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於廣州
注:《愛海歸帆》,花城出版社1984年出版。[3]文學評論·奇妙的角度奇妙的角度
一顆文學的種子,撒在自然科學的園圃裏,同樣茁壯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張雄輝,我省新崛起的一位頗引人注目的青年作者,就是這樣成長的。
他從小酷愛文學,立誌與文學永結伴侶。他的處女作,是1972年在縣級文藝刊物發表的。不久,他因一個偶然的機遇,幸運地被推薦到廣東化工學院就讀,畢業後分配到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當技術員。生活道路的改變,難道就非要與自己鍾愛的文學伴侶告別嗎?不。在整整沉寂了六年之後,張雄輝仍按自己的愛好來發展個性。1979年1月,《作品》發表了他的短篇《寒夜的來客》。此後,他的創作熱情一發而不可收,至去年10月止,先後在《作品》、《廣州文藝》、《南風》上發了七個短篇。數量雖不算多,卻越寫越好。每篇之間,沒有雷同之處,也沒有八股味,總是寫得那麼聰明,那麼機智,那麼富於情趣。
是的,張雄輝的小說並沒有提出關於人和社會方麵的新課題,新見解,甚至隻是印證了某些早已眾所周知,並被別人無數次表現過的主題。可是,讀他的小說,卻仍能感到新鮮、有吸引力。這其中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似乎在於:作者將自己觀察和表現生活的著眼點,始終聚集在找尋新穎、奇妙的角度上。作者的創作意圖,為其所燭耀;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同樣是從中散發出來,而且,小說的故事在特定的角度中展開後,又往往通過多藝術層次,作種種渲染和鋪墊,到最後大都來一個大的轉折,造成具有諷刺意味的巧合和意外的結局,使整個作品蒙上濃厚的奇警色彩,賦予更深邃的思想內涵。
《寒夜的來客》,就是其中出手不凡的一篇。它比我們讀過的許多揭露“四人幫”題材的小說,有獨自的精妙之處。它將人們在“四人幫”橫行時期,被壓抑和汙損的心靈,置於女主人公一個寒夜的驀然登門,祈求醫生為沒有患精神病的丈夫,開一張“精神病患者”的證明這一特殊的角度裏,加以凝聚和宣泄,讓讀者從中真切地體驗到當時社會環境下人們的憂鬱和憤懣之情。小說的結尾,女主人公離去又猝然返回,宣布撤銷原來的要求,這出其不意的一筆,使作品一掃滿紙陰霾,透出希望的曙色和亮光,加深了作品的寓意。之後,作者發表的《心理危機》,在構思上較之前篇更為完整和諧。小說的立意是:麵對犯罪和暴力行為,人們應起而抗爭,懲惡揚善,共同負起維護社會利益的責任。像這樣一個並不新鮮的主題,卻在讀者意想不到的一個藝術角度的表現中,變得蘊藉,耐人尋味。小說沒有正麵描寫犯罪和暴力行為的場麵,也沒有正麵展開主人公因此而生發的感觸,而是奇妙地將筆觸伸向主人公對另一人物情緒變化的觀察和比較之中,及至引起自身心理上波瀾起伏的“危機”感。小說的結尾,兩個主要人物殊途同歸,都站到了“社會道德觀念”和“良心”的被告席上,發人深思,促人警醒。再之後,作者又發表了《“醉貓”入黨》。它將人們對搞不正之風的幹部的厭惡、隔膜之情,巧妙地通過還不夠黨員條件的“醉貓”竟被突然宣布發展入黨之後,在其周圍人物情緒和行為上引起的驟然反響,細致入微地渲染出來。小說最後一筆,寫“醉貓”實事求是地交回了“入黨申請書”,使作品爆發出震撼心靈的力量。在表現黨群關係的同類題材中,這篇作品在角度的選擇上,是非常獨特的。當然,如果在典型環境的概括上,能將“醉貓”及其周圍人物情緒和行為變化的具體動因,和他們對整個黨的認識,更嚴格地區別開來,並且寫得更充分些,那就會更真實,更具典型意義。新近發表的《掙脫了十字架的耶穌》,更顯其佳妙。這篇力作,將做思想工作這一別人表現過不知多少次的,極易寫得枯燥、落入概念的題材,表現得如此機巧、優美、動情,而無教條、呆板之感。小說將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做思想工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放在端正女主人公對宗教的錯誤認識這個支點上,構思和立意都是嶄新的。小說中將宗教的知識,以及對具有深刻象征寓意的“十字架”,與人物對人生的態度,領會得那麼自然,熨帖,毫無外加或矯飾之痕。
每一篇作品奇妙的角度的確定,都是作家的觀察力、想象力、概括力和創造力的結晶。它不是輕而易舉可以獲得的。張雄輝的個別作品,也有角度解決得不很理想的問題。如同是以做思想工作為題材的《山深聞鷓鴣》,雖也有角度,但故事不夠新穎,矛盾的解決不能完全令人置信,兩個主要人物的刻畫有斧鑿痕跡,篇幅亦過長。較之《掙脫了十字架的耶穌》,就遜色得多。再如《折射之光》,除了有個別致的開頭外,進入中心情節後,純粹依靠男主人公的敘述,來介紹其與女主人公二十年來所走過的生活與愛情的坎坷曆程,這種隻求縱的、類似編年史的寫法,是短篇小說這種文學樣式難以勝任的。即使是作者最優秀的短篇,從局部來看,有時也有不夠精粹之處。《掙脫了十字架的耶穌》中,賀玉珊開始轉變之後的敘述文字,及佟寧與黃建新關於人性論的論爭一節,就顯得直露,甚至多餘。作品借助奇妙的表現角度,掀動起讀者的迭起的感情波瀾,在這裏仿佛一下子被阻遏,失去了連貫。
張雄輝的小說新穎、奇妙的角度,不僅使本來較為一般的題旨生輝,而且,還給作品中的人物帶來奇光異彩。這裏試以《掙脫了十字架的耶穌》創造的三個青年形象,作一重點分析。在依據所確定了的奇特的角度,找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焦點之後,便將男女主人公的對立,處處放在同一場景,同一事件,並交織著別的對立麵來進行,真實可信地展示出女主人公賀玉珊的思想轉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