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北麵坐取俎西之觶,阼階上北麵酬主人。主人降席,立於賓東。初起旅酬也。凡旅酬者,少長以齒,終於沃盥者,皆弟長而無遺矣。
[疏]“賓北”至“賓東”。釋曰:自此至“司正降複位”,論堂上堂下遍行旅酬之事。
雲“取俎西之觶”者,謂前一人舉觶,奠於薦右,今為旅酬而舉之。前主人酬賓奠於薦東者不舉,故言俎西以別之。
雲“主人降席”,不雲自南方北方者,案下記雲:“主人、介凡升席自北方,降席自南方。”指此文也。注“初起”至“遺矣”。釋曰:雲“凡旅酬者,少長以齒”以下,並是《鄉飲酒義》文,是以彼雲:“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眾賓,少長以齒,終於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案下記雲:“主人之讚者西麵北上,不與。”注雲:“讚,佐也。謂主人之屬,佐助主人禮事,徹鼏沃盥,設薦俎者。與,及也。不及,謂不及獻酒,言不及獻酒則旅酬,亦不與旅酬,所以酬正獻也。”記又雲:“無筭爵然後與。”若然,此旅酬得終於沃洗者,鄭解酬之dafa,欲見堂上賓、主人之黨無不與,故鄭君連引無筭爵旅酬,而言終沃洗也。其實此時未及沃洗也。
賓坐奠觶,遂拜,執觶興,主人答拜。不祭,立飲,不拜,卒觶,不洗,實觶,東南麵授主人。賓立飲卒觶,因更酌以鄉主人,將授。
主人阼階上拜,賓少退。主人受觶,賓拜送於主人之西。旅酬同階,禮殺。
[疏]注“旅酬同階禮殺”。釋曰:決上正酬時不同階,今同階,故雲“禮殺”也。
賓揖,複席。酬主人訖。
主人西階上酬介。介降席自南方,立於主人之西,如賓酬主人之禮。主人揖,複席。其酌,實觶西南麵授介。自此以下旅酬,酌者亦如之。
[疏]注“其酌”至“如之”。釋曰:知“西南麵授介”者,案賓酬主人時,於阼階上東南麵向之,則知此主人酬介於西階上西南麵可知。
雲“自此已下旅酬,酌者亦如之”者,謂亦如主人酬介,其酬酌介實觶,西南麵授之,以其旅酬皆西階上故也。
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受酬者降席。旅,序也。於是介酬眾賓,眾賓又以次序相酬。某者,眾賓姓也,同姓則以伯仲別之。又同,則以且字別之。
[疏]注“旅序”至“別之”。釋曰:上文“作相為司正”,注雲:“將留賓,為有懈惰,立司正以監之。”今以賓、主及介旅酬不監之,至眾賓乃監者,以其主人與賓、介習禮已久,又各一位,不嫌失禮。至於眾賓,既不久習禮,又同在一位,恐其失禮,故須監之也。
雲“某者,眾賓姓也”者,以某在子上,故知是眾賓姓也。若單言某,則是字,故《鄉射》雲“某酬某子”,注雲:“某者,字也。”雲“同姓則以伯仲別之”者,但此眾賓之內有同姓,司正命之,則呼伯仲別之也。
雲“又同,則以且字別之”者,為同姓之中有伯仲同者,則以某甫且字別之也。
司正退立於序端,東麵。辟受酬者,又便其讚上讚下也。始升相,西階西北麵。
[疏]“司正”至“東麵”。注“辟受”至“北麵”。釋曰:司正初時在堂上西階西,北麵命受酬者訖,退立於西序端東麵者,一則案此下文“眾受酬者受自左”,即是司正立處,故須辟之;二則東麵時讚上讚下便也。
雲“始升相,西階西北麵”者,雖無正文,以眾賓之席在賓西南麵,介酬在西階上,司正升相旅,當在西階西北麵命賓,故知位如此也。
受酬者自介右,由介東也。尊介,使不失故位。
[疏]“受酬者自介右”。注“由介”至“故位”。釋曰:北麵以東為右,故鄭雲“由介東”也。
雲“尊介,使不失故位”者,凡授受之法者,授由其右,受由其左,即下文“眾受酬者”是也。此受介酬者應自介左,而自介右者,介位在西,故雲尊介使不失故位也。
眾受酬者受自左,後將受酬者,皆由西變於介也。今文無眾酬者。
[疏]“眾受”至“自左”。注“後將”至“酬者”。釋曰:言“眾受酬”者,謂上眾賓之內為首者一人,自介右受之,自第二以下,並堂下眾賓皆自左受之。言“變於介”者,即是授受之常法也。
拜,興,飲,皆如賓酬主人之禮。嫌賓以下異也。
辯,卒受者以觶降,坐奠於篚。辯,辯眾賓之在下者。
《鄉射禮》曰:“辯,遂酬在下者,皆升,受酬於西階上。”
[疏]注“辯辯”至“階上”。釋曰:引《鄉射》者,彼禮與此同。經直言辯,不雲“遂酬在下者,皆升,受酬於西階上”者,文不具,故引以證也。
司正降,複位。觶南之位。
[疏]“司正降複位”。注“觶南之位”。釋曰:複位者,以相旅畢,堂上無事,故降複觶南之位。
使二人舉觶於賓、介,洗,升實觶於西階上,皆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介席末答拜。皆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介席末答拜。二人亦主人之吏。若有大夫,則舉觶於賓與大夫。
《燕禮》曰:“媵爵者於洗南,西麵北上,序進盥洗。”
[疏]“使二”至“答拜”。注“二人”至“盥洗”。釋曰:自此至“無筭樂”,論賓主燕坐爵樂無數之事。
雲“賓介席末答拜”者,賓於席西南麵答拜,介於席南東麵答。
雲“二人亦主人之吏”者,亦上一人舉觶是主人之吏,以其主人使之,故知皆是主人之吏也。
雲“若有大夫,則舉觶於賓與大夫”者,以其大夫尊於介故也。引《燕禮》者,證此二人舉觶將盥時,亦於洗南西麵北,上以次盥手也。
逆降,洗,升實觶,皆立於西階上,賓、介皆拜。於席末拜。
[疏]注“於席末拜”。釋曰:言“席末拜”者,賓在席西南麵,介在席南東麵,以其俱是答拜,故同前席末拜也。
皆進,薦西奠之,賓辭,坐取觶以興。介則薦南奠之。介坐受以興。退,皆拜送,降。賓、介奠於其所。賓言取,介言受,尊卑異文。今文曰賓受。
[疏]“皆進”至“其所”。釋曰:言“皆進”者,一人之賓所,奠觶於薦西,一人之介所,奠觶於薦南。注“賓言”至“異文”。釋曰:尊者得卑者物言取,是以《家語》雲:“定公假馬於季氏,孔子曰:君於臣有取無假。”故賓尊言取,介卑言受也。
司正升自西階,受命於主人。主人曰:“請坐於賓。”賓辭以俎。至此盛禮俱成,酒清肴乾,賓主百拜,強有力者猶倦焉。張而不弛,弛而不張,非文武之道。請坐者,將以賓燕也。俎者,肴之貴者。辭之者,不敢以禮殺當貴者。
[疏]“司正”至“以俎”。釋曰:雲“司正升自西階,受命於主人”,此不言阼階上受,案《鄉射》:“司正升自西階,阼階上受命於主人,適西階上,北麵,請坐於賓。”則此亦同彼。
雲“主人曰:請坐於賓”者,亦是使司正傳語於賓也。注“至此”至“貴者”。釋曰:自此以上,皆立行禮,人皆勞倦,故請坐於賓也。
雲“酒清肴乾”者,案《聘義》雲:“酒清,人渴而不敢飲也;肉乾,人饑而不敢食也。”彼上雲:“聘、射之禮,至大禮也。”則是聘、射皆有飲酒禮,故此《鄉飲酒》引之。
雲“賓主百拜”者,《樂記》文。彼是飲酒禮,與此同,故引而相證。但此鄉飲酒之禮雖無百拜,舉全數而言也。
雲“強有力”者,亦《聘義》文。言此者,欲見自此以前未得安坐飲食也。
雲“張而不弛,弛而不張,非文武之道”者,此《雜記》文。略而言之,此以弓弩喻行禮之法。張而不弛,以喻旅酬已前立行禮;弛而不張,喻無筭爵以後坐食。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張而不弛,弛而不張,非文武之道,故後須坐也。
雲“俎者,肴之貴者”,謂骨體貴而肉賤,故雲肴之貴者。
雲“辭之者,不敢以禮殺當貴者”,自旅以前立行禮,是盛,自此後無筭爵,坐以禮,謂之殺,故今將坐辭以俎,不敢以禮殺當貴者。案《燕禮》司正奠觶於中庭,請徹俎而坐。此禮司正監旅訖,二人舉觶後將行無筭爵,始請坐於賓,不同者,《燕禮》司正之前雲二人致爵,三舉旅,得爵多,故司正奠時即坐燕。此禮由來未行旅酬,故使二人舉觶,敵俎後乃坐也。
主人請徹俎,賓許。亦司正傳請告之。
司正降階前,命弟子俟徹俎。西階前也。弟子,賓之少者。俎者,主人之吏設之,使弟子俟徹者,明徹俎賓之義。
[疏]“司正降階”。注“西階”至“之義”。釋曰:雲“弟子,賓之少者”,以其稱弟子,故知是賓之少者。西階前命之,故知賓弟子。賓敬主人而使弟子徹俎,故雲“賓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