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我國公立醫院的信用評價指標體係。主要介紹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權數的確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評分標準的確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的計分方法方麵的內容。其中,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包括各級指標的選取和各級指標的內涵方麵的內容。

第五章:案例分析。主要介紹目標公立醫院概況、對該公立醫院的定性評價、對該公立醫院的定量評價、對該公立醫院的綜合評價、結論方麵的內容。

第六章:實踐檢驗。主要介紹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地區實踐檢驗與改進、公立醫院信用評價實踐改進成效與應用方麵的內容。具體包括現行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的積極意義、實踐檢驗的必要性、實踐檢驗總體思路、實踐檢驗對象選取、現行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存在的不足、對現行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的改進、新設計的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包括的具體研究內容、改進後的評價體係的創新點、國內外同類研究對比分析、改進後的評價體係產生的社會效益與間接經濟效益方麵的內容。

第七章:延伸研究。主要介紹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子係統的建立、地市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研究、個人醫療消費信用評價研究。包括公立醫院信用評價體係的不足、公立醫院各利益相關者的確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子係統的建立、公立醫院信用評價子係統的思考、地市級公立醫院信用評價研究的迫切性、地市級公立醫院的特有屬性、地市級公立醫院的信用評價、個人醫療消費信用缺失控製的必要性、個人醫療消費信用缺失控製的現狀、解決個人醫療消費信用缺失問題的基本思路、個人醫療消費信用評價結果的實踐應用等方麵的內容。

第八章:局限與建議。主要介紹本書研究的局限以及對本書研究的建議。包括公立醫院信用評價方法、指標、指標權重確定、經驗等方麵的局限性,還包括盡快建立曆史數據庫、大力發展信用評價機構、促進與利益相關者的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法律體係和監督機製、加強內部硬件建設、提高醫療機構的信用意識等方麵的內容。

本書運用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商業銀行學、統計學、決策學、衛生經濟學等各學科中的知識原理,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案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借鑒已有的國內外企業信用等級評估理論的基礎上,對公立醫院信用等級評價體係的構建及其應用進行係統的研究,設計出相對適合於醫療機構特點與需要的信用評價體係。

本書力圖做到以下創新:

(1)力圖選題上有所創新。雖然國內外對企業信用等級評估的理論和應用有較多的研究,但針對公立醫院信用等級評價方麵的國內外文獻很難找到,本書力圖在選題方麵有所創新。

(2)力圖研究內容上有所創新。本書對構建公立醫院信用等級評價體係以及公立醫院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在財政扶植政策的選擇、商業銀行信貸決策、供應商的信用政策、醫療人才選擇就業單位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力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企業信用等級評估理論。

(3)力圖研究成果有所創新。本書運用綜合評分法構建醫療機構信用等級評估指標體係,並積極進行個案分析與區域檢驗,發現不足並加以逐步完善,努力為我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理論的建立及實踐運用作有益的探索和嚐試。

作者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