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3 / 3)

龍溪園附近原有老母廟,裏麵供奉白衣大士老母娘娘。據說當年日寇入侵窩洛子村,見村四周被一片濃霧遮住,隻好作罷,村民們認為是老母娘娘在保護著他們,所以對她更加頂禮膜拜。“文革”期間,老母廟被毀,近年來附近村民出資於龍溪園上方東南角重建,裏麵供奉著老母娘娘塑像,並設置有供桌、香爐及功德箱。

龍溪園附近現存梅岑洞(老母洞)、藥王洞、龍王洞、四海泰洞等洞窟,連同附近重修的老母廟,由大周家村村民王寶宙負責管理。這些洞窟與寒同山神仙洞同屬道家石窟,對研究膠東地區道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注:程皓,萊州市人。

神山洞遊記

初遊寒同山神仙洞,放目遠山,思悟神洞,憧憬紅葉綻放,層林盡染景觀而有感抒懷,賦詩兩首為紀。

風送霧氣雨連綿,

初臨寒同拜神壇;

七頂鐵槎仙境幽,

八寶雲光天地寬。

峰涵六洞演道韻,

水流九曲彙龍灣;

歲月跌宕證勝跡,

山河錦繡美名傳。

遊覽勝跡瞻仙宮,

滿目景色蕩心胸;

待到紅葉染層林,

華夏勝境美寒同。

神山有靈遠近聞,

禱祈虔誠香火頌;

洞破未損太極魂,

日月煉得陰陽功。

1978年9月17日於寒同山

風雨行

當年,為了給父親治療風濕性心髒病,訪得民間名醫葉春興,騎自行車載著父親自北楊村行50裏山路,到寒同山下大台頭村求醫,有感抒之。

晨曉滿天星,騎車風雨行;

台頭有神醫,春興醫父病。

先生非老翁,今年五十整;

厚道盡醫心,話語結友情。

四趟來調治,病情有轉應;

怎奈患病久,病根難除淨。

三秋正大忙,不能常啟程;

麥綠楓葉紅,病根要除淨。

1978年9月18日於大台頭

贈語

大台頭村葉春興醫師之兒、女曾陪同登寒同山有感。小詩一首寫給其女兒葉枝鳳,鼓勵她發揚誌向,是為表謝意及祝願的贈言。

紅楓葉韻金秋開,

青鬆綠色不言敗;

寒同山水天地闊,

汝當奮發展英才。

1978年9月18日於大台頭

拜神山洞

多年前為父親治病求醫曾至大台頭村,登寒同山,拜祈神仙洞,禱求仙師佑護父病早愈,賦詩兩首,《風雨行》記取當時心境。

治病療疾赴遠山,

彎路崎嶇寒同前;

載父單車孝子心,

尋得名醫施藥典。

祈福神洞拜蟠龍,

道祖天尊誠許願;

求禱高堂身全愈,

頌歌詩文讚群仙。

1978年9月17日於寒同山

寒同山神仙洞

寒同山神仙洞,屬道家石窟,位於城東南8公裏處。主峰海拔337米。有6座道家石窟,另山陰還有“皇姑洞”,供奉道家諸仙石窟造像36尊,有兩洞頂鑿刻浮龍,神態逼真,全國罕見。全真教七真人之一劉長生曾在此山修煉,現有王姓道士傳人在山上管理。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道寒同香火盛,

聖祖三仙顯神靈;

山崖九頂熒光洞,

騰繞祥龍懸宮頂。

2001.11.10於寒同山

開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