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1 / 3)

11.因為愛

母親的驟然離去,使我瘋狂地沉迷於爬山。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後,便把自己拋進山林,狠狠地邁步拾階而上,每一步踩下去都是怨。

我怨老天沒眼,帶走常年為他撚香膜拜的母親;怨醫學專家們不夠努力,麵對母親的病竟然束手無策,連讓她對我再說一句話的時間都爭取不到。我怨路邊的桂花撒潑似地怒放芬芳,母親園裏兩株兩層樓高的高壽桂花樹,卻因再無溫柔的照拂而將永世孤寂。

我任汗水恣意地釋放我的忿恨,瘋了似地一口氣攻上山頂。舉目遠眺,視線穿過密密濃濃的相思樹,落在氤氳朦朧的觀音山脈,母親最終落腳的地方,就在不遠處。我總是旁若無人地大聲呼喊著媽媽,噙著淚為她唱一支歌,一廂情願地以為她一定能聽見,等到一直冷眼旁觀的山風終於吹幹了我的淚雨,我才依依不舍地下山,藏起濃稠的思念與哀痛,假裝雨過天晴地重返人間。

直到有一天,我的哀傷終於被打斷。那天下山的途中,我一如往常地邁步如飛,不料一隻精瘦的黑狗突然衝了出來,莫明所以地對著我狂吠,銳利的眼神裏閃爍著敵意,利齒翻上了唇齦,就在離我小腿不到二十公分處張咧著。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得雙腿發軟,勉強試著緩步離開,它卻屢屢作勢欲進攻我的腳踝,我啜泣著失聲大喊救命,卻看不到一個人。緊張對峙了幾分鍾後,眼看它步步緊逼毫不放鬆,我終於認了命地頹然跌坐在石階上!心裏對那隻看我不順眼的狗兒說,“好吧,你想對我怎樣,就由你去吧!就像我母親的性命被奪走一樣,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

說也奇怪,狗雖然嘴巴仍不饒人地嚷嚷著,此刻卻突然決定放我一馬。我這才驚魂未定地挪動發軟的腳,舉步維艱地下了山。

事後我得知,那隻被我視為凶神惡煞的狗,幾天前才當了媽媽,它的一群小寶貝們,就安置在那天我行經的樹叢裏。

一股奇妙的暖流驀地湧滿胸懷,那日山徑上的相逢,我為失去了親愛的母親悲苦傷懷,它因母親的職責以身相護,人類的親情和牲畜間的親情,原來是並無二致的啊!

心靈感悟:

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花花世界,盡管極不情願。但我們大可不必,一直沉湎於親人的離去,因為我還有愛,還有歡樂……

12.因淡泊而快樂

自古及今,能夠做到淡泊,並把其當做自己一生操守的人有許多。他們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業,為世人所稱道。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不為私,不為己,一心為國,殫精竭慮,由小到大,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盡管如此,他仍安之若素,不貪圖享樂和權勢,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名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可謂他一生人格風範的絕仕寫照。

當代中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傑出文史大家錢鍾書先生,在世時以《圍城》、《管錐編》、《談藝錄》、《槐聚詩存》等著作享譽中外。雜文家舒展先生稱他為“文化昆侖”。他堅決反對,說:“昆侖山把我壓扁壓死了。”對於這種現在好多人都趨之惟恐不及的美名,他卻避之又避,不願擔當,隻一味埋頭專心做學問,不也正是他淡泊名利精神的體現嗎?

人生在世,名利財物,都是身外之物。你就是時時刻刻永不停息、永無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相反,它還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盡的坎坷和煩惱。

心靈感悟:

人貴有淡泊心。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在失敗麵前不灰心喪氣,在成功麵前不驕傲自滿,始終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世務,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也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在當今社會令人眼花繚亂、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態麵前神凝氣靜,堅守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淡泊心,我們才能拋開一切名韁利索的束縛,從而獲得心靈的充實、豐富、自由、純淨……

13.精神的力量

一個名叫維克多·弗蘭克的精神病博士曾經在納粹集中營中被關押了很多日子,飽受淩辱。弗蘭克曾經絕望過。這裏隻有屠殺,沒有人性和尊嚴。那些持槍的人,個個都是野獸,他們可以不眨眼地屠殺一位母親、兒童或者老人。

弗蘭克時刻生活在恐懼中,這種對死的恐懼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集中營裏,每天都有因此而發瘋的。弗蘭克知道,如果自己不控製好自己的精神,他也難以逃脫精神失常的厄運。

有一次,弗蘭克隨著長長的隊伍到集中營的工地上去勞動。一路上,他產生一種幻覺,晚上能不能活著回來?是否能吃上晚餐?右邊的鞋帶斷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這些幻覺讓他感到厭倦和不安。於是,他強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黴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講的路上。他來到了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中,他精神飽滿地在發表演講。

他的臉上慢慢浮現出了笑容。弗蘭克知道,這是久違的笑容。當他知道自己會笑的時候,弗蘭克心裏明白,他不會死在集中營裏,他會活著走出去。當從集中營中被釋放出來時,弗蘭克顯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個人可以在魔窟裏保持年輕。

心靈感悟:

這就是精神的力量。有時候,一個人的精神可以擊敗許多厄運。因為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一簞食、一缽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寬廣的心胸、百折不撓的意誌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14.心態

有兩個人拉了一車花盆,不經意間被摔破了兩盆。

一個人悲傷地說:“真倒黴,摔碎了兩個花盆!”另一個則欣慰地說:“真幸運,隻摔碎了兩個花盆!”

現實生活中,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不看大局隻為眼前的挫折所壓倒的人不少,而故事中的第二個人,不計較失去的,而著眼於自己擁有的,這種人豁達並且有哲人的樂觀,在麵對挫折時能看到光明,使自己充滿信心。

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煩惱:一日三餐的操勞、子女讀書就業的困惑、物價的波動、人際關係的糾葛等,樁樁件件都牽動著我們的心,耗費著我們的精力。麵對生活的挑戰,許多人說,活著真累!

隨著機械化、電子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真正需要拚體力的並不很多,感歎累,是因為心力雙倍的付出。心理的疲憊加劇了身體的疲勞。當人們從心裏感到累時,身體才累。

曾有一位老音樂家,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整整十年的草。

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並沒有憔悴衰老。當人們詢問他其中的原因時,這位音樂家說:“我怎麼衰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用4/4拍鍘的。”他的快樂心態使他感到勞動蘊含著音樂,鍘草聲是一首4/4拍節奏的樂章。

無獨有偶,電影《芙蓉鎮》裏那個被打成右派下放農村勞動改造的知識分子,他每天清晨掃大街,雙手揮動掃帚,腳踏華爾茲舞步,具個揮灑自如,自得其樂。他們都熱愛生活,無論順境逆境,都能以良好的心態麵對,都能活得瀟灑,活得自在。

心靈感悟:

人活在世界上,總有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總有說不盡的苦難與心酸。然而當麵臨這些無法逾的阻礙的時候,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是救命的法寶。

15.信心無敵

有一位老人,十年前被診斷出患了癌症,醫生預測他的生命最多還有兩年。麵對癌症,老人始終保持著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不管病情發生多大變化,從不氣餒和頹廢。在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的同時,他還積極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十個春秋。有人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支撐著他活了這麼多年,老人笑著回答:“是信心,幾乎每天早晨,我都對自己說,我不會倒下去,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我一定能把病治好。”

有位詩人說,信心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老年人能否健康長壽,因素固然有許多,但信心是重要的一條。有健康的精神,才有健康的身體。靠堅強的信心,就能祛病健身,就能健康長壽。信心是精神支柱,一個人隻要精神不倒,就能頑強地活下去,戰鬥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信心不僅是半個生命,而且是整個生命。

人到老年,由於經曆了幾十年的淒風片雨,身染有病者總有十之八九。然而,生命或許很脆弱,但是有了信心,生命就能強勁起來;生命極易萎縮,但是有了信心,生命就能挺拔和旺盛。

心靈感悟:

對於脆弱的生命來說,信心無異於救命的稻草,抓住它,就抓住了希望,就抓住了生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