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留意並抓住每一個機會,一朝成就富翁夢(2 / 3)

打一個比方,在職場中,往往有這樣一些員工,在他們看來,晉升最重要的條件是具備某些才能,別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現實中的確有許多懷才不遇的人,由於缺少施展才華的機遇,以致他們的才華被埋沒了。以晉升為例,雖然一個人具備提升的條件,但首先要有空出的職位,沒有空出的位置,任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也不會被提拔到一個“懸空”的位置上。

我們必須承認,在現實生活中,機遇就是這樣蠻橫地製約著我們,有時它會使勤奮者一無所獲,有時候會使一些平庸者乘機而上。

可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應該向機會低頭、向命運低頭。那些優秀的人,那些在事業上如魚得水的人,他們總是能夠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從而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這是因為,機會雖然是偶然出現的,但又有規律可循,隻要用心去發現,還是能把握住的。

對於機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機會是一隻飄浮在空中的茶壺,它先是將壺把那端讓你拿,如果你拿錯了或者沒有拿到,它就會轉過身,將滾圓光滑的身子對著你,這時你要抓住它就要費許多力氣。如果你猶豫不決,它很快就會墜地,摔成碎片。所以,當機會這隻茶壺有一天對準你的時候,你一定要毫不猶豫地抓住它,好好地把握住它。同時,有沒有機會,關鍵在於能不能主動發現它。機遇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從天而降,也不可能像路標一樣,就在前麵靜靜地等著你。機遇具有隱蔽性,它是隱藏著的;機遇具有潛在性,它等待著被開發;機遇具有選擇性,它隻垂青在追求中、在動態中、在捕捉中的人。

可以說,機會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如何去挖掘。要想發現機會、尋找機會,就要有開闊的胸懷、廣闊的視野,把眼光放在更廣闊的領域,而不是局限於某個狹小的範圍內或某個單純的渠道上。抓住機遇,希望之門將為你而打開。

4.果斷出手才能把握

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把握升浪起點。著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李嘉誠

1998年,在卡塞爾即將下飛機返回美國時,拉斯維加斯正在上演一出拳擊鬧劇——拳王泰森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塊耳朵。

那時許多人看了這一鬧劇之後,最多把它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誰能意識到竟有人將其作為發財的良機。

卡塞爾在咬耳醜聞發生之後的第二天推出了一種形狀像耳朵的巧克力,故意弄成缺了一個小角的形狀,象征著被泰森狠咬的霍利菲爾德的那隻著名的耳朵,巧克力的外包裝上還印有霍利菲爾德的大照。就這樣,此種牌子的巧克力在眾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脫穎而出。卡塞爾一舉發了大財!

泰森咬耳醜聞,全世界大概有幾十億人知曉,但是發現並利用了這個良機發財的僅有卡塞爾一個人。

其實,生活中到處充滿機遇,就像羅丹說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社會上開展的活動,報刊上的文章,人際關係中的交往,生活中的轉折,工作上的得失等等,都可能給你帶來新的感受、新的信息,而這些都可能是一次機遇或是一次引導你走向成功的契機,問題是你自身的素質能否足以讓你抓住每一次機遇。

機會來臨時,人們常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方式。有的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人會保持懷疑的態度,站在一旁等待觀望;有的人則固執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變。而不同的選擇,必然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許多成功的契機,在起初未必能讓每一個人都看得到它的雄厚潛力,在此之際抉擇的正確與否,往往便決定了成功與失敗的分界。所以說,當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到來的時候,一定要敏銳地抓住它,而不應該讓它從你遲疑的空隙中溜走,使你追悔莫及。

那些優秀的人士,個個都擁有一雙發現機會的眼睛,並且個個都善於在第一時間果斷出手,從而將自己推向成功。

《心靈雞湯》中有這樣一句話:當機會來臨時,你應該不顧一切地將它抓牢。你可能會為自己的衝動而後悔一陣子,可是如果你放棄的話,你將遺憾一輩子。

實際上,當某一個良好機會出現時,隻有那些眼疾手快的人才能奪取頭籌。這是因為,機會就像精於化妝的小醜、害羞的少女、頑皮的小孩,它無聲無息地降於人世,等待著那些有著敏銳洞察力的人將它據為己有。同時,機會更是稍縱即逝的,就像美國但維爾地方的百貨業巨子約翰·甘布士說過的那樣,如果你不能“抓住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那麼,你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少所謂的聰明人,他們或者認為那些希望微小的機會實現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認為去追求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還不如去買一張獎券合算,他們是不屑於為“萬分之一”的機會而浪費精力的。殊不知,但凡能給人帶來成功的機會,都不可能總是停留在那裏等待著你去利用,它可能一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也可能一出現就被那些善於抓住“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的人捷足先登了。

讓我們看一看約翰·甘布士是怎樣抓住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並將自己推向成功的吧:

有一次,甘布士所在的但維爾地區由於經濟蕭條,導致眾多工廠和商店紛紛倒閉,幾乎所有人都被迫廉價拋售自己的貨物,甚至於100雙襪子隻要1美元就可以讓顧客拿走。

麵對這種形勢,當時還隻是一家織造廠小技師的甘布士卻發現了致富的機會。他不顧別人的嘲笑,用自己所有的積蓄大量收購低價貨物。當他的妻子憂心忡忡地勸他時,他充滿自信地說:“別擔心,不出3個月,我們就可以靠這些廉價貨發一筆大財了!”

可是,10多天過去了,情況似乎並沒有按著甘布士的意願發展,那些工廠廉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無奈之下,他們就像當年的那些資本家將牛奶倒進下水溝裏一樣,把自己的貨物用車運走後燒掉,以此來穩定市場上的物價。

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甘布士的妻子心裏焦急萬分,口頭上也抱怨不已。可是,甘布士一點都不為所動,反而顯得越來越平靜了。

甘布士並沒有等多久,美國政府就采取了緊急行動,用行政手段穩定了但維爾地方的物價,並且大力支持那裏的廠商複業。而這個時候,但維爾地方因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欠缺,物價一天天飛漲。甘布士不失時機地將自己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同時,也使得當地市場的物價得以穩定,不致暴漲不斷。

他的妻子對他急於拋售貨物十分不解,在她看來,物價還將天天飛漲。可是,甘布士平靜地說:“是拋售的時候了,如果再拖延一段時間,就會後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庫存剛剛售完,隨著市場供求的穩定,物價便開始下跌了。就在別人忙著處理自己剛剛入手的貨物時,甘布士已經用他賺來的這筆錢開設了5家百貨商店。

後來,甘布士成為了全美舉足輕重的商業巨子,他在一封給青年人的公開信中誠懇地說:“親愛的朋友,我認為你們應該重視那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它將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說,這種做法是傻子行徑,比買獎券的希望還渺茫。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開獎者是別人,絲毫不由你主觀努力,但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觀努力去抓住的。”

的確,能不能抓住萬分之一的、能一舉將你推向成功的機會,完全在於你自己能不能“該出手時就出手”。同時,要想抓住機會,首先要具有“人定勝天”的豪情;其次應有白手創業賺大錢的信心和毅力;另外,還要有超人的膽識和勇氣,這些條件是你走向成功所不可缺少的。

5.守株待兔無法抓到機遇

機會並不是隨時都存在的,一個人要善於等待,並在等待中時刻準備著,隻有這樣,在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住它。

——陳玉書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誰會想到,“撿破爛”也能創造出百萬財富呢?可是,以“撿破爛”而白手起家的史亮,就創造了這個“神話”。

由於生計所迫,二十出頭的史亮做了一名拾荒者。可是,史亮並沒有像眾多的拾荒者一樣感到人生渺茫,更沒有消極地混日子,而是想方設法聯係上了回收廢品的廠家。這樣,他避開了二道販子,自己成了“破爛頭兒”,並且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廢品回收站,自己當上了小老板。

在熟悉了廢品回收的整個操作過程以後,史亮漸漸意識到資源回收這個行業有著無窮無盡的潛力,所有的破爛在他眼中全是寶。在別的收購站被當做廢鐵賣掉的舊自行車在史亮的手中被翻新後,可以以二手自行車銷售出去;之後,他又搞起了廢舊輪胎翻新的業務。後來他索性在長沙市郊河西廠後街租下了10多間房子,對收購來的可利用物資進行第二次加工,然後出售,生意十分興隆。

時隔不久,史亮又發現了市場上金屬鋁熱銷的行情,於是他果斷地投資成立了振欣鋁業有限公司,利用廢舊金屬提煉鋁。上馬之初,史亮大膽投資,拋棄了一般手工作坊煉鋁的方式,購回正規設備,還花了3個月時間,親自去遼寧本溪學習了一套過硬的技術。有了先進的技術作保障,史亮無疑搶占了市場的先機。當時鋁的價錢高達1萬元/噸,這樣史亮從中大獲一筆。以後,他相繼投資了廢舊輪胎翻新廠和鋁合金加工廠。到1995年時,32歲的史亮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3個工廠,資產達數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