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們,女士們:
這是約翰尼·盧卡斯。他是一位百萬富翁,我將向盧卡斯先生問幾個關於他購買習慣的問題。這些問題來自我們的電視觀眾。
首先,約翰尼,有位觀眾想知道:“你購買一套服裝,最多花過多少錢?”
約翰尼把眼睛閉上片刻。顯然,他在認真回憶。觀眾悄然無聲,都料想他會說:“大約在1000美元至6000美元之間。”但是事實表明,觀眾的想法是錯的。我們這位典型的百萬富翁這樣說:
“我買一套服裝花錢最多的一次……最多的一次……包括給自己買的、給我妻子瓊買的、給我兒子巴迪、達裏爾和給女兒懷玲、金格買的……最多一次花了399美元。噢!我記得那是我花得最多的一次。買那套服裝是因為一個十分特殊的原因——我們結婚25周年慶祝宴會。
觀眾對約翰尼的陳述會有什麼反應呢?可能是先吃一驚,然後不相信。觀眾的預想和大多數美國百萬富翁的實際情況並不一致。
在對美國百萬富翁做的調查中發還現,典型的美國百萬富翁給自己或他人買一套服裝不超過399美元。超過50%接受調查的百萬富翁所買的最貴的服裝在399美元以內;隻有大約10%的人買過1000美元左右一套的服裝;隻有大約1%的人買過2800美元左右一套的服裝。相反的,25%的百萬富翁所買的最貴的服裝為285美元左右一套,10%的百萬富翁所買的最貴的服裝為195美元左右一套。
在調查中,有將近14%的人告訴我們說,他們繼承了財富。如果將繼承財富的百萬富翁與自我創業的百萬富翁分開,那將有什麼變化呢?自我創業的百萬富翁購買服裝及其他高檔商品的最高價款,要比繼承財富的百萬富翁低得多。典型的自我創業的百萬富翁購買一套服裝的最高價是360美元,而典型的繼承財富的百萬富翁所付最高價款為600多美元。
量入為出,是一項很重要的原則。而商品經濟中的個體和單位,同樣應該用這樣的原則來武裝頭腦。它可以讓你在生活中找到一種平衡,杜絕浪費,保證自己的財務健康。
一位理財專家說,站在專業理財師的立場上,富人不見得有錢,反而是那種能做到量入為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非常清晰,因此能夠理智地滿足自己需求的人,能夠生活的更好。從專業的角度上衡量,一是不放下工作,看你現在擁有的財富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多久,能過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二是倘若沒有了當前的工作,用剩下的財富維持現在的生活多久,能過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如果財富能維係人生的整個過程,能對社會承擔責任才算是有錢人;而那種還沒有擺脫工作的束縛,雖然收入高、消費也高的人,僅僅是處在財富自主階段。他們的未來有兩種:一是如果他們能夠把握好自己的經濟尺度,做好支出計劃,不隨意地鋪張浪費,而是進行合理的投資和儲蓄,那麼他們即使沒有了工作,依然可以擁有舒適的生活,從而達到富人的水平;而是如果他們沒有認識到量入為出的重要性,因為好麵子或沒有正確的理財觀,花錢不分輕重,那麼他們永遠是“月光族”,成不了富人。
著名的歐曼理財觀告訴我們,量入為出才能構造出穩健的經濟結構。在支出消費時一定要提前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做到收支平衡,不要因為因為外界的某些刺激而一時頭腦發熱,做出不明智的無謂支出。
量入為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有忍不住想買一些奢侈而又無用的東西的癖好。另外,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些娛樂,像旅遊、聚餐、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等,這些或許都在我們的預算之外。然而這些內容也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沒有必要剝奪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其實,我們講量入為出,不是在隻指掙不花,而是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定支出的限度,使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你或許覺得享受生活和量入為出不可兼得,這樣想,說明你還是沒有明白如何花錢。學會如何花錢,是量入為出的重要內容,也是你能夠享受生活的前提和保證。如果你把揮霍和浪費當成人生享受的話,那麼你以後的生活恐怕隻剩下煉獄般的痛苦了。
所以,量入為出不僅僅是理財的重要一步,而且也是保證你生活幸福的重要環節。我們都是感性的消費者,都會有消費失控的時候,然而這些以外隻是你理財曲上的一個小小的高音符罷了,隻要整個音樂的基本音調是量入為出的,那麼你的理財曲就會變得和諧動聽。
5.富有也要過簡樸生活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饑寒。
——薩迪
19世紀石油巨頭成千上萬,最後隻有洛克菲勒獨領風騷,其成功絕非偶然。有關專家在分析他的創富之道時發現,精打細算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洛克菲勒踏入社會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在一家名為休威·泰德的公司當簿記員,這為他以後的數字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於他在該公司的勤懇、認真、嚴謹,不僅把本職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還幾次在送交商行的單據上查出了錯漏之處,為公司節省了數筆可觀的支出,因此深得老板賞識。
後來,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公司中,更是注重成本的節約,提煉加侖原油的成本也要計算到第3位小數點。為此,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門將一份有關淨值的報表送上來。經過多年的商業洗禮,洛克菲勒能夠準確地查閱報上來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等各項數字,並能從中發現問題,以此來考核每個部門的工作。1879年,他質問一個煉油廠的經理:“為什麼你們提煉一加侖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東部的一個煉油廠幹同樣的工作隻要9厘1毫?”就連價值極微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過,他曾寫過這樣的信:“上個月你廠彙報手頭有1119個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廠10000個,本月你廠使用9527個,而現在報告剩餘912個,那麼其他的680個塞子哪裏去了?”洞察如微,刨根究底,不容你打半個馬虎眼。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洛克菲勒是統計分析、成本會計和單位計價的一名先驅,是今天大企業的“一塊拱頂石”。
現今大多數人對這種精打細算的節儉作風不以為然,認為太迂腐,太苛刻自己,他們認為“錢是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但是,我們要增加積累,必須努力讓那個自己過簡樸生活。簡樸的生活,並不是消極、懶惰,也不是修道式的苦行僧生活,而是為了活得似一個人,活得輕鬆暢快、自由自主,活出親情、有人情味、活出人倫之愛、更健康、更有意義的生活,使我們更能行出“彼此相愛”的道來。
簡樸生活,從心開始——從淡化你的欲望開始,從價值觀改變開始。
降低你的生活需求。如果你的欲望合理,你的生活就合理;我們有許多的欲望,其實隻帶來我們很大、很多、很無謂的生活壓力;檢查一下你的欲望,有哪些是不合理的、不健康的。
減少沒有實際意義的交際,為的是減少“人情債”——免得浪費時間和金錢。許多虛偽的應酬,實際是謀殺生命的;擺脫應酬,而把時間用在實實在在有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盡可能遠離電視機。它是一個偷竊光陰、蠶食生命的無形殺手。許多人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寶貴時光在這魔匣麵前,如果我們臨終有機會反省一下,就知道,人生共有一二十年是浪費在肥皂劇上。
不是必需品,盡可能不買。現在更新換代太快了,許多使用的東西,幾乎不費什麼就得到了,還有不少是別人送的。
舍棄你的嗜好,因為它很容易成為你的捆綁、纏累。如潔癖、逛街、茶癮、煙癮、酒癮以及許許多多發燒的嗜好;特別有一些很費周章護理的寵物。
放棄愚蠢的消費。人有著成千成百樣愚蠢的消費,譬如吸煙:人們用87600元(以每日一包煙8元,吸了30年計)去使自己的身體基因病變,然後又用十多萬元去治療,然後咳嗽著痛苦地死去。人們往往在消費時,並不曉得自己有多麼的愚蠢荒唐;一麵耗費自己的錢財,一麵加速縮短自己的壽命,再沒有比吸煙更加愚蠢的消費了。你要反省一下,你還有什麼消費是蒙受欺騙的?
不要試圖了解潮流時興什麼,按你正確的價值觀去生活。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改變你自己正確的看法。不要讓虛張聲勢的潮流使你感覺心虛,你要冷眼看世界,讓世界驚愕地看你。
把健身融於體力勞動、助人之中。浪費那麼多力氣在健身器械上,不如為有需要幫助的鄰舍抬抬煤氣罐、跑跑腿吧;現代人自私的其中一個體現就是,寧願把剩餘的體力耗費在毫無意義的機械運動中,也不願意攙扶一下殘疾人;寓運動於辦事效率之中——跑步上下樓、上下班(至少可以跑到車站),在購物中散步等。這樣有益於身體,又節省了時間。
不要借債,不要超前消費,按你現有水平的一半的標準去生活。
戒掉你誇張的闊氣;沒有誰因為你的闊氣而尊敬你,隻不過是你自己的自以為是罷了。隻有你慷慨助人時,才會有人真正尊敬你。
簡化你的衣、吃、住、行;例如簡化你的化妝品、簡化你身上的飾物;檢查一下你的衣櫥,看看是不是擁有過於你的需要?檢討一下你的飲食有沒有浪費、有沒有造成營養過剩、消化不良、要減肥?手機熱過去了,現在輪到小汽車了,那種為滿足虛榮感而掛個手機的愚蠢欲念又會轉移到車子上的,擁有一輛車所需的費用你算清楚了沒有?如果不劃算還去買,欲念使你變得愚蠢也無知了;你所住的房子,真的需要這樣大、這樣豪華?已經大大超出了“住”的功能了吧?看看這一切,符不符合儉樸原則?
把房間裏沒有使用的物品清理出去。堆積過多的廢品會讓我們的大腦變得緩慢。
每周至少一天完全休息。這是一個律,但貪婪使我們破壞這個有益靈、魂、體的律。放假,作為靈、魂、體回歸安靜是必不可少的,但貪婪卻使人心靈忙亂、精神疲乏、身體困倦。
不要攀比,你永遠無法追上,就按你認為好的價值觀去生活好了。別人愛怎樣生活,由他去罷。否則,你既知道正確的價值觀,但又不得不追趕世人的時尚,你就會很矛盾、內疚、自責,這樣生活是痛苦的。
勇敢地向你所不喜歡的生活說:不!活得簡單才有味道。西方在經曆了物質主義生活的慘痛過後,興起了一種叫新儉樸運動,這是西方反思的產物。原來真理就是這麼真確的,但人隻有在現實麵前碰得頭破血流,才願意返樸歸真。嚐過了物質主義生活的他們都不願意過這種生活了,難道你還想頭破血流嗎?
總之節儉是商業成功的必需條件。要想成為富翁,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浪費,不論是在私生活上,還是業務上。要先賺錢,再考慮花錢。
6.生活中將省錢進行到底
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知道,除非他養成節儉的習慣,否則他將永遠不能積聚財富。
——羅素·塞奇
1985年10月,《福布斯》雜誌將薩姆·沃爾頓列為全美富豪排行榜的首位。薩姆和沃爾瑪商店一夜之間成為全美公眾關注的焦點。大批的記者擁向薩姆的住地。然而,當他們看到這位美國第一富豪過著最簡樸的生活時,不禁大失所望:薩姆穿著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價服裝,開著一輛破舊不堪的小貨運卡車上下班,車後還安裝著關獵犬的狗籠子,戴著一頂折價的棒球帽。就是這樣一個“鄉巴佬”造就了一個財富神話。到2001年,沃爾頓家族財產總額達到931億美元,2004年10月,靠沃爾瑪超市起家的沃爾頓家族5位股東包攬了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榜的第6至第10位,總資產1000億美元,約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個人資產(528億美元)的兩倍。
生活中,不論貧富都應該注意儉省,儉省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並且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的錢包鼓了起來。
比如,現在的女性箱底多多少少都壓著些過時的舊裝,這些不起眼的舊物其實就是一筆很好的財富,但是很少人會想到利用它。若根據款式、色彩將其與新式服裝或相互之間大膽藝術的搭配,說不定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使舊裝變新穎,而且還能省些一大筆錢。
現在,不少書社、雜誌社都辦了讀者俱樂部。參加了讀者俱樂部,就能成為會員,交納一定押金後,可以隨便借閱;也可以在購買時,享受優惠折扣。如果對所購圖書不滿意,俱樂部還要負責退換。這些俱樂部還經常舉辦一些讀書活動,組織會員進行交流,可謂省錢與豐富文化生活一舉兩得。
對上班族來說,吃飯的支出往往會占日常開支的很大一部分,而且吃的好與多花錢似乎永遠是一對矛盾。與其經常下館子,不如先投資一部分錢來自己實際操作。我們可以買一本烹飪書,邊學邊做,這也是一種樂趣;或者參加一個烹飪班。這對節省開支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類似例子還很多。隻要有所留心,一定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省錢的消費方法。
(1)不為情緒買單
最好不要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逛街。很多人經常會把購物作為情緒的發泄口,而買回來一堆沒用的或不合適自己的東西,事後又會後悔不已。如果購物欲太強,可以嚐試去網絡上的虛擬社區,或者打遊戲掙錢。總之,要找到一個不花錢的發泄方式。
(2)將AA製進行到底
AA製式是最科學的消費方式。當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時候,不要為了一時的麵子而慷慨掏腰包,你大可請在座各位AA製。除非在一些特殊場合,如你的生日宴或者慶祝自己升職一類的活動上,你應該大方一些。
(3)建立消費同盟
和與你有同樣消費習慣的朋友結成消費同盟,彼此分攤各個月的巨額開支。人越多,分攤的錢就越少。你可以一幫人去泡吧、打遊戲,既熱鬧又實惠。你沒必要置辦整齊全套的奢侈品,在需要出席高級宴會的時候,你也可以和另外的兩位朋友分享一隻CD皮包或者一套範思哲的晚禮服。
(4)愛惜身體節省錢
健康的身體能使人生活如意,工作更有成效。如果身體有恙,去一次醫院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萬一患了重大疾病,可能會將你多年的積蓄一掃而光。即使你有醫療保障,額外的開支也是一項很大的負擔。
(5)參加團購大軍
如果你厭倦了一個人討價還價,你應該試試團購。團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省錢!和你相熟的朋友一起組織起來,以團購的形式去購買同類商品,如果你的朋友圈不是那麼廣泛,也可以到網上看看,網上有很多專門組織團購的網站。
7.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緊緊地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出去,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要有兩分錢的利潤的時候,才可以花出去。
——洛克菲勒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賣蛋的生意人向大富商亞凱德谘詢致富的秘訣。
亞凱德笑了笑,向那位自稱很節儉的人問了個問題:
“假使你每天早上收進十個蛋放到蛋籃裏,每天晚上你從蛋籃裏取出九個蛋,其結果是如何呢?”
“時間久了,蛋籃就要滿溢啦。”
“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我每天放進的蛋數比取出的蛋數多一個呀。”
“好啦,”亞凱德繼續說,“現在我向你介紹發財的第一個秘訣,你們要照我告訴蛋商的發財秘訣去做。因為你把十塊錢收進錢包裏,但你隻取出九塊錢作為費用,這表示你的錢包已經開始膨脹,當你覺得手中錢包重量增加時,你的心中一定有滿足感。”
“不要以為我說的太簡單而嘲笑我,發財秘訣往往都是很簡單。開始,我的錢包也是空的,無法滿足我的發財欲望,不過,當我開始放進十塊錢隻取出九塊花用的時候,我的空錢包便開始膨脹。我想,各位如果如法炮製,各位的空錢包自然也會膨脹了。”
“現在讓我來說一個奇妙的發財秘訣,它的道理我也說不清,事實是這樣的:當我的支出不超過全部收入90%時,我就覺得生活過得很不錯,不像以前那樣窮困。不久,覺得賺錢也比往日容易。能保守而且隻花費全部收入的一部分的人,就很容易賺得金錢;反過來說,花盡錢包存款的人,他的錢包永遠都是空空的。”
“每次當我把十塊錢放進錢包的時候,我最多隻花費九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