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法就是這樣:新的突破又帶來新的問題和危機。這以後,作家又以類似《海風輕輕吹》的創作格調寫了幾個作品,但無論在思想深度還是藝術表現上,都沒有突破前者的水平。
呂雷又進入了創作思想上的第三個苦悶期、彷徨期。不要急於求成吧。他再一次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海濱石油基地生活。這一回,他又發現了什麼?人民群眾對四化建設的巨大熱忱,常常使他激動不已。經濟上一窩蜂所造成的浪費現象,更令他警醒沉思: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坦誠地對他說:你是寫小說的,生活中需要“喬廠長”,也需要“反喬廠長”的形象。經濟改革,主要是上馬,促進;但有時下馬,壓縮也是必要的。後退是為了更大步地前進呀!生活,又給呂雷投來一束強烈的光芒,照亮了他久蓄於心的創作題旨。作家的創作上出現了第三次突破——這就是《火紅的雲霞》的問世,這個短篇在《人民文學》今年第一期以顯著位置刊登後,《小說選刊》第二期即於頭條選載,一些重要報刊在論及今年伊始全國短篇創作成就時,都注意到了它。這部作品,較之作家的第一個代表作《海風輕輕吹》,在反映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主題的開掘等方麵,都有了許多進步。呂雷的名字開始為更多讀者所熟悉。建立創作的生活基地,從活生生的流動的生活裏,吸取創作的情思和靈感,使自己的眼光變得銳敏、明澈。這是呂雷短篇創作提供予我們的第一個啟示。
詩、劇、散文、小說熔於一爐——作家的藝術追求
以前偶爾在刊物上讀到呂雷的小說,首先總是被它那別致的標題所吸引。這次,我們集中翻閱了他給花城出版社編選的短篇小說集《雲霞》,才領略到,許多小說的標題,都蘊含著作家涓涓不息的創作詩情。《雲霞》共收短篇十個,其中,以自然風物、風情命題的,就占了六個:《血染的早晨》、《浩浩大江流》、《海風輕輕吹》、《浪花呀浪花》、《春夜,正在悄悄消逝》、《火紅的雲霞》,以及尚未入集的《啊,白雲……》、《彩虹在伸延……》。創造詩的意境,是呂雷短篇創作的一個追求。但是,作家這種藝術上的追求,一開始卻是朦朧的。他在粉碎“四人幫”後發表的第一個短篇《血染的早晨》,讓人性泯滅的悲劇在曙色的黎明時刻拉開帷幕,本可以寫得有情有致的。可惜,小說未能將男主人公侯小斌在生命行將完結的瞬間生出的“淒惻之情”——對少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對生命的渴求,對未來的憧憬與早晨晴明、湛藍的鮮麗色彩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加以強烈的渲染,以至不能產生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也不能使“是誰用我們的鮮血玷汙了祖國晴朗的早晨”的題旨進一步升華。因而,它這方麵的描寫留給讀者的印象,是模糊的。《浩浩大江流》是作家緊接著《血染的早晨》之後發表的第二個短篇。這篇小說,由於作家著力在情節的推移過程中,一步步將女主人公苗芳在特殊環境和條件下反抗“四人幫”倒行逆施的堅韌性格顯露和豐滿起來,因而,當她麵對朝夕與共的大江,思緒翩翩,抒發出:“平時,她平靜極了,美極了,她積聚的力量總不輕易外露,老是默默流著、流著。可是,一旦力量爆發出來,就會是一場壯景奇觀”這樣一種感情使讀者不會感到突兀、牽強。在這裏,作家緊緊抓住了人物思緒中蘊蓄的哲理意念,借助眼前景物的描繪,由景入情,由情入理,從而賦予人物更熾熱的思想光華,賦予主題更深邃的內涵。浩浩大江流,正是人民偉力的象征!作家在有了這樣一些初步的嚐試之後,在小說中追求詩的意境的構想,開始明朗起來。他決定探索一條自己的創作路子。這之後實踐的第一個寶貴成果,就是《海風輕輕吹》。
這篇小說,在體現作家獨特的創作格調上,應該說是較為完整的。它的色彩、情調、意境,甚至語言都洋溢著詩情畫意,飄散著散文的韻味。作家筆下的自然景物,已不僅僅是人物在特定心境下的點燃和烘托,或者由人物和情節體現出來的某種生活內涵、寓意、哲理的一種象征和寄托,而且是人物在整個情節發展過程中情緒變化流動的一個媒介。女主人公夏晶晶因為事業追求失敗而籠罩心頭的“惆悵”之情,就是伴隨著輕輕吹拂的海風升起的,夏晶晶最後從“惆悵”中解脫出來,對生活和愛情重新抉擇時所掀動的感情波瀾,也是在海風的輕輕吹拂下起伏的。夏晶晶情緒世界的變幻,始終是以海風為依托的。
讀這個作品,你總感到有一股綿綿不絕的悠悠情愫流貫其中,這也與作家試圖采用散文的筆調來敘述故事的嚐試分不開的。小說通過女主人公來感覺外部世界的環境和人物內心世界的漩流,將心理刻畫與白描、內心情緒與行動的敘描交織融會,使得整個作品的生活畫麵、人物的感情色彩,都濃縮在像大海般幽深遼遠、沉婉舒展的意境之中,產生出蕩人心扉的藝術魅力。
小說是從夏晶晶考音樂學院未被錄取的心境描寫開始的:
理想,晶晶為之付出過辛勤努力的理想,像隻在大海中艱難向前的小舢板,被一個突如其來的巨浪高高拋起,又被惡狠狠地摔在一塊崢嶸的礁石上,一下子全破碎了。她漫無目的地瞎逛,當一陣陣海風迎麵吹來,使她宛如從噩夢中猛然清醒,她才意識到自己孤零零地站在海邊的望海礁上。
緊接著,依然用散文的筆調,通過夏晶晶的主觀幻覺,留下人物關係的懸念:
斜落的太陽照在平靜的海麵上,像在海上撒下一撮蹦蹦跳跳的光斑。在這疊翠浮塵中,晶晶仿佛看見一雙明亮的眼睛,緊接著,閃爍的光斑中又出現了另一雙含笑的眸子,這兩雙眼睛很快變成了兩張小夥子的臉孔,一個英俊而溫柔,一個質樸而含蓄,他們都張了張嘴,想說話,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之後,依然以夏晶晶的視線為中心,展開人物關係的變化和推移情節,或心理雕刻,或白描勾勒,最後,以散文的筆調結束故事:
一陣海風吹來,晶晶急忙撥開擋住視線的亂發。她看見何帆高高地舉起兩隻手,又把兩隻手合在一起,使勁地在頭頂上搖了搖——啊!晶晶明白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咽著挫折的苦果,可是仍在倔強地奮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