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在自己選拔人才時還特別知道應當先求將而後選兵。當將才樹立後,他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選擇屬下,或用自己的德行去影響屬下,這樣必須使上下步調和諧一致,對敵則無往而不勝,若是本末倒置,那就好比想抖落衣服上灰塵的人,不提衣服的領子,反而揪住它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在保護衣服,反而是在損壞衣服,其結果是必將自斃。
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拔人才的方法中最不可取的方法是以利相誘,這樣會造成應聘者的動機不純,使你不能了解其真實麵目,當你覺得他可以放心時,他卻不定何時反戈一擊,投向給他更多利益的人。所以,以利相誘是一種短視行為,但這與前麵所說的為人才準備良好的條件並不矛盾。選拔人才是為了使用。善待人才,這是我們首先應該為人才想到的天經地義的事情。
103.發揮人才的群體效應
在一個企業內,是不是高級人才越多越好?在一個專業群體中,是不是同一專業的人才越多越好?都不是。研究證明,在一個企業中,均有大量不同知識結構和不同檔次的人才,並把他們組合成合理的人才群落結構是發揮人才最佳的群體效應的關鍵。
鑒於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總趨勢,以及科技發展過程中學科發展的不平衡性,一個國家人才的培養和布局應該保證重點,兼顧全麵,即各類學科和專業的人才,應有恰當的比例,重點保證具有帶頭意義的學科和重點技術領域,積極扶植重要意義的新興學科和發展國民經濟迫切需要的專業。
因此,一個企業、一個研究所或研究室的科研人員,也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專業結構。例如,著名的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所50多年來。平均每天出一項專利,先後有7人獲得諾貝爾獎金。這個實驗室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技人員的專業結構比較合理。這個實驗室有學位的科技人員中,主體專業——電子工程和通訊工程的專業人員隻占40%左右。其他各類專業的人員占60%左右,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冶金工程、商業、法學、外事、管理、財務、心理以及有關文科專業等。由於專業結構合理,各類人員互相配合,能更好地發揮科研人員的群體效應,提高科研勞動效率。對科研人員本人來說,在這種結構中通過智能互補,更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創造出更多的成果。這也是近些年來,一些雙學位人才和一些具有雙專業人才在企業招募中格外吃香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企業用人還有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多學科人才以及跨學科複合人才尤其受到企業的歡迎,他們在人才群體中往往起到重要的領導和紐帶式作用,他們是人才群落最佳效益創造者之一。
104.老鄉關係用人術
中國的老鄉關係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中國人有著強烈的鄉土觀念,其表現之一就是對同鄉人有一種天生的熱情,尤其是到外地上學或謀生之時,這種同鄉感情就愈發強烈。老鄉的判斷標準就是從地域來分的,一個村、一個鄉、一個鎮,大到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都可以稱之為“老鄉”。既然是老鄉,就必然有共同的特點存在雙方之間,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鄉音”。
鄉音是很特殊但又普通的一種聲音,而它在處理老鄉關係上卻起著異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關係比較密切,相互比較了解,因而比較信得過。早在古代,劉邦就善用這手。漢高祖劉邦是沛縣人,他任用的親信中有許多是他的同鄉,如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尤其是蕭何,他在沛縣當主吏時,常常暗中幫助還在當亭長的劉邦。所以,‘劉邦用蕭何,不僅是因為蕭何有才,更因為他政治上可靠。
在一個地區中,出過一個顯赫人物,往往就會帶出一大幫。到了近代,這種現象似乎特別明顯。大批的同鄉做了官,形成一定的勢力圈之後,這個地方自然要被說成是“人傑地靈”,因而善用老鄉之情的也不再少數。閻錫山是山西五台人,當時山西就流傳出一句話:“會說五台話,就把洋刀掛”;韓德勒是江蘇洋河人,他當江蘇省省主席時,那裏的百姓則說:“會說洋河話,就把洋刀掛。”
閻錫山重用五台同鄉,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用五台人去占據。陳炯明是廣東海豐人,他做了廣東都督後,大用海豐人。省政府裏到處都聽到海豐話。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係統重用山西人,理由則是“隻有山西人會理財”……
蔣介石是奉化人,他倒並不在乎別人譏他重用奉化人。他的侍衛長多用奉化人,如俞濟時、蔣孝先等;而侍衛官則幾乎一律是奉化人,因為在他眼中,奉化人是最可靠的;他的秘書中,有9任是奉化人,是不是隻有奉化人的文章最好,可能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但是奉化同鄉可信;奉化並不出武夫,也不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區,但國民黨軍界裏,奉化出過55位將軍(其中中將以上20人),這種“人傑地靈”,與蔣介石的拔擢不無關係。
105.人人為我有竅門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善於用人的高手不但能著眼於人的共同點,而且能夠著眼於人的不同點。
當我們走出家門,看見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與他們交談,也許在這交談之中,你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達到了。和聰明的人說話,須憑見聞廣博;與見聞廣博的人說話,須憑辨析能力;與地位高的人說話,態度要軒昂;與有錢的人說話,言辭要豪爽;與窮人說話,要動之以利;與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要謙遜有禮;與勇敢的人說話,不能稍顯怯懦;與愚笨的人說話,可以鋒芒畢露。與上司說話,須用奇特的事打動他;與下屬說話,須用切身利益說服他。
例如知識高深的對象,對知識性的東西抱有極大的興趣,不屑聽膚淺、通俗的話,你就應充分顯示你的博學多才、多作抽象推理、致力於各種問題之間的內在聯係探討;對於文化低淺的對象,聽不懂高深的理論,你就應多舉明顯的事例;對於剛愎自用的對象,不宜循循善誘時,可以用激將法;對於愛好誇大的對象,不能用表裏如一的話使他接受,不妨用誘兵之計。
對於脾氣急躁的對象,討厭喋喋不休的長篇說理,用語須簡要直接;對於性格沉默的對象,要多挑逗他說話,不然你將在雲裏霧中;對於頭腦頑固的對象,對他硬攻,容易形成僵局,造成頂牛之勢,應看準對方最感興趣之點,進行轉化。
對男性,需要采取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對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對年輕人,應采用煽動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供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示尊重的態度。
對於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比如,對於我國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於南方人,則應細膩一些;不論遇到從事何種職業的人,都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緊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大大增加了。
若對方性格豪爽,便可以單刀直入;若對方性格遲緩,則要“慢工出細活”;若對方生性多疑,切忌處處表白,應該不動生色,使其疑惑自消等等。一般來說,對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應簡單明確,多使用一些具體的數字和例子;對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則可以采取抽象的說理方法。
凡是有興趣愛好的人,當你談起有關他的愛好這方麵的事情來,對方都會興致盎然,同時,對你無形中也產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從此人手,就會為下一步的遊說打下良好的基礎。