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2 / 3)

九裏井溝險惡池;

東西澗裏不見天,

牛欄台高恐有失。

2011.11 於寒同山

附劉羅鍋諺語:

青石橋、青石橋,沒人敢抬轎;

九裏溝、九裏溝,哩哩啦啦走十秋;

井溝愁、井溝愁,又要走十秋

東西澗、東西澗,進去不見天;

牛欄台、牛欄台,上去下不來。

皇上要來神仙洞,十年誰來理朝政。

采風會

2011 年11 月26 日,在寒同山下大台頭村召開專題采風會。組織了村中知名老人參與座談,村委領導參加會議。大家談了許多有關神山聖水有價值的資料、故事、傳說,並且會後村委安排專人繼續發掘整理。心存感激,以詩記之。

寒同山下集元老,

聖水神山采風考;

暢所欲言話風物,

龍灣仙洞顯真貌。

2011.11 於寒同山

致大台頭村委

在采風會及午宴時,交流研討了許多有關大台頭村發揮地理優勢和人文資源,引入人才、資金,開發打造旅遊產業和建設萊州市旅遊文化基地的一些想法與思路。為鼓勵大台頭村委在發展旅遊文化事業中發揮更積極主動作用,臨場寫下小詩一首,贈祝大台頭村委及毛安良主任為念。

背靠神山壯腰膽,

坐擁龍灣心眼寬;

借力奮發揚才智,

文化旅遊更燦爛。

2011.11 於寒同山

楓祖樹神

在寒同山神仙洞前,資聖寺後的山坳間,生長著一株碩大的五角楓樹。相傳,這是在金末元初開鑿神仙洞時,在山野上生長著許多大楓樹,傳至近代遭到砍伐,僅留下這一株大楓樹了。現在高約60 米以上,兩人拉手很難合圍,相傳足有千年以上樹齡。正是像這株楓樹一樣的楓祖繁衍了這萬畝楓林,這株僅存活的老樹,代表了自遠古傳續的一種精神、傲骨、蘊涵與形象。人們稱這株楓樹為千年楓祖、寒同神樹!

金末元初寒同南,

陡壁斷崖洞府顯;

道祖植下元寶種,

千年楓祖萬畝園。

樹神體壯雙人圍,

山林傲立擎雲天;

身融陰陽太極魂,

點燃秋韻美人間。

2011.11 於寒同山

萬畝楓林

寒同山的楓林如畫,山林中五角丹楓樹的麵積可達萬畝。是中國北方最著名的紅葉勝地,以詩讚之。

寒同秋韻耀斑斕,

萬畝楓林競姣豔。

當年道祖一粒種,

千載仙境成壯觀。

2011.11 於寒同山下

紅葉的傳說

相傳,明代大學士毛紀在辭官歸隱時,皇帝問他有什麼要求,毛紀說:讓我把香山楓葉的種子帶回去吧,我要把浩蕩皇恩撒遍東萊大地。還有這樣的傳說:不知是哪個朝代的公主,聽聞到東萊神山可修道成仙,便拋棄了榮華富貴來到了寒同山。思女心切的皇帝、皇後多次派人勸她回宮,聰明的公主讓來人把這裏的楓樹種籽帶回了京城,說等皇城長滿楓樹的時候,就是她返回宮裏的日子。這樣,就有了聞名於世的香山紅葉!

毛紀攜來五角種,

東萊大地植寒同;

繁延千載層林染,

留得嬌美後人頌。

又傳皇女戀仙境,

獻呈楓籽至宮中;

待得紅染京華歸,

香山飛彩天下憧。

2011.11.5 於吾意齋

祈願楓

在寒同山前,資聖寺西,有一株碩大楓樹,姿彩最美,人們在這裏拍照留念者最多。因靠近廟宇,人們對這棵樹稱為“祈願樹”,有什麼願望和她說,她可以通告神靈,讓你的願望實現。如此念想,無論真假,足見佛道人文善願之殊勝,足見人們對楓樹的這片真情和虔誠的心。

資聖寺外有吉楓,

暮鼓晨鍾得神靈;

凡人許諾祈願後,

寧靜安心事宜成。

2011.11.7 於吾意齋

仙境紅葉

紅葉有情,紅葉有意,紅葉有靈性。紅葉生長在山野寶地,最喜在神壇仙境。寒同山上的五角楓樹,接沃野地氣之靈,感道教神洞之義,聽資聖禪寺之音,染天時霜降之惠,受陽光月露之映,從而長的豐厚,活的鮮豔,成就其仙境勝地之說,豐富其錦繡聖境之顏。仙境紅葉,格外靚麗,因其富有靈性,富有靈感,富有靈動,富有靈彩。

寒同仙境千年洞,

道祖天師騰蟠龍;

嶺上佛號濟香火,

山前聖水澤祥融。

丹楓有緣植福地,

秀枝向善妝林叢;

梵音禪悟聞鍾鼓,

紅葉修得色不空。

2011.11.7 於吾意齋

金龍顯靈

2012 年初春,山東省南郊集團正承置業公司在雲峰山北,雲峰山莊施工過程中,有一條長約三米、粗約10 公分綠色大蛇爬出,被稱為真龍現身,金龍顯靈,傳為佳話。

雲峰動土群居高,

和煦春風萬物笑;

長龍出山顯真身,

守護安寧觀新貌。

幸運石

寒同山前大台頭村在擴建山前停車場時,出土一塊元寶巨石,重約50 噸, 立於山前廣場。意將廣場命名為“幸運廣場”,此石為“幸運石”,亦叫元寶石、招財石、許願石、祈福石、行運石等。成為了寒同山鎮山之寶和神洞仙境的點睛之物。

寒同神韻寶石顯,

立身仙境佑福願;

幸運招財呈如意,

山水有靈祥國安。

金龍寶石

2012 年驚蟄前後,迎著春光萬物複蘇之期,在雲峰、寒同旅遊項目開發之

時,同時出現了金龍顯靈、寶石現身兩處吉兆。實乃天意,以詩讚之。

雲峰承古龍姿揚,

寒同延脈幸運唱;

和諧盛平兆祥吉,

東萊寶地福壽鄉。

寒同山

寒同山是道教名山,是佛教聖地,更以秋韻紅葉而名聞天下。是日,赴寒同山賞滿山紅葉有感而發。

驅車赴寒同,

城南晨曉行;

霜濕染綠鬆,

霞輝照紅楓。

攀登崎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