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1 / 3)

寒同讚

毓秀寒同山,楓林秋葉豔;

菊花晚節香,鬆柏枝茂繁。

怪石貌似虎,枯木似龍顯;

茂林翠修竹,釀水潺連泉。

山有煙霞氣,勢姿龍虎般;

野鶴鬆竹梅,觀後壽延年。

道佛分上下,香火旺不斷;

金秋楓葉節,定在十月間。

十月三十日,最後星期天;

寒同歡迎您,朋友定來玩。

不到美寒同,等於沒下凡;

寒同遊一遊,賽過活神仙。

鬆下居士周文勳金秋作於寒同山下

寒同山

桃槐楓鬆疊紛呈,

佛鼓道罄聲交融;

仰眺白雲岸上紙,

俯瞰北海墨硯中。

真人曾居潛修道,

鄭公留字頌先宗;

也曆狂風經暴雨,

淡雅秀靈貫始終。

鬆下居士周文勳金秋寫於寒同山下

上神仙洞

碧水藍天生態好,

四麵青山峰出翹。

青鬆滴翠石流雲,

千年古邑展新貌。

登山遊客遊仙境,

循階而上悟神道。

鬆下居士周文勳作於雲峰山下

遊雲峰山

遊興舒怡筆架峰,

豪情奔放雲煙中;

摩崖石刻千鈞力,

流泉雲梯夢亦清。

鬆下居士周文勳作於雲峰山下

龍灣神山

背依神山,坐擁龍灣;

發揮才智,創造燦爛。

二月二,龍抬頭,

男女老少祭龍灣。

三月三,登神山,

神仙洞外祈豐年。

鬆下居士周文勳寫於寒同山下

寒同紅葉

薑娜

青時隱於山林中

尋常草木無不同

深秋霜降既曆練

風景雖晚意更濃

讀碑

載千年史

待後人解析

幸幸幸

字可辨文可譯

古今讀往昔

不易

不易不易

難解歲月真諦

201.11.12

注:薑娜,現供職於萊州市勞動保障局

中國楓葉之都

2011年9月,遼寧省本溪市被評為“中國楓葉之都”。楓樹是本溪市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姹紫嫣紅的楓葉是大自然賜予本溪市的瑰寶。和其他地區相比,本溪的楓葉有以下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楓葉種類之多獨一無二。全市現有楓樹麵積26.5萬畝,占林地麵積的3.2%,其規模在國內首屈一指。楓葉種類百態紛呈,從3角楓、5角楓到13角楓等多達16種,色有杏紅、猩紅、血紅,形有心形、扇形、掌形、五角形,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植物季節性景觀。二是楓葉分布之廣獨一無二。在本溪19處國家級風景區中,有15處楓葉景觀非常突出。在6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都分布有楓葉景觀。全市千米以上山峰100餘座,河流200餘條,大中小人工湖20多座,每到秋季,都是賞楓觀楓的重要景區。三是楓葉景觀之美獨一無二。本溪的楓葉千姿萬妙,景觀各具特色,其中關門山的楓葉與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相比,規模更大、景觀更豐富,尤其是“楓王”樹以其葉紅最早、葉落最晚、葉色最豔而聞名;大冰溝擁有世界上為數不多的13角楓葉,十分罕見;鐵刹山因其海拔高、霜期長的氣候優勢,楓葉色彩更顯豔麗。其它地標加拿大國花為楓樹葉。該國境內多楓樹,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意大利城市坎波巴索被稱為“楓葉之城”,因為在二戰期間,加拿大軍隊從德軍手中解放該城,此外,該市到處都種植有各式的巨大楓樹。美國密蘇裏州城市迦太基,被稱為“美國楓葉之城”。楓葉是芬蘭自治市sammatti的市徽。

楓葉之國加拿大

加拿大國花為楓樹葉(3ugarmaple)。該國境內多楓樹、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長期以來,加拿大人民對楓葉有著深厚的感情,視美麗的楓葉為寶。楓葉作為加拿大的標誌,可追溯到1700年前後。加拿大把楓葉作為國家的象征。人們把楓葉作為國徽,國旗正中繪有三片紅色楓葉,國歌為《楓葉·萬歲》。加拿大境內有10餘種楓樹,以黑楓和糖楓為主,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分布最多。每年3月,加拿大還要舉辦傳統的“楓糖節”,人民可以盡情地去品嚐甘美的楓糖。

加拿大地處寒溫帶和寒帶,大部分領土在北緯47°以北。但東南部氣候溫涼,降水充沛,滿山遍野生長著楓樹。秋天,火紅的楓葉給大地披上了盛裝,金風蕭颯,樹葉燦如朝霞,十分瑰麗,令人沉醉。加拿大人對楓葉懷有深厚的感情,視漂亮的楓葉為國寶。

同時加拿大人喜歡丹楓,還因為楓樹的樹液可用以熬製楓糖漿。在加拿大十來個楓樹品種中,聞名的是糖楓(亦譯“糖槭”)和黑楓,它們的樹液如香甜的奶汁,含糖量為0.5~7%,有的可達10%。在樹幹上打個洞,就可采取到楓樹糖液。一株樹齡15年以內的楓糖樹,每年可產糖5斤左右,並可連續產糖50年以上,加拿大每年可從楓樹汁液中得到3萬多噸糖。楓樹糖漿是兒童們最喜愛的一種食品。每年三、四月是收割楓樹糖液的季節,屆時,加拿大人舉行盛大的聚會,慶祝一年一度的“楓糖節”。

加拿大人喜愛楓樹,楓樹葉是加拿大的國花,在莊重的國旗中心繪著一枚巨大的紅色楓葉圖案,楓葉成了加拿大的象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楓葉圖案比比皆是。在商店裏,到處可以看到印著鮮紅楓葉圖案的書刊、用具和手工藝品;就是在小學、幼兒園裏也經常會從孩子們的畫本或作業中發現它;有的人甚至在衣服上也印上一片楓葉;各地出售的紀念品也多用楓葉作為藝術裝飾圖案。因此,加拿大有“楓葉之國”的稱譽。

文學描寫

古詩中的意象: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士、騷人墨客便對楓樹的秋葉十分青睞,吟詠描繪之詩文屢見不鮮。楓樹葉,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常被詩人門用以形容秋色。

有關楓葉的名句

“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唐】白居易《琵琶行》

“山遠天高煙水寒,兩岸樓台楓葉丹。”

——【明】徐霖《繡襦記·共宿郵亭》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南唐】李煜《長相思》

“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唐】張誌和《漁夫》

“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晚唐】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明】唐寅《我愛秋香》

楓葉的含義

楓葉在人們心目中是一種精神象征。由於楓葉的鮮明特點,人們常用它來象征堅毅。楓葉還象征著對往事的回憶、對昔日的伊人的眷戀。人生的沉澱、情感的永恒及歲月的輪回。楓葉的傳說傳說一:在楓葉落下之前就接住楓葉的人會得到幸運。而能親眼目睹楓葉成千成百落下的人可以在心底許下一個心願,在將來的某一天就會悄悄實現。如果能與心愛的人一起看到楓葉飄落,兩人就可以不分開。傳說二: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摘下一片楓葉或撿起一片楓葉,那未來與你度過一生的人就會在撿起楓葉的1周內出現。傳說三:《山海經》載:“黃帝殺蚩尤於黎山,棄其械,化為楓樹。“意思是說黃帝殺了蚩尤後,兵器上染了血,變成了楓樹,楓葉當然是紅色的了。傳說四:宋代詩人楊萬裏在《紅葉》詩中寫道:“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鬆掩醉客。”在楊萬裏眼裏,楓葉竟是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紅的。

楓葉簡述

外形特征

一般為掌狀五裂(也有的品種是三裂),長13厘米,寬略大於長。3片最大的裂片具少數突出的齒,基部為心形。在春夏時節是綠色,到秋天會由於葉綠素轉變為紅色素而呈現紅色。

生長機理

所有的樹葉中都含有綠色的葉綠素,樹木利用葉綠素捕獲光能並且在葉子中其他物質的幫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學物質的形式存儲起來。除葉綠素外,很多樹葉中還含有黃色、橙色以及紅色等其他一些色素。雖然這些色素不能像葉綠素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夠把捕獲的光能傳遞給葉綠素。在春天和夏天,葉綠素在葉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豐富得多,所以葉子呈現出葉綠素的綠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顏色。當秋天到來時,白天縮短而夜晚延長,這使樹木開始落葉。在落葉之前,樹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尋樣製造大量的葉綠素,並且已有的色素,比如葉綠素,也會逐漸分解。這樣,隨著葉綠素含量的逐漸減少,其他色素的顏色就會在葉麵上漸漸顯現出來,於是樹葉就呈現出黃、紅等顏色。

楓葉的用途

觀賞價值

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楓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作庇蔭樹、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與其它秋色葉樹或常綠樹配置,彼此襯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在我國,古人對槭樹紅葉觀賞價值早有認識。如西晉人潘嶽在秋興賦中有“庭樹槭以灑落”之句,可見在西晉(公元三世紀)以前,我國人民已將槭樹栽在庭院中觀賞。由於楓樹之美得到各地人民的共識,在各地園林風景中栽培的楓樹也較普遍。

歐、美、日本的楓樹資源和我國相比數量較少,且開發利用也較晚,但近二、三百年以來,他們在楓葉風景資源的開發利用、選種育種方麵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而且早已形成遍及各地的秋景紅葉風光大型和微型景觀。其中,日本是引種、培育紅葉楓樹最好的國家,秋天的日本是楓樹紅葉的海洋。近百年來,楓樹作為觀葉園林樹種,對它的栽培工作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公園、風景名勝區,特別是植物園,都十分重視楓樹的引種培育工作。隨著我國各地對城市綠化質量和新園林樹種推廣工作的更加重視,人們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楓樹。

製糖經濟

楓葉除具有觀賞價值外,還具有經濟價值,尤其是糖楓和黑楓,本身就是熬製糖漿的上好原料。楓樹液含糖量為0.5%至7%,高達10%,一株15年樹齡的楓樹每年可連續產糖50年以上。食物拌料楓葉糖是以槭樹科植物美洲糖槭(Acersaccha-rumMarsh.)莖內流出的液汁蒸發後製成,成品呈漿狀,故又稱“楓樹糖漿”。糖味甜美醇厚,含85%蔗糖,除用於烹飪調味外,亦可供製甜食、糖果之用。經過處理的槭樹汁,具有獨特的風味。最有名的用法是塗在煎餅及雞蛋餅上,但是也可以用於槭糖奶油、槭糖蛋糕、餅幹、烤豆子、冰淇淋、烤火腿、糖霜、糖漬馬鈴薯以及烤蘋果中。愛用者認為它是無法取代的食品。在我國,楓葉黑糯飯是貴州省荔波縣布依族群眾的季節性美食佳品。每年四月到端午節期間,人們便相約到景區山上采摘鮮嫩楓樹葉,經搗爛、涼曬、濾篩等簡單加工後,擠出汁液浸泡糯米,蒸出風味黑糯飯。用樹葉汁液做染料蒸出的飯,不但有糯米的黝黑油亮感,還增加了植物的清香氣息,口感軟糯,味道微甘、平和醇正,柔嫩鮮美。這秀色可餐的黑色珍品既是人們味覺的感受,又是人們的視覺享受。

雲峰山(寒同山)旅遊區項目簡介

1、項目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