出的一個支派。16淨明道起源於對許遜真人的崇拜,與靈寶派有密切關係,有人認為它淵源於靈寶派。
17大道教(真大道教)創始人劉德仁於金皇統二年(公元1142)創立。金哀宗正大六年(公元1229)曾一度被禁止,此後幾十年隱於民間傳播;元憲宗時,改稱為“真大道”;元以後,真大道逐漸衰落並消失,或已合並於全真道。18太一教(太乙道)衛州(今河南汲縣)人蕭抱珍創建於金熙宗天眷初(公元1138-1140),得名於該教對太一神的崇奉,其教傳行籙“太一三元法”,從淵源上說屬正一派係統。19全真道喆創教人王(王重陽),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派。大定七年(公元1167),王重陽雲遊至山東半島,正式亮出全真旗號,收了馬鈺等七大弟子。馬鈺掌教期間,教旨以無為為主,以道士的樸素苦行吸引社會人士信向,尚未與統治者結上關係,也未營造宮觀。公元1187-1219年,劉處玄、邱處機先後掌教,以山東半島為活動中心,特別注重爭取金朝統治者的承認和重視,並開始營造宮觀,建立宗教活動基地。公元1219年起,全真道的發展到達鼎盛,邱處機取得成吉思汗的尊敬,此後全真弟子大建宮觀、廣收門徒,全真道觀逐漸遍布北方;元代全真道不僅在北方成為道教重心,還渡江南傳道,江浙鄂閩等地都有全真道的活動蹤跡。約從元中期至元末,全真道發展呈外盛內衰之象,教風有變,趨於蛻化,教內高道缺乏,落入發展平平的局麵。
20玄教元代道士張留孫創建,屬龍虎宗的一個支派,集中分布在江南一帶,在北方的道教活動不多。玄教在理論上沒有什麼建樹,僅存在於元代,但對促進正一道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曆史作用。21龍門派全真道的一個支派,邱處機為開派祖師。自清初王常月在北京白雲觀以及南京、杭州、武當山等地傳戒收徒之後,龍門派於是中興,盛傳天下。其間支派繁衍,很多支係更流傳至近現代,幾乎為全真道的代表,世有“龍門半天下”之說。該派以精於內丹學著稱於世。22遇仙派創始人馬鈺,屬全真道支派之一,以清淨修煉為主旨。23南無派創始人譚處端,屬全真道支派之一,其勢力和影響都不及龍門派。
24武當派
因起於湖北武當山而得名。宋真宗時(公元998-1022),正一派首先傳入武當山,成為武當山道教主體,並曾在該山傳過以下支派:大茅派、三茅派、火居道。明洪武(公元1368-1398)期間,龍門派四代邱元清到武當主持玉龍宮,至清代中葉龍門派成為武當道教的主體。明成祖永樂(公元1403-1424)時,屬全真一係的道士張三豐門下形成了一個與全真道教義教製及宗風都有所不同的道派,世稱武當道派。據《諸真宗派總簿》載,武當道派有自然派、三豐派、日新派、蓬萊派等傳衍近代,字派多達八支。
25碧洞宗
清朝康熙年間道士陳清覺所創,屬全真道龍門派的支派。現在青城山、青羊宮的道士都屬此派。
26中派
元道士李道純,丹法融彙三教,自成一家,被後世道教稱之為內丹“中派”。實際上中派並非教團,也不是金丹內煉派係。
27東派
明嘉靖時陸西星所創,屬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未立教,故師徒傳授係統記載不詳。
28西派清鹹豐年間李涵虛所創,屬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
4.先哲和高道
名稱簡要說明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河南新鄭縣西北),稱軒轅氏。黃帝具有劾製鬼神的神力。老子楚苦縣厲鄉曲仁裏(河南鹿邑東)人,姓李氏,名耳,字伯陽。為道家之祖。關尹春秋時期天水人,字公度,道書中稱作關令尹喜。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關尹後來得道成仙,號文始先生,證位為無上真人,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元順帝至元三年加封文始尹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
莊子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道家著名代表人物。莊子精通老子之學,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者,在曆史上“老莊”並稱。後得仙而去,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宋徽宗封微妙元通真君。列子也稱列禦寇或列圄寇,是戰國時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書有舊本二十篇,多寓言。唐開元號列子書曰衝虛至德真經。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衝虛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號為衝虛觀妙真君。張道陵初名陵後名道陵,字輔漢,張良(子房)八世孫,後漢沛國豐縣人。創立了正一盟威天師道,俗稱五鬥米道,故稱張道陵為祖天師。是為道教第一代天師,而為道教正一教祖。魏伯陽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人,東漢著名煉丹家。其思想對道教的煉丹術影響很大,被世界公認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煉丹家。黃初平(黃大仙)浙江金華人,晉代道士,是道教著名的神仙。葛玄(葛仙翁)字孝先,三國時吳國丹陽人。證位太極左宮天機內相,道教中稱為常道衝應孚佑真君,世俗尊稱為太極葛仙翁。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人,葛玄(葛仙翁)的從孫,世稱小仙翁。東晉著名道教人物,著有《抱樸子內篇》,係統總結了晉以前的煉丹成就,記載了大量的古代丹經和丹法,對其後煉丹術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可助己長生成仙,亦可利濟世人。許遜(許真君)字敬之,南昌人。晉代著名道士,被尊為淨明道派祖師。宋徽宗敕封為至道玄應神功妙濟真君,證位為天樞使相,為天府四相之一。魏華存(252-334)字賢安,任城人。晉代女道士,道經中稱為紫虛元君南嶽魏夫人。被上清派尊為第一代宗師。寇謙之原名謙,字輔真,祖籍上穀昌平。北魏著名道士和新天師道/北天師道的代表人物。
吳興東遷人,字元德,號簡寂,三國東吳丞相陸凱的後裔。南朝劉宋時著名道士。創造了三洞四輔十二類的道教典籍分類體係,為隋唐以後曆代整理道書、編修道藏所沿用。陸修靜(406-477)陶弘景字“通明”(456-536),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附近)。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高道,也是一位煉丹家、醫藥家、文學家和學者。編《真誥》一書,係統闡述上清經派的曆史,成為上清派的實際創始人,並且在茅山經營多年,開創了茅山派。精於醫道,其《本草集注》首創藥物分類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追封為“妙應真人”。擅長陰陽,推步(算命),妙解數術,親自采製藥物,為人治病,後世尊其為“藥王”。其醫學著作集方廣泛,內容豐富,對後世醫學和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司馬承禎(647-735)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人。唐代著名道士,上清派第四代傳主。其道教理論對後世道教修煉理論的發展和北宋理學的形成,皆有一定影響。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今河南陝縣)人。唐初道士,傑出的道教學者。精研《老》《莊》之學,著有《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和《南華真經疏》,在注疏中著重闡發“重玄”思想,使“重玄之學”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的一大主流。吳筠(?-778)字貞節,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縣)人(一說為山東人)。唐代著名道士。著有《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心目論》、《形神可固論》等。杜光庭(850-933)字賓聖(又賓至),號東瀛子,外州縉雲人(又長安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生平著作極豐,是唐末五代道教學術集大成者,為道教的建設、傳播與發展有多方麵的貢獻。譚峭字景升,泉州人。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學者。著有《化書》六卷,在道教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或說為普州崇龕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其宗教思想融儒、釋、道三家學說,啟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其道教丹道思想為宋元道教內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王文卿(1093-1153)字予道(又述道,),號衝和子,建昌南豐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創始人。張繼先(張天師)(1092-1127)字遵正(或字嘉聞,又字道正),號“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道教天師派第三十代天師。陳景元(1024-1094)字太初,自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道士,著名道教學者。著述甚多,主要有《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南華真經章句音義》、《衝虛至德真經釋文補遺》、《西升經集注》等。北五祖全真道所尊奉的五位祖師,其分別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海蟾帝君劉海蟾,重陽帝君王重陽。因與南五祖相對,故稱其為北五祖。據《金蓮正宗記》記載,太上老君將全真之道傳與金母,金母傳與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道與東華帝君王玄甫,東華帝君於終南山凝陽洞傳長生真訣、金丹火候、青龍劍法與正陽帝君鍾離權。鍾離權授呂洞賓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文。純陽帝君呂洞賓傳授清靜無為,養性修命及金液還丹道法與劉海蟾和王重陽。海蟾帝君傳道與張紫陽,其後學形成南宗。王重陽傳與北七真,其後學形成北宗,此後全真之道傳播日廣,全真道徒遍布天下。南五祖道教金丹派“南宗”或“紫陽派”尊奉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等五位為祖師。因多在南方活動,所以稱為“南五祖”。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海蟾帝君劉海蟾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煉得道。他將金丹之道傳給石泰,石傳薛式、薛傳陳楠、陳傳白玉蟾。南五祖的內丹理論對全真道有較大影響,使之更加充實、完善。他們留下大批內丹專著,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對氣功學、醫學、人體科學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北七真北七真為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分別為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因其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故被尊為“真人”,且其活動主要在北方,故稱之為“北七真”。七真時期全真道得到了極大發展,七真在各地分別創立了新的全真道教派。馬鈺: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全真道崳山派;郝大通: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全真道清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