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名全一,一名君寶,號三豐。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約活動於元延佑(1314-1320)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間。元明道士。一生漫遊天下,行蹤莫測,號稱“隱仙”。首創太極拳注以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於世。高倡三教同源一致,主張修道就是修“陰、陽、性命”之道、“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其著作較多,清人李西月編有《張三豐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杜道堅(1237-1318)字處逸,自號南穀子。當塗(今屬安徽)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著有《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關尹闡玄》、《文子纘義》等。李道純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精於內丹學,為南宗白玉蟾再傳弟子。後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著作甚多,主要有《道德會元》、《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等。張宇初(張天師)(1359-1410)字子璿,別號耆山。明代正一派著名道士。號稱列仙之儒。以其“天人一致”宇宙觀為基礎,具有明顯的“三教合一”思想。著有《峴泉集》中之《太極釋》、《先天圖論》、《河圖原》、《辨荀子》、《辨陰符經》諸篇。陸西星字長庚、號潛虛子。揚州興化(今屬江蘇)人。明代道人,內丹東派開創者。是兩宋、元明道教內丹雙修理論的集大成者。王常月(?-1680)俗名平,法名常月,號昆陽,山西長治人。清初著名龍門派道士。他為順治帝所器重,賜為“國師”。康熙三年(1663)王常月親率弟子南下,在南京、杭州和武當山開壇授戒。一時,南方道士紛至門下。龍門派在當時整個道教日趨勢衰頹的情勢下,呈複興之象,並成為全真道中勢力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支派。王常月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祖”。道教長生成仙信仰被他改造,其思想具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婁近垣(1689-1776)字朗齋,號三臣又號上清外史。鬆江婁縣(今上海鬆江縣境內)人。清代正一派道士中唯一能以著述留傳後世,其著述有《南華經注》一卷,《禦選妙正真人語錄》一卷,《重修龍虎山誌》十六卷,刪定籙《黃科儀》十二卷,校訂《先天奏告玄科》一卷等。
劉一明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府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清代著名內丹家。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閔一得(1758-1836)字小艮,道名一得,自號懶雲子。浙江吳興(今潮州市)人。清代著名內丹家。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李西月(1806-1856)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後更名西月,字涵虛,號長乙山人。四川樂山人。清代著名內丹學家。其所傳丹法被稱為西派。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清末著名內丹學家。其丹法以“玄關一竅”為核心,以儒道融通為特征,深入淺出,頗受當代學者重視。5.洞天福地為了長生成仙,道教建構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仙境。仙境也是道教神仙長生教義的具體體現。這些神仙所居的勝境,有在天上的,如三清境;有在海中的,如十洲三島;有在名山洞府的,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住在洞天福地。洞的意思是“通”,洞中修煉與神仙接通,與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此福地可度世不死。道教將洞天福地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1)十洲三島戰國時,神仙方士構造出海中三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相傳在渤海中,為仙人所居,有不死之藥。以後道教將其發展為十洲三島,即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州、生洲、鳳麟洲、聚窟洲及昆侖、方丈、蓬萊三島。(2)十大洞天十大洞天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據《雲笈七簽》卷廿七所載是:第一王屋山洞,第二委羽山洞,第三西城山洞,第四西玄山洞,第五青城山洞,第六赤城山洞,第七羅浮山洞,第八句曲山洞,第九林屋山洞,第十括蒼山洞。(3)三十六小洞天道教稱其在諸名山之中,也是上仙所統治之處。據《雲笈七簽》卷廿七所載是:霍桐山洞,東嶽泰山洞,南嶽衡山洞,西嶽華山洞,北嶽常山洞,中嶽嵩山洞,峨嵋山洞,廬山洞,四明山洞,會稽山洞,太白山洞,西山洞,小溈山洞,山洞,鬼穀山洞,武夷山洞,玉笥山洞,華蓋山洞,蓋竹山洞,都嶠山洞,白石山洞,岣嶁山洞,九嶷山洞,洞陽山洞,幕阜山洞,大酉山洞,金庭山洞,麻姑山洞,仙都山洞,青田山洞,鍾山洞,良常山洞,紫山洞,天目山洞,桃源山洞,金華山洞。
(4)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理,其間多得道之所。據《雲笈七簽》卷廿七所載是:地肺山,蓋竹山,仙磕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清嶼山,鬱木洞(中華道教大辭典作:鬱示洞),丹霞洞,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三皇井(道教大辭典作: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中華道教大辭典作:合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蘿山,虎溪山,彰龍山,抱福山,大麵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穀山,張公洞,司馬悔山(道教大辭典作:司馬梅山),長在山,中條山,茭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山,金城山,雲山,北邙山,盧山,東海山。
(5)名山
晉代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金丹》中說:“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因為名山不僅環境幽靜,而且是天地正神所居之地,隱居名山之中煉製仙藥,可獲神靈福佑。曆代道士或為遠離塵囂,或為尋覓神仙,或為合藥煉丹,多隱居名山以修道。由於道士們的棲居,許多名山逐漸成了道教聖地。如著名的五嶽,以及武當山、青城山、龍虎山、茅山、終南山、羅浮山等名山,均被視為道教仙山。
01泰山山東省中部五嶽之首——東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洞天。據載,隱居泰山最早的道士為晉代道士張忠。現較大規模的建築為岱嶽廟、王母池、碧霞元君祠等。02衡山湖南省中部五嶽中的南嶽。號稱“南嶽四絕”之一的水簾洞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都在衡山上。漢代的茅盈,先詣南嶽拜師學道;晉代女道士、上清派創始人魏華存避亂南渡,棲止南嶽,在此修習授徒,直至八十三歲仙舉;唐代高道司馬承禎,開元間自海上乘桴至南嶽,結庵九真觀北。衡山上的道觀廟宇以南嶽大廟最為宏偉。03華山陝西省華陰縣南五嶽中的西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相傳道教的道祖老子曾到過華山。道士之隱居華山者,較早的有北魏著名道士寇謙之。唐宋間,華山道教開始興盛,大批道士隱居華山修道,其中最著名的是陳摶。金元時,又有劉道寧、毛養素、賀誌真、史誌堅、褚誌通等道士隱居華山。明清時,有高蓬頭、程化樂、劉虛中、範養民等一批道士居此山修道。華山現存的道教廟宇主要有山下的西嶽廟、玉泉院和山上的東道院、鎮嶽宮、玉女祠、翠雲宮等。04恒山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塞上地區五嶽中的北嶽。為三十六洞天的第五洞天,相傳漢代的茅盈曾入恒山修道。至唐代,著名道士張果(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曾長期隱居恒山。恒山上較早的宮觀為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修建的北嶽廟。05嵩山河南省登封縣五嶽中的中嶽。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六洞天。漢之張陵,魏之左慈,晉之鮑靚,相繼入嵩山修道。至北魏,道士寇謙之隱居嵩山七載,隋唐時期,上清派宗師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高道名師
曾隱於嵩山。宋元時,有道士許昌齡、賀蘭棲真、喬誌高等入住嵩山。現有創建於秦代、清代乾隆時重修的中嶽廟(原稱太室祠)。06茅山江蘇省西南部原名句曲山,相傳西漢景帝時,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煉、得道成仙,後人為紀念他們,遂將句曲山改稱三茅山,簡稱茅山。道教稱之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西晉女道士魏華存修道茅山,後被尊為茅山宗開山太師。齊梁之際,陶弘景創建茅山上清道派。宋元時期,後世所稱“三宮五觀”均建成於此時。現有主要道觀九霄宮和元符宮。07千山遼寧省鞍山市東南20公裏處原名千華山、積翠山,又稱千朵蓮花山。清康熙年間,遼寧本溪鐵刹山全真龍門派第八代祖師郭守真派遣徒弟劉太琳、王太祥二人至千山,在羅漢洞內修真養性。保存至今的有無量觀和五龍宮。08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江西省鷹潭市原名雲錦山,道教第三十二福地,中國道教發源地。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修煉之祖壇,曆代張天師世居之地。曆史上道教宮觀廟宇星羅棋布,今僅存天師府。09閣皂山江西省樟樹市(舊清江縣)東南麵道教稱其為第三十六福地。閣皂山是道教靈寶派的祖山,靈寶派道士稱其祖師葛玄在遊曆諸名山之後,最後於閣皂山東峰臥雲庵築壇立灶,燒煉金丹,道成,於此升天。10嶗山山東半島西南古稱勞山、牢山、輔唐山、鼇山,曆來被譽為“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元代是嶗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大批道士先後來此山修道。最著名者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邱處機。明清時期,相繼有張三豐、徐複陽、李守真等道士入山修道。明代道士孫玄清自幼在嶗山出家,後創立法派金山派,亦稱嶗山派。嶗山道教在最盛時,曾擁有9宮、8觀、72庵。保存至今者主要有太清宮、上清宮、太平宮、華樓宮、明霞洞等。
11武當山湖北丹江口市又名太和山、玄嶽,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陳摶即曾隱居武當山九室岩,辟穀煉氣二十餘年。明初,著名道士張三豐隱居此山。當時的武當山擁有全國最宏偉的宮觀建築,最龐大的教團組織,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山”。現有主要道觀為紫霄、太和、金殿、南岩、遇真、玉虛等六宮,複真、元和二觀等建築。12青城山四川省都江堰市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寶仙九室洞天。青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在蜀中鶴鳴山創立道教,鄰近的青城山即是他傳教的主要地區。從此,青城山道脈繁衍,千年不衰。其間高道輩出,如晉代範長生、隋代趙昱、唐末杜光庭、清代陳清覺、近代易心瑩等。主要宮觀有建福宮、常道觀、祖師殿、上清宮、老君閣等。13羅浮山廣東省博羅縣西北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七洞天(朱明耀真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四福地(泉源福地)。東晉時,著名道士葛洪曾在羅浮山燒煉丹砂;隋唐,蘇元朗、軒轅集等著名道士先後隱居於此;宋元,陳楠、白玉蟾、鄒葆光等名道士隱居羅浮山修道。清代,龍門派一個支係傳法於羅浮山酥醪觀。羅浮山舊有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說,現尚存五觀五寺。14終南山周至縣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道教發祥地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開創了樓觀道派。唐末五代,盛傳於世的鍾呂金丹派諸道士,如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均曾隱居於終南山。至金元,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修道於終南山附近之劉蔣村、南時村,終南山遂成為全真道最早的發祥地。邱處機大興全真道後,即用大力開拓終南山之宮觀,使終南山道教走向鼎盛。終南山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台為中心的建築群
15廬山江西省古稱匡廬,又名匡山。廬山道教曆史悠久。早在三國時期,就有著名道士董奉隱居廬山般若峰下。南朝劉宋時,著名高道陸修靜因避太初之亂南遊,於大明五年(461年)至廬山隱居修道。之後,道教在廬山有相當的發展,先後建有祥符觀、先天觀、景德觀、白鶴觀、廣福宮、太平宮等眾多廟宇。16齊雲山安徽省休寧縣古稱白嶽,曾名列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唐朝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即有道士龔棲霞隱居於齊雲山天門岩。明朝,齊雲山道士常往武當山訪師求學,以致齊雲山宮觀建築、道規道製,多仿效武當。嘉靖、萬曆兩朝,龍虎山嗣漢天師祖孫三代先後留駐齊雲山建壇設醮,正一派開始在齊雲山發展勢力,遂形成了武當山全真派與龍虎山正一派並存的格局。齊雲山擁有大量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曆史上曾多達1400餘處,今僅存462處。年代較早的是北宋大觀、南宋紹熙年間的石刻,明清的約占總數的80%。這些碑刻和摩崖石刻,真、行、草、隸、篆俱全,具有極高的書法鑒賞價值。17武夷山福建省的西北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之天)。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曾隱居武夷山,並住持止止庵。曆史上武夷山道教宮觀有九十九觀之說,現在隻有桃源洞尚為道觀。18崆峒山甘肅省平涼市相傳秦漢時期,就有道人在此築館修煉。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在崆峒山已十分興盛。明朝萬曆年間,皇帝下令按武當山規製修築宮觀,從此崆峒山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十方叢林。當時全山有八台、九宮、十二院等廟觀40餘座,現尚存道教宮觀15處。
全真道北七真所創七教派
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喆,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當時南宋與金對峙,中國北方為金朝的女真貴族所統治。全真道為金代產生於中國北方的新道教。全真道教義的特點:①提倡三教合一。王重陽本出儒門,繼讀佛教《波若心經》而有徹悟,甘河遇仙,授以秘訣之後,乃出家修道。由此經曆,提出三教圓融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他建立的“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等,都以三教為標誌。他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並以一本三枝為喻,認為“三教者不離真道”。(《金關玉鎖訣》)教雖有三,其道則一。所以教人讀《道德徑》、《清靜徑》、《波若心經》、《孝經》,兼采道、佛、儒三教徑典。②不尚符,不侈談神仙長生。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的內丹修煉。王重陽說:“欲求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重陽立教十五論》)”從而根本上否定長生不死之說。丘長春說:“吾宗所以不言長生者,非不長生,超之也。”(《丘祖語錄》)識心見性則可超脫生死,自然不存在長生的問題,主張明心見性,除情去欲。認為修道即是明心,重陽說:“先求明心,心本是道,道即是心。”(《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明心見性,本是佛教禪宗口號。全真傳道膠東王重陽,收徒金蓮七真人。道的內丹理論既吸取佛教心武官少年劉長生,靜心修煉終成功。
性不生不滅,明心見性說,又與儒教的正心誠意,盡心知性相結合,既體現會通三教的特征,同時也是內丹思想在吸取禪宗和理學之後,在哲學上的深化。⑤主張功行並重,清淨恬淡,無私寡欲。功指內修的功夫,行指濟世利人的德行。所謂“有功無行,道果難成;功行兩全,是謂真人”(《晉真人語錄》)。重陽教人“斷酒色財氣”(《重陽教化集》)。於己則不婚娶,素食、節欲、少睡。苦節勵行,甚至乞食,赤腳行荊棘,夏不飲水,冬不向火,苦行磨煉。時人則先人後己,於物無私,拔苦濟貧,行醫施藥為全真傳統的濟世活人之道。全真道士住茅庵草屋,苦行清修。但後來居叢林宮觀,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睞,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日漸蛻化。④重視儒家的倫理道德實踐,強調忠君孝親。王重陽說:“忠君王,孝處機暮年住東萊,七十二歲萬裏行。敬父母師資。”(《金關玉鎖跋山涉水到西域,雪原說帝受敬重。訣》)認為這是煉丹修道的前提。強調忠孝、調和出世與入世,更能適應後期封建社會的需要。王重陽有七大弟子,即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號為“北七真。”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陽卒後,七人弘揚師教,各立宗派。馬丹陽建遇山派,譚處端立南無派,劉處玄立隨山派,丘處機立龍門派,王處一立崳山派,郝大通立華山派,孫不二立清靜派。其中唯龍門派最盛。13世紀20年代,丘處機應成吉思汗詔率弟子十八人至西域雪山謁見,告以不嗜殺人,敬天愛民為本,受到成吉思汗的尊崇,禮遇甚隆,稱“神仙”而不名。到燕京(今北京)後,即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並免去宮觀道士的差役賦稅,龍門派盛極一時。全真道士久居叢林宮觀,已非昔日茅庵草舍作風,因之清整戒律成為重要任務。長春門下趙道堅強調持戒,開“龍門律宗”,為第一代律師。經六傳至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於清初在白雲觀六次開壇傳戒,以持戒為修道的首要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