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使的臉
那天下班後我乘中巴回家。車上的人很多,過道上站滿了人。站在我麵前的是一對戀人,他們麵對麵地相擁著,那個男人正對著我,一個英俊的男人。女孩背對著我,她的背影看上去很標致,高挑、勻稱、活力四射。頭發是染過的,是最時髦的金黃色,穿著一條夏天最流行的吊帶裙,露出香肩,是一個典型的都市女孩,時尚、前衛、性感。他們靠得很近,低聲絮語著什麼。女孩手裏捧著一束鮮紅的玫瑰,看得出,他們是一對甜蜜的戀人。也許那個男人很幽默,或者根本就不幽默,但對情人來說他的所有廢話都妙趣橫生,總之,女孩不時發生歡快笑聲。笑聲不加節製,好像是在向車上的人挑釁:你看,我比你們快樂得多!笑聲引得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他們,大家的目光裏似乎有豔羨,不,我發覺到他們的眼神裏還有一種驚訝,難道女孩美得讓人吃驚?我也有一種衝動,我想看看女孩的臉,看那張傾國傾城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會是一種什麼樣子。但女孩沒回頭,她的眼裏隻有她的情人。
後來,他們大概聊到了電視劇《還珠格格》上,這時男人的聲音大了點,他說:“那首主題歌很好聽。”女孩便輕輕地哼起了那首歌,女孩的嗓音很美,她把那首纏綿的歌處理得很輕快明媚,雖然隻是隨便哼哼,卻有一番特別動人的力量。我想,隻有足夠幸福和自信的人,才會在人群裏肆無忌憚地歡歌。這樣想來,便覺得心裏酸酸的,像我這樣從內到外都極為黯淡的人,何時才會有這樣旁若無人的歡樂歌聲?
很巧,我和那對戀人在同一站下了車,這讓我有機會看看女孩的臉,我的心怦怦直跳,看到一個絕色美人。然而,就在我大步流星地趕上他們,並回過頭來的時候,我驚呆了,我也理解了片刻之前車上的人那種驚詫的眼神。我看到的不是想象中上帝精心雕鑿的天使的臉。很顯然,女孩的臉受到過意外的傷害,比如被火燒或者被開水燙過,我不忍心描繪那種觸目驚心的醜陋。我幾乎呆在那裏,我完個想象不到,這樣的女孩居然會有那麼快樂的心境。會讓站在她背後的我,為她的不加掩飾的快樂和幸福憤憤不平。他們也注意到了我,或許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驚愕的眼神,他們非常禮貌和寬容地對我抱以坦然一笑,然後相擁著輕快地經過我的麵前。
心靈感悟:
快樂是不需要理由的,快樂是屬於你自己的。不論你多麼渺小、卑微,甚至醜陋都沒有人有權剝奪你的快樂。
17.微笑之家
樓下的空地上前不久新開了一家小吃攤,經營煎餅、饅頭、稀飯等小吃。攤主是一位四十開外的中年男人,雖然神情很疲倦,但臉上始終掛著一種平和而又溫暖的微笑。因地段偏僻,小吃攤的生意比較冷清,而他臉上的笑容卻並未因此而收斂片刻。
因自己客居異鄉,生活沒有規律,早餐或晚餐常在他的小吃攤上將就,時間長了,便也混得半熟。
後來從他的口中得知,他妻子前年遭遇了車禍,至今仍然躺在床上,兒子讀高中三年級,正是需要大把花錢的時候,不巧的是今年他也下崗了,貧困的生活猶如雪上添霜,沒辦法,隻好來張羅小吃攤,賺多少算多少,隻求能把家支撐下來……令我吃驚的是,當他敘說這些常人不敢想象的不幸時,臉上平和的微笑仍然沒有絲毫的改變。
一天,在他攤上吃過晚餐正準備離去時,他叫住了我,笑著說:“師傅,今天我搬家什的板車壞了,你能不能幫我搬點東西回家?”我爽快地答應了。
剛走進他狹窄的家,我就被半埋於枕頭上的一張笑臉感動了——這是他的妻子,躺在床上側過臉對著他微笑著,正如他示人的微笑——平和而義溫暖。從這張微笑著的臉上,根本找不到一絲半點重殘在身、臥床已久、生活貧困的人所表露出的煩躁、孤僻、茫然、嫉恨、厭世等神情。這張臉雖然蒼白、清瘦,但洋溢出來的微笑,卻如花般明媚、燦爛,使得簡陋的房間溫馨如春。他們好像無視我這個外人的存在,他坐在她身邊,問她的身體情況;她用手摸摸他的臉,詢問他累不累,那輕柔的聲音和悅耳的笑聲,像空氣一樣在房間裏流淌。而更加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放學回來的兒子,臉上的微笑一如他的父母,在平和、溫暖之中,還透出一種希望。
我很感動,也突然地明白了他們為什麼示人以如花般的微笑的原因了,更深深感受到了隱蔽在這種微笑背後無可比擬的力量——對生活的信心。我想,這才是支撐起一個真正幸福家庭的所在,哪怕遭受再大的不幸和厄運,都能夠平安、快樂地麵對和度過。
心靈感悟:
微笑的確具有魔力,但它隻是外在的表現。而其內心的源泉還在於快樂的心態,希望的火花,在於愛。
18.快樂之歌
美國人約翰·皮爾波特從耶魯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教師,他熱愛這個職業,又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看起來他的前途應當是充滿光明的。但是皮爾波特對學生總是愛心有餘而嚴厲不足,為當時保守的教育界所不容,結果很快就被迫結束了教師生涯。
但他並不在意,信心十足地換了一個職業,當上了律師。他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認為當事人是壞人就推掉找上門來的生意;如果他認為好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又不計報酬地甚至倒貼金錢為之奔忙。久而久之,他就越來越入不敷出,找他打官司的人越來越少,他隻得黯然離開司法界。
後來皮爾波特又成了一名紡織品推銷員。他好像並沒有總結過去失敗的教訓,看不到競爭的殘酷性,在談判中總讓對手大獲其利,而自己總是很少贏利或沒有贏利,很快被解職。隻好再改行,當了牧師,試圖拯救人們的靈魂。然而他又因支持禁酒和反對現行體製而受到了教區信徒的抵抗,被迫辭職。他於1886年去世。
這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福格姆寫的一部傳記的情節,這樣一個一事無成的人,為何會受到大作家的青睞呢?福格姆說,在聖誕節,自己和一群朋友坐著雪橇往家趕,一路上駿馬奔馳,馬鈴兒響個不停,他們唱起了歡快的歌:衝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奔馳過田野,歡笑又歌唱,鈴兒響丁當,令人多歡暢,今晚滑雪多有趣,把滑雪歌兒唱;丁丁當,丁丁當,鈴兒響丁當……
這首傳遍了全世界的歌,就是皮爾波特寫的。那是他在一個聖誕節的前夜作為禮物為鄰居的孩子們寫的,歌中沒有耶穌,沒有聖誕老人,有的隻是風雪彌漫的冬夜,穿越寒風的鈴鐺聲,還有一路上的歡歌笑語,年輕朋友們的美好心靈。
也許就連皮爾波特本人也沒想到,他一生中隨意寫下的一首歌,竟然是讓他成為名人的惟一原因,在今天,這首歌已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世界不會唱這首歌的年輕人,大約很少。這說明了什麼呢?
生活可能會拋棄懷抱美好思想的人,卻永遠不會拋棄美好的思想。
心靈感悟:
隻有內心充滿快樂的人才能夠寫出快樂之歌。皮爾波特先生這首唯一的歌展示了他整個人的靈魂,所以人們記住這首歌的時候,也記住了這位快樂的先生。
19.小鎮上的老人
老人靜靜地坐在一個小鎮郊外的馬路邊。
一位陌生人開車來到這個小鎮,看到了老人,停下車打開車門,向老人問道:“老先生,請問這個城鎮叫什麼名字?住在這裏的人屬於哪類人?我正在尋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頭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說:“你能告訴我,你原來居住的那個小鎮上的人是什麼樣的嗎?”
陌生人說:“他們都是一些毫無禮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裏簡直無法忍受,根本無快樂可言,這正是我想搬離的原因。”
聽了這話後,老人回答說:“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這個鎮上的人和他們完全一樣。”陌生人怏怏地開車離開了。
過了一段時間,另外一位陌生人來到這個鎮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老人也用同樣的問題來反問他:“你原來居住的鎮上的人怎麼樣呢?”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裏的人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是,我因為職業的原因不得不離開那裏,希望能找到一個和以前一樣好的小鎮。”
老人說:“你很幸運,年輕人,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跟你們那裏完全一樣的人,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的。”
心靈感悟:
世界就像一麵反光鏡,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它,它便以相同的姿態麵對你。
20.微笑的魅力
一天,布恩去拜訪一位客戶,但是很可惜,他們沒有達成協議。布恩很苦惱,回來後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經理。經理耐心地聽完了布恩的講述,沉默了一會兒說:“你不妨再去一次,但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時刻記住運用微笑,用你的微笑打動對方,這樣他就能看出你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