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這不僅能讓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態,也是成功路上必然的選擇。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發現鮮為人知的奧秘,並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達勝利的彼岸,並不是每一滴汗水都會有收獲,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美麗的結局。我們應該學會放棄,明白這點,也許你就會在失敗、迷茫、愁悶、麵臨“心苦”時,找到平衡點,找回自己的人生坐標。
韓信放棄了常人所謂的尊嚴,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美譽,最終成為一代名將。範蠡放棄了令人羨慕的榮華富貴,才有了攜佳侶,弄扁舟,逍遙泛五湖的佳話。陶淵明放棄了七品大印,才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傳世佳句。
當然,放棄並不是失望的退卻,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獲得是很多人奮鬥的目標,而學會放棄,能讓一個人擁有更好的獲得。懂得放棄的人,能夠清楚地分辨眼前利益和長遠的利益,不會患得患失,更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他們能夠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利益。
曾經有位獵人親眼目睹過一壯舉:當山穀裏的羚羊被逼上絕境時,他們會自動分成兩組:一組是年邁的老羚羊,一組是年幼的小羚羊,他們雙雙跳下山崖,但是奇跡出現了,小羚羊借助老羚羊的背,重重一踏,在空中劃過一條完美的弧線,穩穩的落到了對麵山崖,而老羚羊為了自己的後代,犧牲了自己。
老羚羊這種放棄是值得的,也是令人折服的。其實放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麵對。
但是,不理智的放棄是一種浪費和一種執迷不悟,也是一種對生命的踐踏和對人生的不負責任。懂得放棄的人,會為自己把脈,為自己開處方,分析與之失之交臂的差距,根據自己自身的特點選定一個目標,努力掌握一門專長,開闊視野,沉澱浮躁的心靈,用溫情、柔情,大度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在蕩漾著對生命充滿著愛意的氛圍中,舒展一下疲憊的心是多麼愜意與幸福!
4.放手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得到
有一位住在深山裏生活艱難的農民,遇到一位從外地來的商販,商販給他了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說是可以結出一種好吃的水果——蘋果。
農民急忙將種子小心收好,但他想,既然蘋果這麼值錢、這麼好,會不會被別人偷走呢?於是,他特意選擇了一個荒僻的山野,來種植這種頗為珍貴的蘋果。經過近二年時間的辛苦耕作,終於長成一棵棵茁壯的果樹,並且,結出累累的碩果。
但當他背著筐,氣喘噓噓的爬上山頂時,心中猛然一驚,那一片結出紅燦燦果實的蘋果樹,竟然被外來的飛鳥和野獸們吃個精光,隻剩下滿地的果核。想到這幾年的辛苦勞作,和熱切盼望,他不禁大哭起來。他的致富夢,也就這樣破滅了。他為了不錯失發財和機會把果子種在山野中,而為此竟然失去了所有的果子。
在隨後的歲月裏,農民在懊惱中生活,日子很艱苦,他隻能苦苦支撐下去,渡過了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之間,又過了幾年。有一天,他偶爾間又來到了這片山野,突然愣住了,因為在他的麵前,出現了一大片茂盛的蘋果樹,上麵結滿了累累的果實。這會是誰種的呢?他思索了好一會兒,才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
原來,就在幾年前,當那些飛鳥與野獸們吃完蘋果後,就將果核吐在旁邊,經過幾年來的生長,果核裏的種子,慢慢發芽生長,終於長成了一片更加廣闊的蘋果林。現在,這位老農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這一大片林子中的蘋果,足可以讓他過上溫飽的生活。隻不過,他轉頭一想,如果當年那些飛鳥與野獸們,沒有來吃這小片蘋果樹,今天,就肯定無法形成這麼一大片蘋果森林了。
放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得到,在放棄中進行新一輪進取,你所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可貴。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扇門如果關上了,必定有另一扇門打開了。失去了這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有所收獲。弗朗西絲·梅斯在《托斯卡納豔陽下》裏說過,為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勇於放棄一些東西。這個世界沒有公正之處,你也永遠得不到兩全之計。若要自由,就得犧牲安全。若要閑散,就不能獲得別人評價中的成就。若要愉悅,就無需計較身邊人給予的態度。若要前行,就得離開你現在停留的地方。
可有些人卻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老是煩惱不已,心情不好,這些都是因為他們記性太好,太過執著,總是把太多的事當成大事,以至老讓自己想不開、放不下,糾結在痛苦之中,而別人卻覺得你的痛苦小提大作,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