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記憶:曆史的武義與開放的武義(2)(2 / 3)

(4)釀冬瓜酒

冬瓜作為一種蔬菜,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能使眼睛明亮。它的食法很多,但是最讓人感興趣的是在佘族流行已久的用冬瓜來釀酒。先選一隻上十公斤重的大冬瓜,瓜蒂不摘,用一個支架把冬瓜的底部固定,用竹刀在冬瓜的上部開一個小口,取出待用。待蒸熟了的糯米飯變涼後,加入些紅酒曲,小心的填入冬瓜裏裝滿為止,然後把瓜封好。這樣,讓糯米飯紅曲在冬瓜裏發酵,待聞到酒香時,即可開懷暢飲。此酒有健骨強身、清涼解毒的功效。

3.開放:柳城佘族鎮風景畫

“開放的交通、優美的城鎮、特色的旅遊”的發展思路為我們描繪了柳城佘族鎮繁華似錦的一幅風景畫。

(1)開放的交通

一個地方要發展,就要有開放的交通。過去柳城受到區域條件的影響,發展緩慢。但是現在所見到的柳城,路寬了,車多了。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在柳城考察時,柳城佘族鎮黨委書記李楊勇介紹說:

“開放的交通”就是健全交通網絡,實現柳城對外交通的全麵輻射,提高柳城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上鬆線四期工程建設,確保10月份建成通車;加快7.1公裏吳鄭線和新塘至馬遂公路連接線的改造和建設,爭取早日完工;全麵完成三赤線改造的前期準備工作,待上鬆線全線通車後,盡快實施三赤線改造;同時繼續加大康莊工程建設力度,全麵完成未完工的80個康莊工程項目。現在環城南路硬化改造工程,正組織投標;城中路改造完成了80%%路基建設;吳鄭線公路已建成通車”。

開放的交通一定會給柳城佘族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2)優美的城鎮

把柳城建設成最佳人居環境,一直是柳城鎮上到政府下到農民的願望。一個地方要發展首先要把鎮區建設好,鎮區怎麼建?規劃是龍頭。通過調查分析,確立了抓城鎮建設,帶動全鎮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建設優美城鎮的目標。李書記又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工作思路:

“通過積極的向省、市、縣爭取,上麵也很支持我們的基礎設施項目。我們這有兩條溪,西溪去年建好了,今年我們在做東溪。東溪我也是建防洪工程,我兩個都叫防洪工程,但是其實做的都是城市景觀工程,把它們作為城市景觀來建的。東溪我們是用城市景觀的理念去建的,都是用鵝卵石鋪就,群眾的反應不錯。沿溪岸邊我們還要建一個跟我們柳城相適應的荷花主題公園,這些在大城市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我們這些鄉鎮,老百姓是非常滿意的了。城中路還要改造,環城南路是一條30米寬的路,這條路也要硬化要改造。這樣使整個鎮區形成環形。然後就是汙水的處理,我們要把這裏所有的汙水管道都集中起來,搞一個小型的汙水處理廠,再搞一個垃圾填埋廠。到年底基本整治告一個段落後,我們就下力氣去管鎮區的衛生、秩序、環境,把這裏建設成適宜人居的環境。

循著這樣的思路,今天的柳城佘族鎮一定會成為潔淨衛生、城區優美,適宜人居的美麗山城。

(3)特色的旅遊

改革開放以來,柳城佘族鎮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發展特色旅遊。李書記還向我們介紹說:

“特色旅遊是我們在去年搞的一個南部旅遊規劃。在這個規劃裏麵,我們就提了四句口號十裏荷花,百裏森林,千年古刹,萬畝茶園——十百千萬。十裏荷花就是指我們這裏特有的宣蓮這個特產,宣蓮是全國三大名蓮之一,以前我們隻知道賣蓮子,今年還有一個新的賣點就是蓮蓬和蓮花,這就是增收的一個新的渠道。通過這兩個途徑打開宣蓮的市場,我們還考慮把荷花做成水生花卉盆景並搞深加工,加工荷葉茶,荷花茶。一方麵帶動農民增收,二個又是農業觀光旅遊的好項目。百裏森林是指牛頭山,牛頭山是國家級的森林公園,我們也要利用這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來帶動我們這個地區的發展;千年古刹主要就是延福寺,是國家級的文保單位,還有台山寺,它有1400多年了,是柳城最古老的寺廟。萬畝茶園也是農業項目,因為武義是中國有機茶之鄉。它的產業核心區在柳城,現在武義所有這些名茶的基地都在柳城,這裏就是它們的發源地。國外來拍茶基地都是在台山的茶園拍的。所以下一步我們在發展茶園、改造茶園的同時,還要開展農家樂旅遊觀光這種形式。我們在小黃山搞了個佘族文化村,在周處村搞了佘族歌會,就是想把佘族文化做大一點。那麼現在除了佘族文化,還要跟柳城原來本地的一些文化一起來挖掘,比如下個月,就是8月18號搞第三屆宣蓮節。我們的想法就是用文化搭台,旅遊唱戲帶動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