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3 / 3)

清明遊人踏青時,

祈佑豐年保康安。

2011.11 於寒同山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是寒同山的盛大節日。從前,這裏有戲台、廟會、集市、飯店,過節的人川流不息,絡繹不絕。曾幾何時,一度中斷。近些年又承傳統,再現人潮如流的景象。每逢是日,善男信女,手捧紙燭供品,香火金幣,來到寒同山,登山拜祭佛祖、道尊。此情此景,象征著神山仙境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和寒同山文化對外傳播的巨大影響。

三月初三登寒山,

放生香燭拜神仙;

善男信女祈佛道,

虔誠許得幸福願。

向往美好人如潮,

正己寬融心致遠;

更是陽春踏青時,

歡聲笑語天地間。

2011.11 於寒同山

寒同修禪

寒同山水美,修禪成正果。山青水秀風光好,靜寂淡定氣爽然;踞於九峰之中位,聚得山水之靈氣,是來此修禪養靜,得道成仙的上佳之處。

勝境寒同助修禪,

暮古晨鍾鳴寺院;

朝誦經卷和木魚,

居僧靜坐默誠念。

心中有佛自稱佛,

身有善行可成仙;

此處悟得生死義,

能將快樂致永遠。

2011.11 於寒同山

禪柿

寒同山資聖寺院內,有一株柿樹,柿樹長在寺院,每日聽禪誦經,領悟佛理禪意,儼然一株禪柿、神樹。人們譽其為佛祖護法,恭而敬之,樹上生長的果實,亦不去采食,而是用來供奉佛祖。

資聖寺中沐莊嚴,

一株護法生庭院;

四季聞經聽鍾鼓,

金柿碩果供神仙。

2011.11 於寒同山

仙洞和神樹

人們相傳,寒同山曾七七四十九天大霧遮山,霧開天晴,神仙洞就呈現在寒同山前半腰之上。山野上生起了五角楓樹,相傳是道祖親自栽種。春夏綠翠蔥鬱,到了秋天寒霜將楓葉染出一片紅豔,成就錦繡斑斕的神仙境界。天神開洞府,人們稱為神仙洞,丹楓隨神洞而至,為仙境增色,被稱為神樹。天降白霧遮峰巔,

神啟仙洞度人間;

嵐野種植丹楓樹,

秋綻紅葉美聖山。

2011.11 於寒同山

禪楓

在寒同山資聖寺院內西側,曾生長有多株楓樹,現在僅存一株。她如同護法一樣守護著殿堂。冬日裏一身幹枝,鐵骨錚錚;春夏之間,汲風沐浴,碧柔綠翠,茁壯繁茂;秋霜染紅,滿樹姿彩,向天上人間絢麗姣豔。她以自身溶入自然的禪意,在佛教聖境中修煉著無量壽佛。

丹楓獨株立佛境,

風雨滄桑競長成;

靜修梵界循禪律,

渾然天地昭人生。

朝鍾暮鼓寓開悟,

禮佛聞經啟靈性;

未覺仙境春秋過,

凡間百載冬夏行。

2011.11 於寒同山下

寒同靈芝

在寒同山資聖寺西側曾長有楓樹,早年曾於楓樹根部長出過靈芝。凡靈生長之地必有靈氣,生長靈芝亦為萊州之地的祥瑞之兆。

神山蘊吉氣,

仙境生靈芝;

丹楓根下出,

枚枚顯秀姿。

綻放兆祥瑞,

豐碩報盛世;

秋韻賞紅葉,

和諧融天時。

2011.11 於寒同山下

大力神曹三

曹三,寒同山西南十裏小曹家村人。身高力大,曾傳一食三升,遠近聞名。清末時,寒同山重修王母宮,於西朱旺村采得殿堂門檻石(青石,又名溫石),重達千斤。以十八壯力舁至山下,山徑狹窄,無法共舁。尋來曹三,18人抬於背上,曹三獨負而上,麵不改色,氣不稍喘,時人讚曹三之神力。下山時,曹三在山腰下處石階上坐息歸天了。人們皆說曹三是“大力神”,因修王母宮下凡,完成使命就歸天複命去了。人們羨其神力,傳為佳談,並為紀念其事跡樹起了一座“曹三亭”。“曹三亭”原建在王母宮外下側,鄉人時有攜童子來祭拜“曹三亭”者,祈盼孩童身健體壯也。

寒同仙境有奇人,

揹石登山大力神;

王母宮外曹三亭,

可為兒郎祈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