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灑脫(3)(1 / 2)

前者,他的傷口永遠也好不了,他給別人看一次,他的傷就會嚴重感染一次;而後者在獨自養傷的過程中,傷口會自然愈合,他的身體也會更強壯。所以,既然能被稱之為過去,那不論過去的榮譽還是恥辱,勝利還是失敗,都不值得被我們一次又一次拿出來曬,經過暴曬的次數多了,榮譽和勝利不再是驕傲,恥辱和失敗也不會得到同情,而你的過去會像影子罩住你現在和未來的陽光,迷茫了你的雙眼。

就如電視劇《步步驚心》的女主角若曦從現代“穿越”到清朝。她知道每個人的結局,卻唯獨不知道自己的結局。她忘不了學過的曆史,把自己放在一個能預知未來卻又不敢麵對的位置,最終抑鬱而死。若是她“穿越”之時便除去所有的記憶,她就能痛痛快快隨著自己的心去大膽愛一回了。

過去,在過去的時光裏,在我們的記憶裏,我想都有些難啟齒的糗事,甚至是暗影。我們沒有必要把這些不愉快的記憶來出來反複品嚐,應該看得淡然點,讓這些不愉快的記憶隨風消散,好好地過好我們眼下的生活。

而且話又說回來,過去的事也有美好的,值得我們回憶的。如初戀的美好,童年的趣事,曾經的榮譽和成績……每每想起它們,都會讓我們不禁莞爾一笑,心情大為愉悅。但這些個過往,再美也美不過——此刻!

過去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當下。未來也不會發生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會發生在當下。

當下有你陪伴你左右的親人,有你可以為之奮鬥的工作,有你可以實實在在握在手裏的資源。而早晚有一天,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也會成為過去,那個時候你若仍舊是沉浸在過去式裏,那麼你又何不現在就抓緊現在,珍惜此刻呢?何必又把心思過多地關注於過去,被過去所困擾呢?

趙四小姐的嫂子吳靖是個大家閨秀,天津吳家大院的後代,外公是上海的傳奇人物嚴筱舫。現已一百多歲的老太太仍住在上海的小洋樓裏。每天早起看書讀報,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說起話來聲如洪鍾。吳靖出自名門望族,經曆了民國、內戰、新中國成立、文革,在這社會動蕩時期她必定會遭遇到很多不愉快,不公平的事情,但吳靖如今兒孫滿堂,生活悠哉,問她為什麼會長壽,她會告訴你:“把不愉快的事情忘記!”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是唐詩《金縷衣》中的詩句,它就是在告訴我們莫負好時光。“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生命短暫的可以隻是一瞬間,煙花尚且懂得抓住當前展現最美的自己,我們有什麼理由沉浸過去而忽略現在?過去算什麼,未來又是什麼?生命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活出自己,活出快樂。

閉上眼睛,聆聽自己的心聲,你是在追憶過去還是在想象未來或者是在想此刻的自己要幹些什麼?有些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時間過的快,或者是以前不懂得珍惜。殊不知我們在抱怨的時去候正在失去剛剛得到的。

那麼,對於過去發生的,而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理不想,為了就是不影響現在的生活狀態。我們不要為過去的事情而影響現在,也不要因為過去而產生煩惱,有那時間,莫不如把精力放在現在,解決現在手頭上的事情。

唯有活在當下,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那麼就能增大未來美好願景的概率,從而使生活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發展。生活給我們安排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包括那些看似暫時不那麼令人愉快的事件。

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方式,不糾結於過去的種種包袱,不迷茫於以後的種種未知,人生的意義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悅俯拾皆是;活在當下也是一種豁達坦然的人生態度,在順境中學會珍惜與感恩,在逆境中學會忍耐與包容,過一個充實的人生;活在當下是一種清醒現實的生活態度,生命變化太快,每一秒的我們都不盡相同,正是這種人所不能控製的不確定性,更顯得現在此刻的重要性與價值性。隻有今天才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可以改變、可以用來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