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迎來了今王即位的第二十九個年頭。來已經學會了所有的字,在龜甲和牛骨上刻字的本領,也可謂爐火純青了——雖然他並買不起真正的龜腹甲和牛肩胛骨。他積攢幹糧,準備行裝,決定趁著冬天農閑的時候,前往王都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拜一位巫人為師,邁進祈禱者的行列。
嗇女心中既存著一絲期盼,也隱約有些許的不安。她並不怕來一去不回,遺忘了自己,她隻是擔憂在來滯留大辰的日子裏,自己該怎樣度過這個寂寞的冬天。來把她牢牢地摟在懷裏,用最堅定和可靠的語氣安慰自己的戀人:“拜師隻是一個形式啊,我已經學會了所有的字,很快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巫人了,那時候,我就派人——是的,那時我一定已經有了可派遣的奴仆——我就派人來迎娶你。不要傷心哭泣,我最愛的嗇女啊,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再次擁抱在一起,並且真正成為永不分離的夫妻了!”
離別前的相會,愈發的纏mian悱惻。嗇女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偷偷從家裏跑出來,在淇水岸邊與戀人相擁,雖然屢次遭到父親的責罵甚至拷打,也毫無畏懼。淇水滔滔,流淌不息,他們的愛情是否也能如淇水般永恒不變呢?嗇女堅信這一點,來也堅信這一點,因為他們都還年輕,還沒有經曆過人世的滄桑和無奈。
然而終於有一天,來離開了村子,預先沒有絲毫征兆,也沒有通知嗇女,就悄悄地離開了村子。那天晚上,嗇女一個人孤零零地等待在淇水岸邊,她第一次感到無比的失望和擔憂,第一次心痛得幾乎要栽倒進洶湧不息的淇水裏去。她自己安慰自己,來是害怕分離前的哀傷,怕看到戀人的眼淚,才悄悄離開的。這個答案雖然並不合理,卻勉強能給她一絲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然而,來再沒有出現,一直到他所許諾的春暖花開,他並沒有出現。而第二年的春天,因為突發的變故和災難,嗇女也被迫離開了這個貧瘠的村莊。這對戀人再次相見,竟然已經是整整七年以後的事情了……
【1】“嗇”即穡,指收獲,嗇正即管理糧食收獲的小官。
【2】“夷”泛指古代東方民族,與祖居中原的夏族相區分。
【3】商朝的統治疆域,分“內服”和“外服”,前者王室直轄,後者分封諸侯。
【4】“貞”的意思,就是占卜者。
【5】“巫”指神官,“尹”是高級官員,“臣”是王室的內官,“師”是宗室長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