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卻感知不到,世界上的人千差萬別,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生活本來如此,隻有做的很好時,才會有人從心裏崇拜。而不喜歡某人的理由也很多,說話的樣子,說話的聲音,說話的表情,說話的動作……這些都可以成為不喜歡、不欣賞的原因,甚至有些人覺得你幫助他,你的能力比他強,他心裏就不好受,不接受你。那麼,你再如何地去討好,去努力,也不會換來一句“喜歡”。你卻還在一廂情願地用盡辦法讓人家喜歡,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迂腐了呢?若是你因為無法討他人歡心而苦悶、心煩,影響到身心健康的話,那就更是不應該,不值得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不管別人如何待我,反正我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了。”是的,有句話不是說,“我愛你,與你無關,是我自己的事”嗎!但是,在你對之付出感情和時間之後,卻被人當傻瓜一樣恥笑和羞辱,你的心裏難道就沒有失落和倦怠嗎?人的感情像是一架天平,總得保持平衡才得以快樂和欣慰。更何況,在愛情的名義下,你大可以默默付出,那隻是對一個人而已。但若你的目的是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那就用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你不是人民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所以做到最起碼自己要喜歡自己。你不是人民幣,況且還有不喜歡人民幣的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會珍惜你,所以要做到自己珍惜自己。”
有個人不喜歡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至少有他來提醒我們還有很多做的不足,需要改進。有這樣的人在才是最好的,不會讓自己停止不前。我們經常說,敵人才是我們前進最好的老師。同時,還有人會喜歡我,不僅僅覺得我還不錯,這一部分人是支持我們的,也許就可以在困難時幫助我們。而那些表麵上看有一些人和我們關係不錯,認識但無法深交,可在我們有困難時,卻不敢肯定他們能幫上我們,這種單薄的人情來往關係怎能稱之為朋友呢?而我們用精力和時間去討好他們,又有必要嗎?
那麼,為什麼要活在被別人喜歡的熱情裏,被別人的眼光所累呢?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做好自己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喜歡你,不要為了被喜歡而做自己,這樣你失去的不僅僅是被喜歡的權利,還有自己。
3.真正的幸福是要接受生活的瑕疵
幸福,往往披著透明的外衣,我們要用心地去感受,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幸福,常常露著小小的瑕疵,我們要用愛去包容它,才能璀璨它的光芒。
有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麵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第二層,原以為這下可以把斑點去掉了,然而它仍舊存在。他不斷地削掉了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複存在了。
還有一位年輕人,他總因無法讓生活幸福完美而困擾,因此常常陷入煩惱和哀愁之中,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置之度外,似乎非折騰到筋疲力盡不可。
一次,苦悶煩惱的他來到一座寺廟,把自己的苦惱告訴了大師。大師笑著告訴年輕人,終南山麓出產一種幸福藤,凡是得到這種幸福藤的人一定會喜形於色,笑逐言開,快樂似神仙,不知煩惱為何物。年輕人一聽,去尋找幸福藤。沒想到他曆經千辛萬苦得到了幸福藤,生活中的煩惱事還一直纏繞著他,一點快樂的意識都沒有。於是他又找到大師,“我已經得到了幸福藤,為什麼仍然快樂不起來?”“年輕人,我早就料到你還會回來找我,其實幸福藤並非終南山才有,它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東西,隻有你擁有快樂的根,隻要你不苛求快樂和幸福,無論走到哪裏,你都能夠得到快樂。”
這兩個年輕人就是追求完美主義的悲劇。追求完美主義的人為自己設定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強迫自己去實現,並用他們取得的成就去衡量自身的價值。他們會因擔心不完美而內心充滿焦慮和憂愁,不敢冒險,患得患失,總是因擔心失敗而惴惴不安,他們承受著更大的精神壓力,哪還有時間去體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