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信息社會,學習顯得更為重要。我們要結合自己和社會的需要,有目的地去學習,才能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學習,要樹立遠大誌向,刻苦學習,認真研究,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學好,才能舉一反三,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厚積而薄發,就是這個道理。而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把我們所學的東西用於實踐中,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所創新。正如,當初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引入中國時,如果他隻是簡單的照搬,而沒有通過學習去探究我國的實際情況,沒有用學習去對經典的馬列主義進行升級,當初的中國就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有了那麼大的發展。正是由於他用學習去擁抱創新,我國才會有現在的地位。
2005年2月,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家》調研部通過與全球500名商業領袖進行訪談而做出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幾乎60%的管理人員都把技術創新作為今後三年改變世界市場的唯一重要動力。而“缺乏創新”被確定為企業今後三年將要麵臨的三大風險之一。
其實,創新並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是巨大的理論創新,一個企業員工對產品的一個細節性的改進也是創新,可以說創新無處不在。
而另一項調查,則證明了創新的能力絕大部分來源於學習,隻有在學習中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脫離已有的思維,才能不斷地升級,才能與世界接軌。如果我們僅僅是在我們國家才去學習,而不從別國去學習吸取他們的經驗,隻是簡單地閉門造車,那我們的國家必然會同以前一樣任人欺淩。因此唯有不斷升級我們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擁有創新。
學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要有虛心的學習態度,還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我們需要向別人、向世界學習的內容很多,包括科技、文化、管理、經濟、政治、軍事、藝術等等。在學習的問題上不應先入為主,不應有禁區。在現實中,很多人往往以一句格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話來拒絕向別人學習,但這句話的本意隻是告誡我們不應該不問條件地照搬照抄,而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提取其可用的東西。
正如,我們所知學習與創新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側重點應有所不同。處理好學習與創新的關係,就能夠提高創新的效率,相反,如果不注重學習,單純提倡創新,則會使我們的創新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欲速不達。提倡學習可以使我們與世界產生一種親近感,改善我們的學習和創新環境,而創新和趕超之類的口號則會使別人感到可笑,甚至會令他們感到生畏,從而影響我們學習和創新的道路。
讓我們牢牢記住管理之父德魯克的名言:組織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夠做出不平凡的事。要想在職場上有一番作為,我們就必須不斷學習、勇於創新。一次、兩次的靈光一現,並不能讓我們真正具備過人一等的資本,隻有堅持長期的創新,不斷地創新,才能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超越別人,也超越自己。而對於職場外的學習和生活而言,也一樣,隻有不斷地學習,用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升級自己,不斷地創新,我們才能夠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我們的人生才會充滿激情、新鮮感,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4.摒棄小富即安的心理
對知識的渴求是人類的自然意向,任何頭腦健全的人都會為獲取知識而不惜一切。
——塞·約翰遜
王峰出生於溫州的一個貧困的家庭,由於家裏很貧困,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不安於現狀的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走出去。1978年,經親戚介紹,王峰借著某地區揚水工程建設的機會來到寧夏,到縣裏參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他當時幹的是最基層的苦力活:挖土方,修水渠。21歲那年,他如願參軍入伍。艱苦的軍旅生涯磨練和造就了他,使他的性格變得剛毅、果斷、頑強,遇事不服輸。後來邊打工,邊學習,他準備做一番大事業。由於他的努力,他被轉業到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開始了他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接手後的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在當時還屬國營企業,他本可以天天什麼也不管,也能“吃飯”,但他還是不安於現狀,再說裝飾公司體製差,還資金匱乏,總不能讓公司毀在自己的手裏。怎麼辦?麵對幾百號職工的充滿希冀的眼神,王峰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於是他憑著誠信與膽略,想方設法,向銀行貸款42萬元,第二年又貸了100萬元。王峰開始拓展市場,他四處尋求門路,找工程。1998年,王峰終於接了第一批活——人壽保險公司大樓裝修工程。王峰把這批活兒看作是提高公司知名度、開拓市場前景的最佳契機,他頂著酷暑烈日,每天前往工地檢查、指導,細摳質量,把好每一道關口,工程結束後,客戶非常滿意,但公司卻賠了好幾萬元。對此,王峰回憶道:“雖然工程虧了,但我們的工程卻贏得了全區保險業的認可!”
接下來,王峰的公司名聲大噪,前來洽談的客戶絡繹不絕,全區保險公司的辦公樓的建築裝飾工程都放心地交給了他,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終於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王峰本人也多次被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授予“創業進取企業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殊榮。
但王峰並不滿足,他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他還有更大的發展思路和目標。這就才是做商人應該有的胸懷。
一個人的全部生命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求知和求學的過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考察,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一個人的生命和每一次完善都不可能與求知、求學無關。
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有些人說:“我隻要一點兒就滿足了”,事實上,這是不知進取的表現。要想成為一名百萬富翁,就必須學會不滿足,學會不斷進取,學會更新知識,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
無論是商界巨擘洛克菲勒、聲名顯赫的亨利·福特,或是其他世界級的石油大王、汽車大王、鋼鐵大王、飛機大王等,可能他們也看不懂今天的世界。就在20世紀末的某一天早晨,當“大王”們一覺醒來,令他們吃驚的是,在他們早已經看習慣了的財富排行榜上,居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比爾·蓋茨為首的一批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貿然闖了進來,並以令無數“大家”汗顏的速度,榮登全球富豪的金、銀、銅寶座,微軟公司的市值超過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和。百年積蓄也難與他匹敵,這令人難以置信,誰又能想得通他竟如此的富有?
學習永遠不要“知足”。人非生而知之,不知就要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作中自然會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這就要求人們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各種能力。“書山有仙境,攀登無窮期”,不知足才會思進取。
麵對知識,知足的人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停滯不前;而不知足的人不斷地自我加壓,自我激勵,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一往無前。隻有不知足才能深入地去研究、去開拓,才能創新、才能提高、才能超越,才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我們應該永葆進取心。如果我們實現了以前的目標,這時便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新的更高,不斷的目標。我們什麼時候沒有了學習的進取心,便在什麼時候停止了進步。學習需要經過漫長的時光,不斷地汲取養分,在經驗中成長,在學習中進取。
知識不同於其他財富,它永遠屬於你並永遠忠實於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的知識的充實、豐富自己的頭腦。否則,很難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如果止步不前,將會被時代的列車越落越遠,永無出頭之日。
5.不斷學習免遭社會淘汰
企業家不一定要求是專家,而應該是一個“雜家”,而這種“雜家”是靠企業家堅持不懈地學習和積累而成的。
——汪立成
廣東珠江開關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柏成身兼數職,如兼總經理,工程師,MBA。張柏成1987年大學畢業到佛山電器廠工作,自稱一介書生的張柏成,現在是全國最大的漏電開關生產基地——廣東珠江開關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和佛山大多數民企老板不同的是,張柏成不隻是企業家,更多時候他是一個學者。他在擁有了兩個碩士學位後,仍然攻讀兩個碩士學位,他經營企業卻有不少時間奔走於國內一些高校之間,與學生對話,出席論壇與大家分享管理經驗。在管理思維上,他比較著重於宏觀思考,而且處處體現理性。這與他的經曆和知識都有著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與他學習的知識。他說:“我學過工商管理、工業管理,經濟管理,獲得了兩間大學的碩士文憑,正在攻讀兩間大學的碩士學位。學習不但使我可以不斷更新知識,也使我不斷調整思維。還可以通過帶著問題學習,解決問題,一邊學習一邊管理,學習工作融合到一起,相得益彰。”
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時候,都離不開學習。隻有不斷學習才能使一個人跟得上時代,保持鮮活的思想。而對於生意人來說,學習的意義更是非同小可。在商場打拚,輸贏是常事,而知識,是一種對手永遠無法贏走的財富,擁有它,你就能創造出財富。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習成為生命中發展中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